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元一斤的它做成菜你都没见过,看着就馋!


生在河北省卢龙县的人,对家乡红薯情有独钟。离开故土的卢龙人,说起家乡红薯,那是一种乡愁。到过卢龙的游客,都说红薯味道曼妙,是没有理由错过的一种独特美食,在各类吃食中独领风骚。

卢龙的红薯之所以有名气、有口碑,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息息相关。 卢龙县属低山丘陵区,土质多为褐色砾质或砂质壤土,通透性好,酸碱度中性偏酸,含有丰富的钙、磷、钾、铁、锌等矿物质,且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红薯的生长。自清咸丰年间引入栽植以来,因其旱涝保收,深受当地人喜爱,被称为“铁杆庄稼”,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是富裕一方百姓的支柱产业。图为烤红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尽管红薯其貌不扬,但却以独有的“内在美”,征服了人们的味蕾。图为红薯淀粉制作的炒焖子


科学研究表明:红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生理碱性食品,不仅有特殊的抗癌功效,而且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钾、铁、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曾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颇受青睐。图为红薯淀粉煎焖子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红薯是不可多得的口粮,蒸着吃、烤着吃、煮着吃、晒成干,手巧的家庭主妇们用红薯面制作出饼、窝头、卷子、豆子,更精明的一些人把红薯加工成淀粉、粉条、粉皮等,翻尽花样,维系着家庭生活。图为卢龙县特有的隔豆子。

如今,烤红薯风靡城市,大街小巷总会见到用铁皮桶做的烤炉,商贩们应和着食客们的食欲售卖烤红薯。炉主人适时掀开炉盖,翻动炉中红薯,这样的生意无需吆喝,文火慢烤中,缕缕香气便引诱着路人前来购买。忍不住诱惑,有些年轻人便不顾吃相、不怕滚烫,街头狼吞虎咽起来。图为红薯粉制作的卷子


红薯在唇齿间留存余香,正是这种绝妙味道,让一份回味留在人们记忆最深处,为之魂牵梦绕。原创版权作品,未经授权,谢绝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