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總督、巡撫分別是什麼官?

銀子zx


知府、道臺、封疆大吏、提督、總督、巡撫,其中封疆大吏並不是官名,而是對省級行政區官員的一種稱呼,比如總督,巡撫和提督都算是封疆大吏。

我們按照品級來講一下官員分別說一下。

總督,提督

清朝的總督一般兼管二省以上,為正二品,但是一般都加授尚書銜,這樣總督就變成了從一品,如果再授予大學士,則就是正一品。

比如曾國藩擔任兩江總督,但是被授予武英殿大學士,所以是正一品,再比如直隸總督李鴻章,授文華殿大學士,所以也是正一品,由於直隸總督同時還身兼北洋大臣,可以說是權傾朝野。

清朝的提督為一省最高的軍事長官,相當於省軍區司令員,品級為從一品,統領一省綠營兵,管理八旗兵的則是駐防將軍和都統。提督雖然品級比較高,但是依舊受總督和巡撫節制。

巡撫

清朝採用的是省、府、縣的三級行政機構,巡撫是一省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省委書記,官職為從二品,如果加侍郎銜則為正二品,比較出名的巡撫有雍正時期的浙江巡撫李衛,晚清的山東巡撫袁世凱等等。

知府、道臺

知府為清朝國家第二級行政機構府的最高長官,品級為從四品,相當於現在地級市的市長,

道臺也叫做道員,這個官職比較特殊,介於巡撫和知府之間,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級別,為從三品或正四品官員。

道也分為:分守道和分巡道,一般是布政使或者按察使的副手,派駐地方管理數個州府,由於乾隆後期又有密摺封奏的權力,所以道臺的品級雖然不高,但是權力卻大大加強。

按照權力大小來排列,順序應該是,總督,巡撫,提督,道臺,知府,如果按照品級高低來排列應該是,總督,提督,巡撫,道臺,知府。


一點點歷史


封疆大吏不是正式的官名,只清代對最高級別地方官的俗稱,一般指巡撫、總督。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分為幾類:

①東北地區是滿清的根據地,三省分設將軍,負責軍政民政。在光緒年間才改革設立東三省總督。

②在蒙古地區,也是另外製度,又分為內屬蒙古、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等不同

③其他各“行省”,沿用明代的概念,並不明確叫“省”,而僅以地名稱呼。

各行省的最高行政官員,簡稱巡撫。如浙江巡撫的正式官銜為:巡撫浙江等處地方 提督軍務 節制水陸各鎮 兼理糧餉。其下有布政使、按察使,分別管理民政和司法。這三位是省領導班子。


省之下分設:府、州、縣。

府就是今天的副省級市及省會、經濟發達的規模較大的市。州分為直隸州和散州,類似於一般地級市和縣級市。縣是最基層政府。

一般情況,府轄若干縣或散州,直隸州轄縣,散州無下轄。知府、知州、知縣就是其對應的行政一把手。“知”來自於宋代,以一般中央官銜派負責地方,稱“知某某州事”。


在省與府直隸州之間,還有一層職能級別,稱道。又分為守道和巡道,分別隸屬於布政使和按察使。具體負責某項職能,如糧道、河道等。類似於今天省政府副秘書長兼某幾個廳的廳長。

清代在二或三省設一總督,統轄軍民。有的省份不設巡撫,由總督兼任。如直隸總督的正式官銜為: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管理河道兼巡撫事。總督相當於剛建國實行的大行政區的書記。

提督是一省綠營兵部隊的負責人,其下有總兵、副將、參將、遊擊等。也有專業兵種的提督,如水師提督。有的省份以巡撫兼任提督。提督相當於大軍區副司令兼省軍區司令,負責野戰部隊。

除綠營兵外,全國各軍事要地又有八旗兵駐防,設駐防將軍,並不受總督管轄。相反如果駐防將軍與總督同城,一起給皇帝寫報告時,將軍排在前面。

以上只是大概情況,供小白們瞭解。


幾葦渡


這個就涉及到清朝的官制了,很多人看《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的時候,如果不太瞭解裡面人物的官名,那麼理解起來,就會比較困難,那這裡就簡單的來介紹一下清朝的官制。

