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的存在證明了什麼?

王宏濾2018


在1900年,普朗克為了解釋黑體輻射問題,從而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也就是電磁輻射的能量交換隻能是量子化的。這是最早的量子概念,隨著愛因斯坦假定光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玻爾提出原子內部能級是量子化,這樣量子力學早期的三大教父,就建立了量子理論的基礎。

隨著更多思想活躍的年輕人的加入,例如德布羅意在博士論文中提出物質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海森堡提出不確定關係,由海森堡,玻恩,薛定諤和狄拉克等建立起了量子力學。

從最初的能量離散不連續,到波粒二象性,不確定關係,都反應了與經典物理的截然不同,量子物理的基本規律建立在統計和概率的基礎上,而經典物理是遵循決定論和因果論的。此時即使是先鋒旗手愛因斯坦也持有不同看法: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

量子概念的存在表明的是微觀世界的特殊物理規律,其反映出的概率性和不確定性和宏觀世界完全不同,就像雙縫干涉實驗和量子糾纏這樣的實例。

而到了原子以上的尺度,我們又回到經典物理的統治領域,世界照樣是因果和決定的。我們只能知道自然界就是這樣,量子世界和宏觀世界大有不同,而為什麼這樣,人類還在不斷尋找答案。


歡迎評論,關注量子實驗室。


量子實驗室


靈魂是什麼?怎麼定義?量子的存在怎麼就證明了靈魂的存在呢?覺得這個問題提的有些奇怪。時空通訊曾經對朱清時教授的量子佛學論提出了質疑,對朱清時把自己的某些玄論幻覺和對佛學的理解,牽扯到量子力學的概念中來攪漿糊,覺得實在有些不可思議,通過了解他的成長經歷和小時候形成的世界觀來看,他晚年的這種違背科學精神的狀態,只能是一個從小就有迷信情節的人的返祖迴歸。

量子力學是對微觀世界基本粒子存在狀態進行探究和描述的一種理論,目前波粒二像性和測不準定理(薛定諤的貓論)是其最基本的解釋,這是人類對微觀世界的科學探究,是科學精神主導下對物質世界本質及其規律的研究。而佛學、玄學、靈魂等學說是一種對世界形而上的看法和認識,是一種世界觀,是對人精神層面的研究和看法。先別管後者的對與錯,

這兩者根本風馬牛不相及,怎麼能扯到一塊?

現在對靈魂的解釋有多種多樣。宗教認為,人的靈魂就是人的魂魄,這個魂魄是不滅的,人肉身死後魂魄或升入天堂或下到地獄,還繼續以人原來的形象活動,神仙也可以把有大罪之人打得魂飛魄散;民間神鬼傳說認為人的魂靈在人死後變成鬼魂活動,可以投胎轉世,也可以飛昇為仙,與宗教說法差不多;還有哲學科學界把人的意識記憶等

主導人類活動精神層面的東西稱為靈魂,這種靈魂隨著人的腦死亡而消失。這些靈魂方面的學說和定義,時空通訊比較認同後者,如果一定要用靈魂這個詞語的話,把人的自我意識和經驗記憶定義為靈魂還是比較科學的。

宗教和神鬼傳說的靈魂是不存在的,量子力學也從來沒有證明過這些靈魂的存在。把指導人活動的精神意識定義為人的靈魂,這種靈魂一直就存在,也從來不需要量子力學來證明。有人設想用量子理論來研究人的意識狀態,力求揭示意識的本質,甚至有科學研究已經在探索人的意識儲存轉移的可能性,這些都是科學的探索過程,與證明靈魂存不存在無半毛錢關係。


時空通訊


施鬱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量子的存在證明了這個世界的複雜,證明了這個客觀實在有著奇妙的性質。

首先是證明了微觀世界中的粒子需要用量子態描述。所以在微觀層次上,物質是不確定的,需要用本質上的概率描述,但是這個概率又不同於宏觀層次上的概率,概率是波函數的大小的平方,這個波函數才是最本質的。

