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是不是國學大師?

ayukisama


南懷瑾不但不是國學大師,而是積極倡導封建糟粕和迷信,甚至提倡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功法——不淨觀。

不淨觀,是佛教最重要的止觀禪定法門,和數息觀並稱佛法兩大甘露門,是佛陀提供的最重要的宗教修法之一。

不淨觀反人類的,也是極端厭世的。佛教的業力輪迴、因果報應學說,否定、侮辱一切的不幸者、受害者和弱勢群體,為一切惡行開脫。

佛教四諦的苦集滅道,第一要義就是“苦”,把人世間的一切都視為苦,否定人世間的一切價值。

佛陀對人類所有的慾望都抱持著否定的態度。人類的一些基本慾望,是人類得以生存繁衍和發展的必須,沒有這些慾望,也就不會有人類。佛陀反對一切慾望,敵視並要克服這些慾望,實際上就是要反對人本身。

在敵視人體慾望的理論背景下,印度宗教發明了各種修煉方法來剋制慾望,用盡各種變態的自虐方法來折磨肉體和精神。

佛教不淨觀的修煉方法是讓練習者觀想自己的身體死亡、腫脹、潰爛、化膿、各種蛆蟲、腐臭……等等的過程,這種觀想方法的宗教理論背景是佛教教義對人本身的否定,佛陀妄圖用這種方法來剋制、戰勝和超越人的慾望,獲得解脫。

不淨觀是在宗教實踐方法上黔驢技窮,急了跳牆,不得已而走極端的表現。這種反人類的修煉方法的結局是——練習者心理崩潰,精神失常!

據佛經記載,佛陀當年教授弟子練習不淨觀,造成大量弟子精神崩潰,自殺和殺人,眾多佛陀的弟子因練習佛陀教授的不淨觀悲慘地死去。

自佛陀始,佛教一直在傳播不淨觀這種不健康的邪術。

佛教居士南懷瑾在《禪觀正脈研究》一書中,專講白骨觀、不淨觀修法。臺灣醫生洪文亮,拜南懷瑾為師,練習南懷瑾教授的不淨觀,在半夜裡精神崩潰,要撞牆自殺。(洪文亮拜南懷瑾為師,修煉不淨觀,半夜精神崩潰,要撞牆自殺事見南懷瑾的《南禪七日》,網絡上視頻文字資料都有。對此事,洪文亮本人也有記述。洪文亮追隨南懷瑾,也成了一個騙子。)

佛教多部典籍記載了佛陀教弟子練習不淨觀,導致弟子們批量死亡的事件。

《雜阿含經》記載佛陀教授弟子不淨觀,造成大量弟子精神崩潰、自殺殺人的經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聚落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言:“諸比丘修不淨觀。多修習者,得大果大福利。”

時。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餘比丘殺。……。”

佛陀和南懷瑾都是害人性命的邪師!

佛教徒現在依然在廣泛宣傳不淨觀,網絡上有佛教徒提供的大量用於修習不淨觀時需要使用的觀想圖片,這些圖片對一些人會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的負面影響。

我在此呼籲所有心智正常的人,遠離這種有危險的功法,修煉需謹慎!——半路


懷疑探索者


南懷瑾先生確定無疑稱得上國學大師的稱號,先生的風骨、人品、學識無論從哪方面講都符合傳統中國知識分子優良的品質。而且先生的學問廣博精深,儒釋道各家都很精通,而且先生經歷豐富,一生本賽季就是一部豐富多彩的書,對先生我只能高山仰止,以下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說明問題。

南懷瑾先生出生在書香門第,從小就飽讀詩書,這種從小就熟讀四書五經的人,跟現在讀了幾本古書,就敢跳出來稱國學大師的人,水平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個數量級。後來先生積極參軍抗日,充分體現了先生絕不是一個犬儒,是一個有膽識有擔當的讀書人。機緣巧合先生在峨眉山頂閉門三年通讀道藏,對道家一派各種學說流派都瞭然於胸。隨後先生有大量涉獵佛學,而且是實證實修那種,絕不是隨便看幾部佛經那麼簡單。以上只是先生簡單的治學經歷,由此對先生的學問可以鬼窺一斑。

先生屢受質疑大概是因為流傳的先生的書,都是先生演講整理,有點類似於孔子的述而不作,演講時候難免會有一些紕漏和錯誤,總會有些人抓住這些錯誤不斷放大。加上先生的有些觀點,的確於主流的一些觀點有些不一樣,但這也正是先生的偉大之處,在學通了儒釋道之後,總會有一些與常人不一樣的觀點。對於先生書中一點點小點瑕疵,我認為是瑕不掩瑜的,不能扎住一點點就否定先生的水平。

借用一句別人的話,我覺的這裡用在先生身上也非常合適“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遺風,山高水長”!