清朝設行省、府、縣三個級別,對應著現在的省、市、縣三個級別。我們先來說一下總督,總督是指管轄一省或者多省的民政,軍事的長官,有直隸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河道總督、漕運總督,其中河道總督和漕運總督比較特殊,是管理具體某一項事務的官員。

總督一般為正二品,但是如果加兵部尚書,或者加都察院右都御史,那麼就是從一品了,因為六部尚書與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就是從一品的。那麼哪些人會是正一品呢,就是三殿三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就是正一品的,而六個大學士就是我們俗稱的宰相了。

另外值得一說的,九門提督也叫步軍統領也是從一品,隆科多擔任的就是步軍統領。那我們繼續來講巡撫。巡撫也叫撫臺,主管著一省的軍政與民政,一般為從二品,總督是要比巡撫大的,巡撫一般也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這個相代於古代的御史中丞,所以巡撫有時候也被叫中丞。

巡撫有兩個屬官,分別是承宣佈政使和按察使,而承宣佈政使簡稱為布政使,俗稱為藩臺,主管民政,一般為從二品,按察使俗稱為臬臺,主管刑名,一般為正三品。那道臺又是什麼呢?

道臺是在省與府之間的官員,專管某一種具體的政務,比如糧道,負責管糧食的,河道,專門管河流的,還有茶馬道,鹽道,驛傳道,管轄的範圍不一,有的是管一省的,有的是管幾個府的,開始官階不定,乾隆十八年一概定為正四品。

知府就是府的最高行政長官了,一般為從四品。提督是武官名,全稱叫做提督軍務總兵官,是各省綠營最高的軍事長官,從一品,下面有正二品的總兵,從二品的副將,正三品的參將,正五品的千戶。

總督,巡撫,提督都可以稱之為封疆大吏。如果您有什麼疑問,歡迎評論,我們共同討論。


歷史簡單說


問這個問題基本反映題主對清代地方職官制度不怎麼熟悉。那我就來淺淺談一下吧。

1、清代省一級劃分與幾套班子

清朝是一個多民族政權,為了維持大一統,在各地因俗而治自然是題中之義。

省一級單位就有了郡縣省區、將軍轄區、辦事大臣轄區等。題主問的是漢地省去。

清朝的行省有十八個。分別是直隸、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廣東;湖北、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四川。

(漢地十八省)

各省的省級官員一般有將軍(都統)、總督、巡撫、提督

將軍是各地八旗駐防部隊的最高統領,負責旗內一切事務,其部是各地的戰略打擊力量。

總督一般加有兵部尚書、都御使銜(一度加過工部尚書銜),和部院大臣一個級別,負責一省或數省軍務及大的行政事務,“釐治軍民,綜制文武”。

(兩江總督府)

巡撫一般加有兵部侍郎、副都御使銜(一度加過工部侍郎銜),也屬於中央派出官員,負責一省的民政,“撫安齊民,修明政刑”。

提督是各省綠營最高軍事長官,統管一省綠營,有自己直屬標兵,有維持地方治安、防汛等任務。

如果遇到大事,需要聯名奏事,將軍、總督、巡撫、提督大體就是這個排序。

布政使、按察使也是省級官員,主要負責各自領域的具體事務。

2、清代地方層級

在省之下就是省級各部門的外派機構:道。道主要分管具體事務,諸如河工、鹽法、驛傳、海關、屯田、茶馬等道。

在地方就是府縣,知府、知縣,負責地方具體行政事務。

(知府衙門)

在古代皇權不下縣,所以在基層就缺乏專門的派出機構,當然這都隨形勢而定。

總結:

在清代省一級主要有四套班子,將軍、總督、巡撫、提督。各省會有區別,比如山西就沒有將軍與總督,福建就四個全有。

同樣省級行政官員布政使、按察使主要負責行政、司法等具體事務。道臺主要是這兩個部門的派出機構。

在地方上主要就是府縣,在縣之下基本沒有行政機構。

(很重要的命題)

參考文獻:

鞠梟磊. 清代州縣佐貳雜職官員懲戒研究[D].西南大學,2017.

陸悅.縣以下代表皇權的人員?——胡恆《皇權不下縣?》讀後[J].法律史評論,2016,9(00):324-335.