量子力學進一步的研究還證明了定域實在論的失敗。所謂定域,是說不同地點的物體不能瞬時相互影響,實在是指物質的性質在測量之前就給定了。 量子力學與之有矛盾。 實驗證明,定域實在論是不對的。

微觀的量子力學如何過渡到宏觀的經典物理呢?這還是一個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有一個將二者調和的方法叫做退相干理論,是說在所有層次上,物質歸根到底都是量子的,但是因為宏觀物質不是孤立的,與環境的耦合使得它們表現出經典的性質。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網絡上所有將量子和鬼魂靈魂甚至意識聯繫在一起的觀點論點,都是基於個人的猜想,如果有人真的用量子證明了靈魂的存在,那麼他至少應該獲得10個諾貝爾獎,甚至諾貝爾都不配給他頒獎。量子的存在其實是證明了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物體的運動規律是有區別的,量子理論適用於微觀世界,微觀世界事件的發生都是有一定概率的,測不準的,本質上都是波函數而已。


科學薛定諤的貓


有些人總是習慣性地把物理中的種種現象總結出來個人生意義——用人的價值體系和觀念去評論這些大自然中存在的物質或者規律,用人的需求來衡量這些物質和規律,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要知道是先有物再有人,物質規律是什麼樣的就是什麼樣的,從始至終就沒有理會過人類是怎麼想的。

所以量子的存在證明了什麼?什麼也證明不了,只能說大自然就是這個樣子的。

而且“量子”這個概念怎麼就牽扯到靈魂上去了?量子本意是什麼?究其根本,就是科學家發現有一些物理量,比如說能量吧,跟傳統的連續性假設不同,存在最小分割的分割——意思就是把這個能量再分割成更小的單位是不可能了。這些最小分割量就是所謂的量子。

通俗地說,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

所以這玩意兒怎麼就扯到靈魂上去了?你換個角度講,所有的物質內部的物質和能量都會表現出量子的性質,難道所有的東西都有個靈魂?那這靈魂還是靈魂嗎?

↑量子的特性↑

其實這裡“量子”兩個字根本只是滿足了某些人的獵奇的心理而已,對於他們而言,量子是什麼不重要,量子的性質是什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部分人都對於這個概念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於是他們就可以胡說八道了。未來要是再出來什麼科學概念他們看不懂的,恐怕又要跟這鬼啊神的聯繫起來。

你想證明量子跟靈魂有關係,可以,科學上你想幹什麼都可以,但是最基礎的一個問題是,靈魂這個東西你怎麼定義?你怎麼測量?你怎麼評判?有什麼性質?你平白無故說出來靈魂這個模模糊糊的概念,就說量子這個你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東西證明了更加說不清楚的靈魂的存在,不覺得可笑嗎?

所以說沒事兒多看看書,肯定是有好處的,不要逮著一個你不懂的概念就強行瞎想。


SilentTurbine


量子的概念最早由普朗克提出,之後經過波爾,愛因斯坦,薛定諤,德布羅意等科學家們的完善,發展出了完整的量子力學!

量子,簡單來說,就是物理量上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量子力學與牛頓的經典力學有本質的區別,它是描述微觀世界的理論,是描述和理解自然的最基本理論!

那麼量子(力學)的存在的證明了什麼呢?

首先要明白量子世界裡的一大特點,那就是不確定性(也稱為“測不準原理”),那裡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都只能用概率來描述。這裡的“不確定”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測量技術太低,而是量子世界的一種固有現象!

但是但我們試圖用各種形式觀察量子世界是,不確定性瞬間變成“確定性”,物理學語言表達出來就是從“疊加態”坍縮為“本徵態”!

這種不確定性說明了的什麼?

很多人認為這種不確定性只出現在微觀世界,不可能出現在宏觀世界。但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分界線在哪裡?這兩個世界並非“非黑即白”有如此明確的分界線,比如體積1立方毫米的東西屬於宏觀,體積0.99999立方毫米的東西就屬於微觀了嗎?

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就好比“大”和“小”沒有分界線一樣!

所以說,既然微觀與宏觀沒有明確的分界線,那麼不確定性在宏觀世界一定也存在!

