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典尋源」香港順德菜泰斗譚國景

譚國景,曾任香港旺角、北角鳳城酒家總經理,被業界尊為“香港順德菜泰斗”。

譚國景是順德名廚譚惠的兒子,馮滿的外甥。譚惠認為,兒子要交由別人教導方可成才,於是讓譚國景跟馮滿學廚。在嚴師馮滿的教導下,譚國景得以全面發展,系廚德、廚政、廚藝方面都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在譚國景跟馮滿師傅學藝的第12個年頭,馮滿的師弟、日本著名粵菜師傅譚惠於1966年從日本回香港探望馮滿,向他談及想找一名徒弟到日本幫手,馮滿就推薦譚國景東渡扶桑。

這是譚國景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升廚藝、學習管理的絕好機會。譚國景一去日本就是13個年頭。他是在銀座的紅樓中華料理落腳,做了4年大廚,後轉到五星級品川太平洋酒店任主廚。

在日本,這位順德菜師傅有機會博採眾長,向川菜、滬菜學習。當時的日本,還沒有人知道什麼是順德菜,只知道廣東菜、四川菜、上海菜。所以凡是中華料理,就必須兼有以上幾個菜種先可以吸引客人來。

「食典尋源」香港順德菜泰斗譚國景

工作的需要讓譚國景有機會“偷師”學會了烹製像乾燒明蝦、麻婆豆腐、北京填鴨等其他菜系的名菜,也學會了外省師傅精細的刀章和美麗的拼盤藝術,從而彌補了廣東師傅食料擺放、裝飾方面的不足。

「食典尋源」香港順德菜泰斗譚國景

譚國景還借鑑了日本菜重視色美形靚的傳統特色,並把他與粵菜重味美的傳統結合起來。從日本回到香港後,譚師傅要求他店裡的廚師切配齊整劃一,將日本菜重裝飾的精髓引入順德菜的製作中,收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比如製作炒鱖魚卷,碟子中間擺放炒好的魚卷,前後分別擺放炸至呈金黃色的魚頭和魚尾,這樣造型賣相美觀,又有“有頭有尾”的好寓意。

奉師傅馮滿之召,譚國景回到香港,按照師傅的經營方針管理好兩家“鳳城”。為了不讓古老的順德菜失傳,他出版了《順德真傳》一書,把“鳳城”的招牌菜點的做法記錄下來。

「食典尋源」香港順德菜泰斗譚國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