鄒建達. 清前期雲南的督撫、道制與邊疆治理研究[D].雲南大學,2011.

張理想. 清季西北督撫研究(1862-1911)[D].蘭州大學,2010.

張新光.質疑古代中國社會“皇權不下縣、縣下皆自治”之說[J].學習與實踐,2007(04):87-97.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封疆大吏不是具體的官,是指一省及其以上的官吏。本題中的提督、巡撫、總督就是封疆大吏,而知府、道臺則是封疆大吏手下的小官。福垊先從最小的知府說起。



【知府】全稱為知某府事,宋朝始置。清朝先是正四品,後改為從四品。相當於今天的廳級市委書記兼市長。其副職為同知,相當於常務副市長。下級為知縣即縣委書記兼縣長。需要說明的是自雍正開始,府、縣分為衝(要道)、繁(事多)、疲(貧弊)、難(案多)。佔一字或無字是簡缺,兩字為中缺,三字為要缺,四字為最要缺。差別是在於升職尤其是養廉銀上,上下之別四倍之多。督撫們很高興,因為

最要缺、要缺由督撫任命,熟悉環境,工作需要嘛。


1678年于成龍任湖廣下江陸道道員

【道臺】搶知府級別的是道臺,也叫道員。他是正四品。一開始為布政使(常務副省長)、按察使(監察委、紀委、政法委書記)副職,負責全省一府或多府的河道、糧道、海關、屯田、茶馬等工作,類似於廳長。

後來成為省、府之間的派出臨時地方機構。布政使的的幾個副職管幾個府的叫守道,按察使的幾個副職轄幾個府的叫訓道。清朝中後期道員還有密奏督撫的權利是皇帝的眼線,因為督撫的權利後期太大了,不過這一密奏督撫就不高興了。



直隸總督李鴻章

【督撫】即總督和巡撫

總督有兩種一是專務,二是地方。專務比如河道(南河、北河)、漕運總督,類似部長但有自己的親兵,河道是河標、漕運是漕標。



地方總督分三種情況:①轄一省的,如四川總督、直隸總督②轄兩省如閩浙總督、湖廣總督③轄三省的,如兩江總督、陝甘總督(後期)。總督大於巡撫但他們相互制衡是級別有差的關係同僚,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上下級關係。有各自的親兵,總督有督標,巡撫有撫標,但調兵權在兵部,加兵部尚書銜的總督也不能直接調兵。福垊給您透露個秘密,他們也不總是相互監督的,因為直隸總督、四川總督、湖廣總督等都是兼任巡撫的,湖廣總督兼任湖北巡撫。

專務總督相當於部長,地方總督相當於一省或兼任兩到三省的省委書記兼武警總隊隊長,或等同五十年代的大行政區的書記。

巡撫相當於省長兼公安廳廳長(其實不用兼也為其所屬,這裡是強調)。



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

【提督】全稱是提督軍務總兵官,簡稱軍門,其親兵為提標。福垊強調的是無論是河道、漕運、總督、巡撫、提督等其親兵都統歸綠( lu)營。其級別如下:提督(省/標)、總兵(鎮)、副將(協)、參將(營)、遊擊、都司、守備(地方)、千總(駐點)、把總。提督是武官,統兵最多但受總督節制,而總督統兵較少,但級別比提督低,提督又是一省綠營的長官,總之就是相互牽制。提督分為水師提督(廣東、福建、長江)和陸路提督。此外河南、山東、安徽、山西、江西的巡撫兼任提督。需要說明的是廣東、福建也有陸路提督。最厲害的提督還是我們所熟知的九門提督全稱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九門即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



九門提督相當於北京衛戍區司令兼公安局局長。

陸路提督相當於省軍區司令兼政委。

水師提督相當於海軍艦隊司令兼政委。


福垊


清朝知府、道臺、封疆大吏、提督、總督、巡撫分別是什麼官?

