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慶、昆明和貴陽,哪個城市的地理區位更具有樞紐潛質?

開挖機想坐在跑車裡


西南板塊,無非也就是川渝雲貴,如果再把視野放寬一些,還有南寧、拉薩等,但這裡就只討論雲貴川渝的這幾個省會吧。

首先是成都

成都的體量,是這4個城市裡面最大的,2017年的GDP達到了13889億元,是其他城市(除重慶外)的很多倍,舉個例子,2017年同期,貴州最大的城市貴陽的GDP僅僅是3500多億,還沒達到成都萬億後面的零頭。

△成都新世紀環球中心

成都的“大城模式”,現在看來,被證明是比較合理的,至少整個四川省的知名度都被成都提升了不少,現在成都更是一個網紅城市。其實,對於西南地區而言,一些方面的資源,比如人才、資本等,可能並不像東部沿海那麼豐富,所以有限的資源就需要提高使用效率,集約化利用就很有效,所以如今的成都,能夠在全國城市格局中,佔據一席之地。

但成都以西,幾無更大城市,有朋友形容相類似的區位為“往西是180度的死角”,所以,成都對西南版塊的輻射,可能除了和重慶的交融度更大一些,對於其他的城市,特別是西南邊陲的昆明,輻射效應還是比較有限的。

再說說重慶

重慶位於成都以東,貴陽以北,按理說,既毗鄰成都,又和貴陽很近

,可以說相對處於中心了,但重慶也面臨著和成都類似的區位,就是隔著昆明和雲南相對比較遠。

△重慶渝中

重慶幾年增速也非常令人矚目,特別是增速上,和貴陽算是齊頭並進,引起很多人關注,而且,重慶的人口基數、面積等,都是非常有潛力可挖掘的,包括直轄市的定位,今後的想象空間還是很大的。

昆明和貴陽

昆明不用說,可能比成都的區位就更鄰邊一些,而且這幾年,昆明的知名度,好像並不如貴陽、重慶那麼搶眼球,昆明過去“一湖四片”的規劃,以滇池為中心,現在看來,東部的呈貢可能相對有點繁榮,其他的幾片,可能要達到昆明主城區那種繁榮,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昆明萬達雙子塔

昆明的新城區呈貢,和貴陽的新城區觀山湖,雖然都是新城區,但如今各自的繁榮度還是有所不同的,差別可能就在於,貴陽是集中了資源的優勢注入了新城區的,現在看來,貴陽沒有分散資源的策略,即“疏老城,建新城”的路子還是很科學的。

貴陽其實和成都的路徑是相似的,只是成都是在全省範圍內的資源彙總到省會,而貴陽是一個城市範圍內各個城區的資源分配。

△貴陽花果園

另一方面,貴陽的區位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北面是重慶,南面是廣西南寧,西面是昆明,東面是廣州、長沙等地,馬上成貴高鐵一旦開通運營,和成都的人口交流也肯定會更強,所以,目前貴陽就是體量相對小一點,不過在未來,這種樞紐性的地理區位,加之交通的改善,應該還是比其他城市,有著更大想象空間的。


貴陽小數據


你好,我分別從不同的維度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從高鐵的維度來說

排序是,第一,成都,第二,貴陽,第三,重慶,第四,昆明。

沒錯,重慶只能排第三。

目前,2018年,貴陽排名第一,不過,2020年,貴陽就要讓給成都了,成都到時候排第一了。


二、從重載鐵路的維度來說

第一是重慶,第二是成都,第三是貴陽,第四是昆明。

事實上,對於重慶來說,重慶最迫切需要的是重載鐵路。

2017年,蘭渝鐵路和渝黔鐵路通車,重慶的南向通道已經打通了。

但是,重慶向東的物流渠道還沒有打通,因為三峽工程作梗。

如果重慶向東的幾個高鐵通車,那麼,置換出來的貨運鐵路對於重慶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事實上,以重慶的交通區位來說,客運應該重點投資機場和航運而不是高鐵。

高鐵對於重慶來說,不是急需的。


三、從航空的維度來說

2018年,成都是老大,重慶和昆明都可以說是老二,至於貴陽就算了。

對於貴陽來說,高鐵對於貴陽是剛需,但是航空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因此,貴陽可以成為高鐵樞紐,但是很難成為航空樞紐。


四、從水運的角度來說

這個重慶第一,成都勉強第二,昆明和貴陽就排不上號了。

可是,由於三峽工程的問題,重慶的水運其實早就飽和了,這個是很大的瓶頸。


五、從公路的角度來說

重慶第一

成都第二

貴陽第三

昆明第四


綜上所述,未來,重慶除了高鐵不佔優勢,航空稍弱,其他各項,重慶都是最好。

如果是說綜合交通樞紐,那麼,重慶肯定排名第一了。


光線攝影學院


國內產品要走出國門面向世界,減少成本,昆明就是必經之路,昆明與三國接壤道路可通,水路可通印度洋鏈接大西洋,兩洋覆蓋多國,對國內進出口商品是一大利好。成都、重慶、貴陽應該成為便利出口商品中轉的交通要道及進出口商品製造企業地,為提高國內生產總值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