袁紹的用人方式存在哪些問題

袁紹的用人方式存在哪些問題

袁紹是袁術的哥哥,是老袁家最有魄力的人。雖然他是小老婆生的,不是嫡長子。但在袁紹家族中,論顏值,袁紹是第一個;論本領,也比袁術強的太多。不過在和曹操爭奪霸主的地位上,仍然敗北。那麼袁紹為什麼會失敗,其實這和袁紹這個人的用人方式有關。

袁紹的用人方式存在哪些問題

其一,任人唯親。袁紹用人非自己人不用。這在三國演義裡討伐董卓的時候就能找到蛛絲馬跡。紹曰:“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後來也是如此,讓自己的兒子們和外甥高幹佔據冀青幽並四州。沒能做到任人唯賢,唯才是舉。

袁紹的用人方式存在哪些問題

其二,面對臣子給自己提意見,袁紹固步自封,甚至對敢給自己提意見的人大打出手,直至殺害。官渡之戰,田豐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官渡之戰失敗後,袁紹也曾經後悔,他說:“吾不聽田豐之言,至有此敗。”既然如此,那就應該坦誠承認錯誤,重新啟用田豐,然而,袁紹耿耿於懷的是自己的面子,覺得“羞見此人”,果然,聽信逢紀讒言,竟然殺了田豐。如此心胸狹隘,誰還敢為他賣命?

袁紹的用人方式存在哪些問題

其三,不能知人善任。袁紹用兵,只有顏良文丑,其實這兩個人有勇無謀,否則不會死於關羽之手。袁紹手下張郃是一個武藝精純、身懷絕技,能獨當一面的猛將,後來的曹操五子良將之一。但他不用張郃來守屯糧的烏巢,卻將一個嗜酒如命的淳于瓊派到了這個極其重要的崗位上,怎能不誤事。

袁紹的用人方式存在哪些問題

其四,不用人才,昏招迭出。田豐、沮授這些有謀略的忠義之士要麼被貶,要麼獲罪;還有張郃、高覽這些勇將由於不被重用,一個個離他而去投到曹營。實力派謀臣許攸在關鍵時候(截獲曹軍情報後)向袁紹獻上的妙計不被採納,反倒遭到袁紹一通大罵,後來許攸投降了曹操,給曹操帶去了袁軍的一些重要的軍事機密情報,促成了曹軍實施夜襲烏巢的軍事計劃,使這場戰役出現了重大的轉機,從而一舉扭轉了戰局,使曹操這一弱勢軍事集團轉敗為勝。

袁紹的用人方式存在哪些問題

可見袁紹的敗亡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袁紹的謀士其實有很多高手,絲毫不亞於曹操的荀攸荀彧,而且對袁紹忠心耿耿,可惜袁紹是個瞎子,不能重用。比如謀士沮授知道此戰凶多吉少,就給袁紹提意見,結果關了起來。他在被拘禁的牢籠裡尚且時時關注兩軍的戰況,當他夜觀天象發現“忽見太白逆行,侵犯牛、鬥之分(意即賊兵劫掠之害)”,於是他冒死向已醉臥的愚蠢的袁紹進諫:“烏巢屯糧之所,不可不提備。宜速遣精兵猛將,於間道山路巡哨,免為曹操所算。”言說烏巢糧草的重要性和保護糧草的重要意義。可惜袁紹不僅沒有采納他的合理化意見,反而將他大罵了一頓,而且還喪心病狂地以“翫忽職守”的罪名斬了監押沮授的兵士。

袁紹的用人方式存在哪些問題

自作孽,猶可活,天作孽不可活。如此看來,的確如此。可惜了追隨袁紹的那些大將和謀士。本想著建功立業,後來都成了曹操軍團的炮灰。痛哉惜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