也就是說,打個比方,你家裡買了的一輛小汽車,你看它時它就在樓下車位停著,事實上小汽車也有可能在其他任何地方。說白了,當你不看它時,小汽車的位置是不確定的,而當你看它時,小汽車的存在狀態“坍縮為”一種狀態,就是位於你樓下的車位!

按照量子理論的詮釋,當你看小汽車時,它也有一定概率位於別人家的樓下(甚至月球上),只是這種概率太低太低,以至於現實生活中等同於不可能發生!

所以,量子的存在表明不確定性任何地方都存在,一切真的只能用概率描述。平時我們看到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確定,那是因為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很明顯,而當微觀世界向宏觀世界過度時,這種不確定性會變得越來越不明顯,變成我們每天看到的“確定性”!

事實上,不確定性和確定性不也是相對的嗎?


宇宙探索


“量子”,不要被這個名詞給困惑住了,乍一看,“量子”與那些微粒挺像的,其實不然,量子是說,如果一個物理量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單元,那這個物理單元就是量子,這個物理量就是量子化的。

量子化的特徵是不連續,只能夠以基本單位一份一份的傳遞,光的傳播也不是連續的,也是以一個個基本的單位“光量子”進行傳遞。

量子物理學展現了微觀世界中的複雜性與不可預知性,但與所謂的靈魂,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只要你簡單的瞭解一下量子力學說的是啥,就不會有這個疑問了。

靈魂是什麼?可以說是人的思想,思想來自於哪裡?來自於大腦。簡單說,就是大腦生命活動的體現,如果人有靈魂,那麼其它動物也應該都具有靈魂,比如大草原上的獅子、老虎、豹子等。

那麼問題來了,誰知道靈魂究竟是一股純能量還是以物質實體存在的?

誰都沒有見過靈魂,我們只是一廂情願的、執意的去相信它的存在而已,因為,這會尋求到一些來自於心靈深處的安慰,靈魂只是一個概念罷了。關於靈魂的一切看法都只能靠猜靠想,而這並不是正確認知宇宙的途徑。


一枚遊戲科幻迷



量子最奇妙的地方就在於“糾纏”。

科學已經證明並且可以複製並利用的對於量子的結論就是兩個不同量子間一旦建立“糾纏”就可以不受時空限制(似乎目前來說能實現的距離是有限的)保持一致姿態。

其實順著量子“糾纏”的思路,意識又何嘗不是最糾纏的東西?我傾向於相信不同意識間可以互相建立“糾纏”態,這也是人類的夢能解釋的最合理的方向。通俗的說,我們自己的意識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互相糾纏交流,與其他同類的意識也可以實現糾纏,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經常在夢裡能體會到很多很多我們根本不曾經歷的事情和見過的事物。

“當科學發展到他的盡頭,才發現神已在那裡等了它幾千年---愛因斯坦”。老愛說過這話吧?總之我相信這是真的。因為我一樣這麼認為的。

科學其實也只是一門受限制的學科而已,對於它能解釋的東西來說,未知的那一部分才是大頭兒。這也能解釋為什麼科學家和藝術家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瘋子或者有“瘋子”的一面這個問題。越去了解下去未知的領域就越多。最後你會發現,其實並不存在什麼物質和意識以及能量的區分,它們都是“物質”的一種存在方式。

薛定諤那個“貓”和類似的理論,其實就是詭辯之術。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它以人類科技不可查的速率分佈於無限空間。意思就是,你看到其實就是同一個它的殘留影像。就像熒光燈,當它的閃爍頻率我們肉眼不可查之後大腦就會認為它是連續不間斷的。數碼科技不就是這樣的嗎?電影電視數碼音樂等等都是這樣的原理。

順著這個思路,這也可以反過來解釋量子糾纏理論,與其說是兩個或者多個粒子間的糾纏,不如說是它們之間本身就是在無限空間內以極高速的頻率震動並分佈,也就是說,它們其實時時刻刻就在一起共舞,只是科技水平所限無法觀察而已。