對比今天而言,清朝知府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的市長。

提督相當於今天的省軍區司令員;

巡撫相當於今天的省長;

總督一般管轄兩個省,例如清朝的兩江總督,管轄今天的上海、安徽、江蘇和江西;此外,清朝還設有直隸總督,管轄範圍大致為今天的天津、河北、山東;東三省總督,管轄範圍大致為今天的東北三省;陝甘總督,管轄範圍大致為今天的陝西、寧夏、甘肅和青海;閩浙總督,管轄範圍大致為今天的福建、浙江和臺灣;閩浙總督,管轄範圍大致為今天的福建、浙江和臺灣;湖廣總督,管轄範圍大致為今天的湖北、湖南;兩廣總督,管轄範圍大致為今天的廣東、廣西和海南;

雲貴總督,管轄範圍大致為今天的雲南和貴州;四川總督,管轄範圍大致為今天的四川。

道臺,根據清代的官階制度,是介於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的官職。

至於,封疆大吏則是對管轄省級行政區以上地區的官職的統稱,像總督、巡撫就是封疆大吏。


琪姐


題主的問題不準確,他所例舉的官職中,封疆大吏並不是具體的職務。下面詳述之。

知府。是宋代知某府事的簡稱。清代的知府,是地方政府中府一級的長官,略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地區、盟或州的一把手。

道臺。道臺是道員的別稱。道臺起源於明代,明時,省一級設布政司和按察司,但由於一省地方廣大,常常派出布政使的佐官比如左右參政和參議,分駐省內不同地區,叫做分守道,管理錢穀;按察使也派出佐官比如副使、僉事,分駐省內不同地區,叫做分巡道,管理刑名。此外,還有一些因事而設的,如四川鹽茶道。分守道或分巡道的長官,就稱為道員,也叫道臺,他們向省級的布政使和按察使負責,是省與府之間的長官,同時還負有監察地方官員的職責。清承明制並作了一些修改,把原本是臨時性差遣的道臺,改為固定的實官,並大多還兼兵備道。所以,道臺就成了省內幾個州府的最高長官,相當於在今天的同一個省內的幾個地級市之上再設一個機構。

提督。提督是一省的高級武官,節制全省的武裝力量,下設鎮、協、營、汛等單位。在沿海和沿江地區,還設有水師提督,專事掌管水軍。

總督。地方最高長官,管理一省或數省,並且綜理軍民要政。略相當於建國初期的各大區,如西南局、中南局的最高首長。此外,還設有專門事項的總督,如漕運總督,河道總督。

巡撫。一省的最高長官,也是綜理軍民要政。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總督管理數省,但他並不是巡撫的上級,二者是平行的。

上面的總督,巡撫,因總攬一省或數省軍政大權,相當於古代諸侯,故而稱為封疆大吏。有時候,也把提督以及將軍、都統等高級地方官都統稱為封疆大吏,它只是一種概括性的說法,並不具有嚴格的規範。


聶作平


這個問題裡面出了一個異類,封疆大吏。其他幾個都是具體的官名,只有封疆大吏是一個籠統的稱呼。

看電影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些官名好像特別厲害的樣子,比如八省巡撫,九門提督之類。不過電影和歷史還是有區別的,八省巡撫是一個臆造的官名,九門提督倒是真的存在。

扯了那麼多,現在回到問題上來。先簡單的介紹清朝的地方行政體系,清朝的地方行政體系比較簡單,大概分為省,府,縣三級。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題主所問的幾個官名。

為了方便理解,我會以現在的湖南省為例來進行講解。

總督:管理一省或數省的最高行政長官,有軍政大權。因為這個職位不太好類比到現在,可以用建國初期的一個行政體系來類比。建國初期湖南省屬中南局(建國後將全國劃分為六大局:中南,華北,東北,西南,西北,華東)。總督大概類似於中南局第一書記兼中南區武裝部部長。


巡撫: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有軍政大權。大概相當於現在現在湖南省省長兼省委書記兼湖南省武裝部部長。嚴格意義上來說,清朝的總督和巡撫沒有明顯的上下級關係,都是直屬中央,相互制衡。

道臺:省的範圍比較大,一般有將省劃分幾個區域。以湖南省為例,劃分為湘西,湘北,湘東,湘南,湘中五個區域,每個區域的最高行政長官即為道臺,沒有軍事權。

提督:提督並不屬於行政體系,而是軍事體系。提督為一省駐軍的最高長高,相當於湖南省軍區司令。大家耳熟能詳的九門提督大致相當於今天首都的衛戍司令。



知府:府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今湖南省長沙市(別的市也行)的市長兼市委書記兼公安局長。

