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乾貨:權謀家的三大敵人及其處理方式:外敵、內敵和友敵!

作為一個權謀家重要的不是做事,而是識別清楚各類敵人,如果搞不清楚這些,自己被算計了都不知道,權力和人身安全,一定要掌控在自己手裡,任何時候都不能輕信別人。權謀網詳細展開研究上述這段材料。

【出處】《晉書》第57卷 列傳27

【材料】當時反賊王如的餘黨,李運、楊武等,從襄陽帶領三千多戶進入漢中,張光派參軍晉邈率眾兵到黃金地區阻攔他們。晉邈接受李運大量賄賂,勸說張光接納李運。張光聽從晉邈的話,讓李運他們在成固地區居留下來。不久晉邈因李運有很名珍貴財物,又想奪為已有,對再次張光說:“李運那些人不從事農耕,僅會製造兵器,他們的心意實在難以猜測,可以把他們包圍起來一網打盡。” 張光又聽信了他。派晉邈率眾兵攻討李運,沒有能取勝。

張光向氐王楊茂搜求兵支援,茂搜派他的兒子難敵援助他。難敵向張光索要財物,張光不給。楊武便向難敵大行賄略,對他說:“遷移來的人所有寶物都在張光那裡,現在你攻打我,不如去攻打張光。”難敵大喜,揚言援助張光,暗地裡和李運勾結,張光卻不明白這些內情,派遣其子張援率兵來援助晉邈。李運和難敵夾攻晉邈等,張援被流箭射中身死,賊兵於是大為猖獗。張光環城固守,從夏至冬,憤激成疾。下屬官員及百姓都勸張光退回去據守魏興,張光按劍說:“我深受國家大恩,不能消滅寇賊,就是死了,便如登仙,怎能退回去呢!”說完就死去了,當時年僅五十五歲。

【解析】作為一個權謀家重要的不是做事,而是識別清楚各類敵人,如果搞不清楚這些,自己被算計了都不知道,權力和人身安全,一定要掌控在自己手裡,任何時候都不能輕信別人。權謀網詳細展開研究上述這段材料。

1、外敵

不管是明著,還是暗著,或著將來,誰和你有利益衝突都是敵人。對於外敵的識別,並不是一件難事。那就難再如何對待這個外敵的態度。是消滅還是握手言歡,很多人認為,要本著一顆善良的心,如果這些敵人對自己沒有傷害力,就沒有必要斬盡殺絕,這樣的話,太過於殘忍。這其實可以說是婦人之仁,敵人永遠是敵人,除非你消滅了他,讓他徹底喪失反抗能力,不然,一旦機會出現,立即反叛。

張光面對外敵李運和楊武卻沒有廢掉他們反抗能力的情況下,進行收留。又在沒有絕對實力下突然襲擊的攻擊他們。對敵人搖擺的政策,讓他後期陷入了戰爭泥潭。所以,對敵人的政策,一定要採用斬草除根的方式,最佳策略就是安撫之後,採用鴻門宴的方式忽然斬首這些造反首領。

2、內敵

內敵,一個很隱蔽的敵人。你覺得他和你是自己人,他和你的利益一致。其實他們都打著“為你好”的名聲,來中飽私囊。這樣的內敵識別起來難度極大。通常領導都是被這樣的小人拖下水的。這類人通常被我們稱之為小人,見錢眼開的主。這類人的特點就是為了利益反覆無常。面對這樣的人,權謀家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被蔽塞耳目,廣開言路。這樣才能杜絕被蠱惑。

晉邈這個人,不能說是壞人,只能說是小人。為了利益,可以直接接受投降。為了利益,可以再次挑動戰鬥。但是他對張光的傷害確是巨大的。可以說,一切的壞事的根源都源自他。他的算計太過於表面,風險考慮不足,如何接受投降,如何的發動戰爭。都是沒想過失敗怎麼辦,目光短淺。

純乾貨:權謀家的三大敵人及其處理方式:外敵、內敵和友敵!

3、友敵

英國二戰時期的著名首相丘吉爾說過“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用永遠的利益。”準確的揭示了,朋友關係是什麼,那就是利益。大家有共同利益才是好朋友。沒有共同利益這個朋友的關係立即就會轉變。友敵,就是你們之間的共同利益關係已經喪失,而你還在固守原有的感情和想法,不知不覺中被轉變的人,缺乏變化的警覺,最終被人算計而失敗。

張光請氐王的兒子難敵來做自己的外援,無利不起早,人家來幫忙,表面是感情其實是利益而來的。而張光卻認為感情能夠代替利益的捆綁。太過於幼稚。以至於,難敵被自己的敵人所策反,形成了夾擊之勢,而自己還矇在鼓裡。最終自己兒子的命丟了。自己的命也沒了。

張光面對自己人生的,外敵,內敵,友敵都缺乏應有的警覺。最終,時能留下一句豪邁的話,“今得自死,便如登仙,何得退還也。”但是這又有什麼用呢?作為權謀家,對待外敵一定要斬草除根,徹底廢了他的反抗能力。面對內敵,一定要多方聽取意見,避免被矇蔽,誤導。對待友敵,一定要記住利益關係的變化,提前做出應對準備。懂了這一切,才能安定如山!

權謀網,讓你的職場少走十年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