意識的運作方式,無限接近於量子糾纏。說起來其實不就跟人與人的交流是一樣的嗎?達成共識的人之間建立基本信任,可以隨心所欲的交流,一旦發現有人偷聽,立刻終止談話。量子通訊的原理不就是這樣嗎?呵呵 那麼靈魂呢?一大堆粒子的互相糾纏吧?隨時建立,隨時崩塌。乍看起來亂的一團漿糊,實際上是按我們不可知的方式科學存在並運作。

推而廣之,前段時間我記得有個研究人腦波的團隊把人類腦波的震動轉化為圖譜,它無限接近於星雲光譜。這說明什麼呢?還有那個分型理論,按照規律無限制的複製,其實可以得到一切你想要的東西,而大自然正是按照這個規律運作的。細胞似乎也是一樣,它們的不斷複製才有的我們的生命。

這麼說來,靈魂其實就是物質的一種存在方式。

既然如此,靈魂是不是也可以複製自己呢? 哈哈哈

心理學關於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研究和定義也能解釋這一點,我們自己時時刻刻都在分裂出不同的意識,當它足夠豐滿,它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只是我們共用一個身體一個大腦。

當我們的主意識與其他意識互相糾纏交流的時候,如果主意識不夠強大,很容易被其他意識干擾,甚至會有被其他意識攻佔的可能,精神分裂症正是如此。嚴重了就是被其他意識替代,那就是人格分裂了。不就跟有的人容易上當受騙,容易被人左右思維一樣嗎?不怎麼太複雜。

聊著聊著,突然跑對方陣營去了,你也就不是你了,能回得來叫精神分裂,回不來了就是人格分裂。一個是傻子瘋子,一會清醒一會糊塗;一個不是你,被你創造的靈魂佔據了。

所以我不建議無節制無輔助的強制思考,很危險。

唉,大半夜的純手機打字,每一個字都是我自己的東西,看著辦吧你們!

補充一點:但凡說起未知的事物上來就高聲吶喊、激揚慷慨,像打雞血一樣的否認或者肯定的態度都不可取。大家可以遠離這種態度的言論。未知嘛,顧名思義就是還沒有證明的東西啊。。。。當然了,已知的東西不在其列。比如有人跟我們說人活著得孝順父母,不管如何表達它永遠是對的。大家說是吧?


shifou


"量子"證明了微觀粒子的波粒疊加態,-這種狀態是概率性的,但與靈魂沒半毛關係。



講個小故事:有一次深圳某愛量子集團的人來小區推銷"量子服裝、量子水杯、量子除塵器等",聲稱他們把量子導入了這些產品裡,就有了特殊功能。→我問那人:你知道什麼是量子嗎?→那人道: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分成中子和質子,質子和中子分成量子"→讓人哭笑不得!!

當然,科學家也常常說"量子存在",但他們心理很清楚:→量子的本質是微觀粒子之波和粒的疊加態,這種疊加態有別於經典物理觀點:

量子力學的發展來源於人們對光的特性之不斷考問和探索!→光的性質之公認學說是哥本哈根學派的波粒二重性及其互補原理,但愛恩斯坦表示懷疑:



→經典物理觀點:光子具有波動性、又有籽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重性→彼時是波是粒,是可以確定的。

→→就好象有五層樓,某個人在哪一層樓是可以確定的!→經典世界的基本規律是確定的。

→量子物理觀點:光子是波粒兩性疊加的狀態的→此時是波也是粒,彼時是粒又是波!→其狀態是概率性的,其公式為:



→在"量子"觀世界裡的粒子不再遵從經典力學,而是嶄新的量子力學→量子力學認為反映世界的基本規律是不確定的→是概率的。

→上面說了有五層樓,如果把人換成一個粒子,那麼這個粒子在哪層樓呢?→按量子觀,這個粒子可以同時在任可一層一個樓!!→這就是量子世界不可思議之處



→再舉個例子:假設有十條路從A點→B點→→在經典世界裡,一個人同時只能走一條路,你只能在一條路上留下軌跡。

→→但在量子世界裡,一顆粒子卻同時可以走十條路,因為粒子是波和粒的疊加態→因此同時在十路上留下軌跡→這是概率的:即粒子走這條、也走那裡!!