昭烈名臣


看到有些回答,我也忍不住想說幾句自己的看法。

南懷瑾先生究竟是不是國學大師?首先,南懷瑾先生自己從未以大師自居,哪怕別人叫他一聲老師,他都謙虛到擺手不敢擔當。讀先生的書,領教先生無私分享自己一生的學識與人生經驗,我等晚輩有什麼資格對他妄下評斷?

南懷瑾是國學大師與否,先生自己都一笑了之。先生的學問在那裡,先生的風格在那裡,先生一生修為所做在那裡。人間自有公理,公道自在人心!


南懷瑾對祖國的發展極為關注,努力促成了兩岸九二共識。南懷瑾對家鄉一往情深,他不僅和他的學生一道在大陸興辦化工、生化、貿易等合資企業。還出面籌巨資建成浙江金華通往溫州的溫金鐵路,在建設完成之際,他又“還路於民”,將股權轉讓給浙江省和鐵道部。


南懷瑾先生還主持創辦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基地:位於蘇州的太湖大學堂。同時結合現代自然,人文科學,發展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研究。


南懷瑾老師畢生宏願,心繫祖國,造福家鄉,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為續承中華民族文脈而奮鬥,傾其一生,不遺餘力,"以無邊方便門,種種教化令成就。"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南老師。

借用南師懷瑾自己的一句話來總結: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兔只兔子愛生活


說老實話,我只能戰戰兢兢地回答這個問題。

南懷瑾是在中國大陸文化上有影響的人,要否定他批評他,肯定有人不高興。殊不知這正是南氏曲解國學的可怕結果。

南懷瑾做過不少講座,著了不少書,受他影響的大陸人還真不少,而且圈了很多的粉。如果我是一個外行,我也會成為他的粉絲,可惜我成不了他的粉絲。他的文章我耐著性子讀了一百多頁,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像現在有些人骨子裡排斥孔子那樣,那是莫名其妙的排斥;而我的排斥產生於這一百多頁的閱讀,是有因由的。

南懷瑾不是大師,因為他不是做學問的人。做學問的人嚴謹,南懷瑾不只是不嚴謹,還按自己所想信口而言。各種解讀都不用對自己說的話負任何責。他的講座和著作是順應了中華文化階段性空白需要填補、而把握出版和媒體命脈的人根本不懂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的大背景下而走紅大陸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于丹與他是一脈相承的。

當初成千上萬的人信服於丹,她的書暢銷程度驚人。從北大學生轟她下臺開始,人們對她的認識有了轉變。因為北大學生是內行人,厭惡她的胡說。

南懷瑾的書也很暢銷,他雖然故去了,他的粉絲有些仍在維護他。當粉絲們接受了正確的解讀後,才會重新認識他。

補充說明:

果然我的回答惹得有的人不高興了。我聲明,你可以批評我,你可以找出我在這裡發表的作品的問題批駁我,但你不能無端攻擊我。

把我回答楊晨30199008911的詢問內容提到主帖中,當作補充:

這樣會越扯越遠的,因為一個問答不是大平臺。也罷,隱約記得他的《論語別裁》說《論語》的分章匠心獨運,設計精巧。研究過《論語》分章的人知道,它的分章並不是這樣。《論語》每章的內容都是獨立的,章與章之間不一定有聯繫。每篇由若干章構成,不一定有明確的中心,僅僅是編在一起而已。個別人認為,所謂《論語》篇章編排是“匠心獨運”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從重複出現的內容看,《論語》編輯得很馬虎,是大致歸類的產物。把《論語》的整理者看成了神仙一類的人,把不是一朝一夕的語錄片斷連起來解讀過於牽強。但是,《論語》有的篇大致有所側重。朱熹《論語集註》就指出:《學而》“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八佾》“皆論禮樂之事”;《公冶長》“皆論古今人物賢否得失,蓋格物窮理之一端也”;《述而》“多記聖人謙己誨人之辭及其容貌行事之實”;《先進》“多評弟子賢否”;《子張》“皆記弟子之言,而子夏為多,子貢次之”。


陳廣逵


南懷瑾不是國學大師,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南懷瑾對於文化的普及是功德無量的。

國學大師必須在某一領域有些卓越的貢獻,這種貢獻應該是真正具有學術價值,而這些南懷瑾都不具備。

但是很多人對於論語的認知或者對於佛教的認知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南懷瑾。

因為有南懷瑾的存在,很多人才知道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當然也少不了媒體的宣傳)。他吸引了許多人重新愛上了傳統文化,儘管他的書中有錯誤。

