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出現後,作家還能靠寫小說賺取稿費養活自己嗎?現在作家靠什麼養活自己?

鬥條自媒體研究


我是一個靠寫作生存的人。

靠寫作生存不容易,尤其像我這種不願寫網絡小說,不願寫知音故事會,不願寫自媒體,甚至連報紙副刊都不太樂意寫的犟牛。

所有認識我的人都承認我的天賦極高。我從七八歲就開始寫詩,十一歲開始寫武俠小說。我十二三歲時,詩歌水平在全縣已經已經數一數二。

但從十五歲起,我放棄了舊體詩詞和武俠小說,我認為詩詞是一種早已完成了歷史使命的古董文體,武俠是一種上不了檯面的低端產品,我要轉行寫現代文學。

這一轉型導致了我一兩年寫不出東西來,純文學跟通俗文學的差別,甚至比不同科目的東西更大。即使後來慢慢能寫一點文字了,也幾乎等於一個初學者從零開始。直到十八歲時,我才開始在本縣文聯的刊物發表現代詩和散文。後來我想,如果我不那麼固執,把詩詞拿出來投稿呢?肯定很早就能變成鉛字了。

此後多年,陸陸續續都在發表作品:縣級、地級、省級、直到國家級,小說、詩歌、詩詞、散文、雜文、評論、歌曲各種類型。雖然中間還間斷過兩次總計十多年,總算沒有放棄。

在這期間,我啃過老,去廣東打過工,在家鄉開過三輪車,提著漿糊桶滿街貼過廣告,考進報社當過記者,創辦過時尚雜誌……直到2012年,終於忍受不住剝削,也看不慣勾心鬥角和阿諛奉承,最後一次炒掉領導魷魚,發誓永遠不會再給中國人打工,於是正式開始自由撰稿。

在公開刊物發稿難不難?還是難。現在的人都現實,非常重視人情關係和利益互換。但這不是全部,要是所有人都腐敗了,國家就運轉不了了。如果你水平確實很高,完全超過了你要投稿的刊物,多數情況還是能發表,畢竟刊物也有一定的底線,口碑不能太差。如果只是剛剛達到發表水平,那就懸了,太多人比你會活動,會拉關係,甚至會脫褲子,在作品質量不能吊打關係戶的情況下,你要麼也跟著學壞,要麼往低一級的刊物走。

近年國家出臺過文件,讓各類媒體報刊提高稿費。雖然只是建議,但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無稿費的刊物大多有稿費了,有稿費的刊物多少提高了。一般來說,市縣級內刊的稿費在三十到五十元千字左右,最低看到過二十的,高的一百元千字,發達地區可能會更高。省級純文學公開刊物一般不低於一百,高的能達到一千以上,比如《上海文學》。國家級刊物大致也是在兩百到一千之間。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成熟的作者,寫作具有規律性和穩定性,能在平均千字百元級刊物經常發表,那麼,每月發表三萬字以上就夠生活了。因為內部刊物不追求首發,一個靠稿費生活的人不會只投一家刊物,一個公開加一堆內部,足夠你活得有尊嚴了。何況,在那時你已具有一定的聲望,其他跟文學相關的產業或活動也會找上門來。


瘞花秀士


現在內容變現,會寫作到處都可以賺錢。

關鍵要有內容。

如果內容被網民感興趣,你就發財。

寫小說的,到起點中文網、縱橫中文網、紅袖添香、榕樹下……

寫文章的,到百家號、今日頭條、uc頭條、一點資訊、北京時間……

寫詩歌的,到中國詩歌網,寫個每日有獎詩評,湊巧得獎,也可以得個幾百元。

有知識有見解的可以到知乎、悟空問答……去答問,也有錢。

所謂筆耕,所謂賣文為生,網絡時代成為最大的可能和普遍的現實。

是科學在強悍地改變人類的一切,但不知它最後是否與人類作對甚至毀滅人類。

而真正的文學永遠是人類的哭泣。

實惠精明享樂主義及時行樂的人們是以為文學和作家都有病的。

所以純文學小說不好賣。

1988年在魯迅文學院讀函授的時候我曾經交過一份作業:超現實主義小說《玩具》。

沒有故事情節,主人公為虛無縹緲的“高地貓先生”,自然環境是“天黑了,大山與大山猥褻摟抱”。

我的輔導老師覆信說:“……也許寫小說我還要向你學習……”

我讀的高級班,輔導老師應當不俗。

但我有自知之明,我知道太先鋒所以不夠發表水平,所以不投稿。

但私下又認為可得諾獎,連獲獎詞都寫好了:《包羅萬象的文學》。

2016,發表一八千字小說曰《導演與公交車》,我一擔任領導的朋友贊曰“史詩”,並說他號召手下當文件學習。

因為其中講了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今天的事,講了刻苦鑽研技術的窩囊廢今天怎麼受到婦女的追捧導演一般教大家跳廣場舞並指出婦女們這裡沒有對那裡沒有對而滿口空頭政治的如何被眾人看穿終於武大郎一般去賣炊餅最後也發了財實現了每一間房間有電視機。

顯然比《玩具》膚淺得多了。

但一字一毛錢,得錢八百。

凱迪網絡、博客中國都推薦了。

小說《有福之人》,紙質刊物頭條,凱迪網絡新年三天頭條推薦。

小說《李五妹》,博客中國網友一筆打賞就是一百九十九元。

另有小說《享樂主義的機器世界》也得到稿費。

可見相對於現代派小說,後現代小說更容易被理解。

可是這幾篇小說連稿費帶打賞也不過區區幾千,夠那兩年生活費嗎?