補充一下,總督和巡撫因為職務重要,管轄區域大,也被稱呼為封疆大吏,提督有時也可以算得上封疆大吏。

扯了那麼多,也不一定完全正確,歡迎大家來討論。


胡史亂翔


如果和現代的官制進行一個便於理解但不一定完全貼切的比附對照的話,情況基本如下:

清朝知府一職沿襲明制,品秩是從四品,具體職責包括宣佈條教,興利除害,決訟檢奸,大致相當地級市的行政首長,因為行政司法不分,所以也可以理解是該行政區劃的法院院長。

清朝道臺的行政級別介於省和府之間,品秩從正四品到二品不等,慈禧太后的父親惠徵曾任徽寧池太廣道道員,該道就是領徽州府(簡稱“徽”)、池州府(簡稱“池”)、太平府(簡稱“太”)、寧國府(簡稱“寧”)、廣德直隸州(簡稱“廣”),後來這個職位被改稱為分巡皖南道——與慈禧一起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的父親是廣西右江道,品級相同,顧名思義,這裡的道涉及幾個府的巡視管理工作,約略類似於承擔巡查職責的副省級官員。比如清末俗稱的上海道其正式名稱是“分巡蘇松太常等地兵備道”、是高於上海縣、松江府,而低於江蘇省的行政區劃——上海道道臺雖為正四品官,但任滿之後大多都升為正三品按察使或從二品布政使,也有直接升至巡撫的例子。

此外,也有管理鹽務、海關等事宜的專職道臺。

(清朝行政區劃地圖)

封疆大吏不是具體的官職,指的就是總督、巡撫和提督。

清代巡撫本職品秩是從二品,因為加兵部侍郎銜,也是正二品,約略相當於省長。

清代總督本職品秩是正二品,又因為加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銜,也是從一品(如果是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則也是正二品),大致比附的話,相當於現代幾省省長加大軍區司令的集合。

(清朝有9大總督)

巡撫、總督的加銜不是為了體面好看,本質上是為了讓其在制度上取得管理軍事和彈劾下屬官員的權柄,因此,全稱為提督軍務總兵官、職責是負責統轄一省陸上或水師官兵的各省綠營最高主管軍官提督雖然官階是從一品,也稱得上封疆大吏,但其實是受總督和巡撫節制的。

補充兩點:

第一、封疆大吏其實根據總督和巡撫等的職階和職能的一種說法,實際上在清代,他們在行政系統的地位和實際權力,談不上真正的封疆。

第二、清代捐官最高可至道臺,而道臺最高可至二品,清朝定製二品用珊瑚頂(改用玻璃後為涅紅頂),所謂『紅頂商人』,其本意就是說胡雪巖等人通過捐納能夠達到的最高的官職品級。


談古論金


清朝的官職一看感覺很複雜,但經過這麼多年的電視劇的洗禮,大家也都有一些瞭解!

總督:正二品文職官員 副國級幹部,大多是掌管兩省以上的區域性最高長官,經濟,行政,軍事一把抓。相當於現在的兩省或兩省以上的省委書記兼軍區總司令,那可真是海外天子,封疆大吏,絕對的土皇帝。清朝共設有8總督,以兩廣總督,兩江總督,湖廣總督最為重要也最有權勢!特別是晚清時候,這些總督完全可以與朝廷分庭抗爭!


巡撫:,從二品文職官員,正部級幹部,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記,一省最高行政長官,並掌握一定的軍事力量。

道臺:正四品文職官員,正廳級或副部級幹部,相當於現在省委常委。但職務並不固定,有管錢糧,有管河道,也有給總督或巡撫當副手!

知府:從四品文職官員,廳級幹部,相當於現在市委書記,總領下屬縣,宣佈國家政令、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奸宄,考核屬吏,徵收賦稅等一切政務。


提督:從一品武職官員,中將級別,相當於現在正大軍區司令。提督分為陸軍提督和水師提督,清朝共設有12個陸軍提督和3個水師提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