普及和學術有著千差地別,而且兩者不可兼得。

當年在百家講壇之上火的一塌糊塗的許多人都不是所在領域的泰斗,甚至於連入門都沒有。

但是考慮到受眾的認知水平,我們也能夠理解百家講壇的這種做法。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大師,天賦、努力以及大環境等等不可控因素可以成就一個人,同時也可以壞掉一個人,但是對於當事人來說,確是無能為力。

只要一個人能夠為文化的傳承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在我看來,這就夠了。


詩書君



南氏國學,自成一家!大聲音希,空谷迴響!已超越大師,是當代維摩詰!


我色我攝


南懷瑾出生在1918年3月18日,2012年去世,明天是南懷瑾誕辰100週年。關於南懷瑾的評價也是有兩個極端,一方面有人將南懷瑾奉為大師,他的作品在大陸也是有廣泛的讀者,幾乎和前些年于丹的書的暢銷程度差不多,而且南懷瑾所講的佛學,傳統經典均屬於國學領域,他也被一些人稱為國學大師。另一方面也有人質疑南懷瑾的水平,他的作品裡出現很多硬傷,太多臆想出來的釋義,讓專業人士對他的作品有很強的批評聲音,特別是在香港臺灣,他的作品的影響其實也有限,在2012年去世時,香港臺灣兩地並沒有對他有太多紀念,更多也是因為他作品裡的硬傷。

這兩種聲音裡基本也能看出南懷瑾的水平,他肯定算不上國學大師,他所講的內容可以算作是一種普及性的個人解讀,能夠啟發一些人,加上趕上大陸的國學熱,使得他的作品有比較廣泛的傳播,一直到現在在書店裡依舊可以看到他的作品都有還算不錯的銷量。但是他對於國學經典的解讀不少地方又不尊重原意,完全變成沒有原意基礎上的解讀,就有很多地方誤解曲解了國學經典,這就造成了很多人通過南懷瑾的作品覺得了解了國學,其實是瞭解的南懷瑾解讀的國學經典,這就會造成無法“溯本追源”。而且他的很多解讀,像于丹讀論語一樣,是具有“單一性封閉性”的解讀,對於一些受到他的解讀影響的人,也會出現這種單一性解讀的可能,而受到影響的讀者又無法走出這種單一性。

因而一方面對於南懷瑾在國學普及上所做的工作給予尊重,他誕辰100週年一定的紀念外,另一方面又要多方面來看待南懷瑾,他並不是國學大師。


老李有刀


南先生對於儒釋道文化的普及做了很多實質的貢獻,但對於其真正的悟道於否,個人保留意見,讀過先生的書也看過各領域專業人士對其著作評價,列舉以下幾件事供大家判斷:

專業人士對其著作評價不高,反而有很多抨擊的情況,普通信眾對其評價極高,可以這麼說,南先生是一個網紅類型的人物。

先生號稱儒釋道皆通,佛家的戒律卻不守,吸菸和房中術很精通,先生的女粉多的很……大家可以搜索一下。

道家性命雙修,好修行老年精神矍鑠身體強健。先生老年有牙齒掉光等現象,很明顯精氣神都不足,很難令人相信是大成就者。

現在是末法時期,善知識難尋,有緣遇到也要擦亮眼睛,希望各位同修還是需要以經為師,以戒為師,尊祖為師,比較穩妥。


香光莊嚴會


南老師絕對可以稱為大師,至少在我心裡是。但他卻自己沒有承認過罷了。他讓我重新認識到什麼才是真正佛法。

“法師”現在是大家對有名望的出家人的尊稱。要精通經、律、論並能上臺講法才配的上是法師。而現在的所謂的“法師”多如牛毛。微博上我關注過一位智✘法師,微博簽名都是法師,有一次我問:法師,怎麼才算上是法師?您拿的iphone7 plus是供養您的嗎?不大一會,我的關注被取消了。

樹大是招風,但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3.15雖然已經過去,但請有志之士去挖一挖那些害人不淺的螻蟻。

頂禮南師,受教了,我必須要站出來。


梅秀閣主


當然是國學大師,難得的人才,那些博眼球的噴子給他提鞋都不配,這隻能說明不是什麼文化不行,是人不行,證不到道的人當然會懷疑,就會說這個迷信,那個迷信,其實真科學在他們這些噴子眼裡也會是迷信,其實他們自己啥也不是,怪可憐的,大道都是相通的,只有南大師讀懂了中國文化,是個得道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