這還是好心的執行主編向主管部門費力疏通並給予最優惠稿費。

所以靠稿費生活不現實。

不過,據說不管網絡發表的網文還是紙質刊物發表的純文學,只要能夠被影視改編,則收入可觀。

前中國電影對外推廣總公司老總周鐵東先生講,電影就是講好故事。

他常駐好萊塢很多年。

而中國通沃爾夫岡·顧彬先生又認為好的文學不應該講故事。

所以,搞文學就不要搞錢。



大悔憶智冰


看我口型:完全可以。

那麼下面我來分析一下:靠寫網絡小說生存,餬口的作家大有人在,而且有些甚至年收入過幾千萬。收入從高到低,基本實現了養家餬口。

其形式是這樣的:

簽約:是你和網站簽訂終身或其中一本小說的電子稿版權,現在的小說網站一般都是一本本籤的,不會要求終身。

入V:入V後會有作者基本稿酬,根據網站不同的情況標準不一。

上架:小說的出版渠道,與網站簽約,要麼就是自幾想辦法。

那麼今天的問題是出現自媒體後,自媒體寫小說可以養家餬口嗎?能賺取生活費嗎?我的回答是――看我口型:完全可以。

凡事有但是,但是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自媒體賬號有粉絲基礎。沒粉閱讀、轉發、評論、讚賞,那麼白忙活。

2、要有粉、要活粉、要忠粉。這樣的條件使實現可觀的閱讀量、轉發量,也就有了廣告收入、讚賞收入。

3、小說要水平。自媒體的讀者大部分都是利用閒暇時間之餘的人,如果沒有一定的好內容,就吸引不了眼球。

4、要有平臺的推送,推薦。如果平臺的推送,推薦量提不上去,那麼你也就可憐可。

5、需要做付費鏈接。

自媒體寫小說賺錢養家餬口,其實目前難度還是比較大。像我這樣粉絲2千多的自媒體,就是瞎扯蛋了,所以到目前為止難度相當大。

最後希望,頭條付費小說能夠針對頭條自媒體開放一些扶持政策,比如頭條V號可以上架小說之類的,也希望針對自媒體餬口養家的人提供更多平臺。


骨念珠


你好!不論時代趨勢怎麼變化,有文采有好的內容才是王道,反而平臺多了,更給了做大很多機會,平臺多了收入也會多了的,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金子一定會發光就是這個道理,作家用心了,用上了時間簽約了,自然收入不菲,不像以前以前寫稿件很多都費用不高,可以這麼說吧!

一個小學生做自媒體做好了都有千元萬元收入,你說以作家的水平呢?一定是非常不錯的收入呀,但是作家歸作家,寫文章是強項,但也要多多學習互聯網,這樣子才能結合互聯網一起發展呀,那麼作家如果全才又熟悉互聯網,特別在現在知識付費時代,作家收入還會翻上幾倍之多呀,活到老學到老呀,學無止境呀!





互聯心聲


別的作家不清楚,我反正靠寫小說四十年也從來沒有養活過自己,倒是出版了三本書反而貼了不少錢。我和妻一直靠微薄的企業工資養活自己和孩子。直到完全退休,靠退休金生活。其實作家大多是窮光蛋,一個作家成了富豪,基本上就與作家這個稱呼沒啥關係了。枊青沒錢,路遙更沒錢,他們的作品卻是響噹噹的。


青春大男孩作家



大林w15142868


你說的作家嗎?

哥覺得你是在問坐家

作家們也是在做藝術,不是哥貶低自媒體,作家運營自媒體是完全可以的,但和作家搞的作品毛關係沒有,哥就敢定義了他,不同意的也對不住了,只能說你不懂啥是作家,或者哥抬高了作家吧

最後回答,自媒體對作家毛影響沒有

另外,作家是要寫出作品來投稿或者出版或者發各種作品網來生存的,和你想像的問題也毛關係沒有

瀉藥吧哈哈哈


樂融萬物


搞創作的,都好面子,喜歡給自己臉上貼金。哪怕窮到沒褲子穿,依然格守阿Q精神。大筆一揮,身價千萬…,可能混到名人大家,傾盡畢生精力鑄就神壇,就是賣冰棍也值錢。但是,普通作家,詩人,佔絕對大多數。要想靠意守住自已的信念,就咬牙關窮對付著。要以寫作實現發財夢,不如到深山挖藥材去。…


太陽雨13379002207


作家,作家,不靠寫作,不投稿,不出書,怎能賺錢。雖然出現了自媒體,但仍可嫌錢,只要寫的好,只要有人看,而還有各大紙媒體報社,雜誌,書列機構,他們可在上面連續發表,那上面都有文藝副刊,和專發表小說,等一類的文學作品,特別是報刊,就是沒人喜歡讀,那也不當發表掙錢,因為一般報刊,包括地方日報,都是黨內必定的,這樣不就仍嫌錢了嗎?只要特殊情況,不給你發表,再說也可上自媒體平臺發表,只要有人喜歡。


阿良160411010


作家,分很多流派,很文藝,不理市場,屬於純文學派。還有網文派,網絡作家富豪排行榜,就算二線三線,收入也可觀,各種版權,但人前風光,背後的堅持與努力不為人知,365天,天天寫作,忍受寂寞,沒有節假日,唐家三少,每天寫作一萬字,這種堅持不容易,很多人,年輕就滿頭白髮,各種慢性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