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再添三個特色小鎮,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近日,經四川省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評審,並經現場複核,認定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等41個鎮為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其中,自貢有3個鎮入圍,分別是榮縣雙石鎮、富順縣獅市鎮和貢井區艾葉鎮。算上第一批入選的特色小鎮——自流井區仲權鎮和富順縣趙化鎮,自貢共有5個特色小城鎮。下面我們就瞭解一下自貢的5個特色小鎮。

自流井區仲權鎮


自貢再添三個特色小鎮,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仲權鎮隸屬於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幅員面積35.33平方公里,人口3.1萬,資源豐富、幅員遼闊,是傳統的農業大鎮,典型的近郊商貿型中心鎮。仲權鎮是盧德銘革命烈士和李仲權烈士的故鄉,因紀念李仲權(又名李家勳)烈士而得名。有各類文物古蹟26處,其中盧德銘故居、盧德銘烈士事蹟陳列室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仲權鎮以彩燈文化為核心,圍繞中國特色彩燈小鎮定位,建成彩燈文化創意園、彩燈藝術園、創意教育園三大園區,著力打造彩燈文化創意產業和相關旅遊產業。

富順縣趙化鎮


自貢再添三個特色小鎮,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趙化鎮隸屬於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位於富順縣南部沱江下游,沿河岸修建,距縣城40公里,面積41.91平方公里,轄13個村(社區),總人口3.92萬人。趙化鎮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劉光第先生的故鄉,也是自古以來自貢“東大道下川路”運鹽的重要驛站和水碼頭。趙化鎮先後被評為省級小城鎮試點鎮、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趙化鎮歷史悠久,建於宋、興於明、盛於清,古鎮區的“七街四巷”“九宮廟”“六碼頭”“九口十八灘”,街道幽靜深遠,民居眾鰲高翹,如詩如畫。趙化“六藝”——白酒釀造、竹編、桔杆畫、蠶繭絲綢、劃龍船、土漆堪稱一絕,端午賽龍舟,春節舞龍獅、龍燈等小鎮特色民俗文化異彩紛呈。

榮縣雙石鎮


自貢再添三個特色小鎮,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自貢市榮縣雙石鎮距榮縣縣城10公里,距自貢市區22公里,有348國道貫穿全鎮,雙龍路、樂自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鎮域內村組道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便利。是傑出的教育家、語言文字學家、歷史學家、革命家吳老(吳玉章)的故鄉;是中國民間藝術文化之鄉,全國重點鎮;四川省第二批“百鎮示範試點”鎮、榮縣旭水河新農村建設示範鎮;自貢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鎮、創新社會管理試點鎮、擴權強鎮試點鎮。近年來先後榮獲省級:“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最佳文明單位”、“環境優美示範鎮”;市級: “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創先爭優示範黨組織”;縣級:“維穩綜治優秀單位”、“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等殊榮。

富順縣獅市鎮


自貢再添三個特色小鎮,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獅市鎮位於富順縣城東北10公里的沱江東岸。東與騎龍鎮相鄰,西與富世、互助鎮隔河相望,南倚東湖鎮,北連大安區回龍鎮。沱江自北向南繞行,成自瀘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水陸交通極為便利。轄16個農業行政村和2個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4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59公頃,總人口3.19萬人。2009年獅市古鎮被批准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300多年來,在自貢井鹽外運及商品運輸等方面,獅市一直是沱江河一個重要的驛站和水碼頭。清康熙年間,村民依水而居,漸成集市。因旁有山形如獅子,沱江河中有一石灘,人稱獅子灘,獅市亦由此得名。集鎮內有天后宮、禹王宮、川主廟、文昌廟等明清建築。老街寬不過6尺,坡陡梯高,房屋依山而建,古色古香;新街路面寬闊,房屋沿公路而修,極富現代氣息。獅市水糖糕糕是富順聞名的地方風味小吃。

貢井區艾葉鎮


自貢再添三個特色小鎮,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艾葉鎮隸屬於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艾葉鎮原名艾葉灘,是貢井礦鹽的發祥地之一,街市於北周武帝時期初具雛形,清代以後成為富榮西廠最大的井鹽產地,素有“鹽都西場鎮、鹽運第一灘”之稱。千年鹽業生產與水陸鹽運樞紐為小鎮留下了傳統井鹽生產工業建築群、鹽業商貿建築群和民居宅院、古寺廟宇、東漢崖墓等眾多歷史古蹟。艾葉鎮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鹽運古道第一灘列入省級自然和文化遺產。艾葉鎮有建於北宋的佛教寺廟天池寺,有沙塘半島、五皇洞瀑布等自然景觀,北環路沿五皇洞瀑布、古鹽井金流井、至恆大花園一線,已規劃打造以鹽文化為載體的旅遊項目,作為大公井古鹽文化景區規劃的重要組團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