→這個摡率性或說不確定性的最有名的假想試驗就是:

"薛定諤的貓"

→假設在一個微觀的籠子裡關了一個貓,一個粒闖子進來,撞開了閥門→閥門上掛的錘子掉了下來,打破了下面裝有毒氣的瓶子。

→→按經典世界觀:貓是死是活?→ →一定是死的。

→→而按量子世界觀:貓是死是活卻是不確定的,是"生和死"的疊加狀態→換句話說:它又是死的又是活的!



→這個實驗旨在形象的說明量子世界觀與經典世界觀之間的衝突→人類終有智慧解決這之間的衝突。

對於量子世界的微粒的波粒疊加態→不確定性、概率性,有人就稱為"幽靈般"的存在!

2>用量子世界觀來證明靈魂的存在是腦洞大開而已。

用靈魂來比喻人類的思想或人類的精神遺產→這是我們的常用詞語,無可厚非,但如果認為人具有一個"實體"般的靈魂,並且死後不滅→還被量子世界觀證明了,這隻能說是迷信者的腦洞大開。

A>聯想、類比的結果

→中國人向來就具有非要常優秀的類比聯想專統,例如從月亮和太陽聯想而產生的"陰陽學說"→進而人體的"陰陽五行"等→因此有發揚傳統文化的人就根據粒子的"幽靈般存在"→聯想到幽靈→再類比到"靈魂"→進而認為量子世界觀佐證了靈魂的存在!!→這是腦洞大開的聯想而己。

B>量子世界觀是唯物的,靈魂說是唯心,兩者有本質區別。

→量子世界觀儘管具有不可思議性/幽靈性,但它還是從光子的波粒二重性發展而來的,還是反映客觀事物的現象及其本質,儘管它非常特殊,特殊得叫人無法理解,但量子世界觀還是唯物主義的→而"靈魂"自古就是由唯心而來的唯心主義!



C>量子有載體,靈魂是虛無!

量子的載體是"波和粒"這兩種物質而產生的"疊加態"→靈魂的載體是什麼物質?有什麼不滅的載體嗎?是人腦嗎?→人腦一死,靈魂何以附焉?!

→→靈魂的主張者是否認為…根據量子世界觀→有一隻又是死的又是活的貓→因此,人腦死了但它也是活的,因此靈魂不滅!

→如果腦洞開成這樣,那麼我只好承認靈魂不滅!→但與量子無關!


月亮TA爹爹


量子的存在是恆久的、客觀的。嚴謹地說應該是“量子的發現證明了什麼?”或者說“量子力學能證明什麼存在現象?”

量子是物質的微觀狀態(基本單位)的總概念,可以概括所有微觀粒子。

發現量子的存在,只是將認識物質推進到了微觀層面。你發不發現它,它本就一直存在。

發現量子(微觀粒子種類的區分)和量子現象(量子糾纏、測不準特性、波粒二象性等),證明了物質是由一些更微觀的粒子組成;證明了物質在微觀層面表現性徵並不符合經典規律;證明了人類對物質(對世界)的認知還很粗淺……

但是題主說它至少證明了靈魂的存在是不嚴謹的。雖然要想真正解密靈魂,最終還需要從量子力學去深入研究。

目前科學界對於靈魂的存在是持否定態度的,對於一些與靈魂相關的現象歸於意識或心理層面的幻覺。

而我個人在很多回答裡提到過:靈魂和意識是兩碼事,它是客觀存在的,很可能是物質的量子態(由於沒法進行科學實驗驗證,無法確定它是純能量還是離子態)
儘管我個人觀點是這樣的,但是“發現量子就能證明靈魂存在”這句話本身不符合邏輯。



正確的途徑是:科學最終認可了靈魂的客觀存在,或者想要證實或證偽靈魂的存在,利用量子力學的技術和微觀檢測設備去針對性立項研究,從而驗證靈魂的特性、與生命之間的關係、是否符合能量守恆定律,是否會像物質解構一樣消散或是像宗教理論描述靈魂永不散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