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馬爾梅迪慘案的真相是什麼?

水木楊子-海兒


提到馬爾梅迪慘案,自然不得不先介紹一下慘案的負責者——約阿希姆·派普。

派普可謂是黨衛軍的顏值擔當,高大英俊,儀表不凡。加上人家的顏值和能力還成正比,因此很快得到賞識。1939年1月擔任了希姆萊的級副官,在希姆萊的提攜下,很快就成為柏林社交圈裡的明星,納粹集團的紅人。派普的妻子就是希姆萊介紹認識的,所以,派普兩口子都是納粹鐵粉。

後排左一就是作為希姆萊副官時參與高層會議的約阿希姆·派普

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在歐洲戰場上,派普充分證明了,自己不是隻旗衛隊的“花瓶”和顏值擔當,更是一名優秀的戰場指揮官。之後的幾年多次立奇功。1943年5月獲得了金質德意志十字獎章,派普成為了武裝黨衛軍中最年輕的團長,是個能力和顏值超群的鐵桿納粹。

然而現在,網絡上竟然出現諸多為其翻案的言論,比如把馬爾梅迪慘案說成“美國人自導自演的大屠殺”。

爾梅迪慘案發生在1944年12月,阿登戰役期間,派普率領著隸屬於黨衛軍第一裝甲師的派普戰鬥群(自己名字命名的)將美軍包圍並且將包圍圈迅速的越縮越緊,最後俘虜了很多名美軍,在將這些俘虜押解至戰俘營的途中路經比利時小鎮的馬爾梅第森林的時候,派普戰鬥群毫無徵兆的屠殺了幾百名美國士兵和比利時平民。
所以,在戰後的審判中,馬爾梅迪慘案成了阿希姆·派普最主要的罪行。派普作為戰鬥群指揮官,開始被判處死刑,後因慘案出現不少疑點和辯方律師的努力,後來減刑為終身監禁。

當時為什麼減刑,主要有這麼幾個說法:

1、證據不足,派普一口咬定自己從未下過屠殺命令,盟軍方面始終沒能找到派普直接下達命令的物證、人證(派普戰鬥群後來在1945年的“春醒行動”中傷亡慘重,存活下來的又大多含糊其辭)。

2.戰後美蘇對峙的局面的需要。在審判期間,派普豐富的作戰經歷引起了美方注意,派普也識時務的表現出讓美國人覺得自己有利用價值。甚至派普還接受了美軍戰術專家的探訪,向他們詳細講述了在東線同蘇軍裝甲部隊交戰的經驗。

3.派普超高的顏值和高大的身材,讓人感覺不像個下屠殺令的嗜血者。比如,下圖,獄中被審判的派普,掛著牌子被羞辱,精神不好,都沒影響顏值。

下圖前排右一42號就是派普


現在翻案馬爾梅迪慘案的說法主要是,慘案是美軍為了“妖魔化”德軍,故意自導自演的。這種說法堅持,是在屠殺發生後不到一天,一隻美軍部隊“碰巧”發現了埋在雪地裡的美軍屍體,並拍下照片,送到各個部隊巡迴展出,然後被強行扣到了派普頭上。

如此大膽“任性”的做法,是哪位美國軍官下的命令,是誰負責執行的?美軍中的MP,軍醫,法醫(畢竟戰鬥中死亡與機槍屠殺,還有死亡時間,通過屍檢是可以搞明白的)都全程忽略了嗎?還有無處不在的各國媒體記者,紅十字會成員,尤其是報道此事的官方發言人和美國媒體,是都瞎了,還是被美軍在24小時內逐一買通,還能保持半個多世紀不洩密?

而且,早在幾年前的東線戰場上,派普就有屠殺蘇聯軍民的“前科”,只不過他最後主動向盟軍投降了,如果是被蘇軍俘虜,絕對是毫無懸念的死刑。

1956年12月,本來改判終身監禁的派普在監獄裡呆了十年就出獄了,開始從擦車工人做起,不久便做到了保時捷部門經理。但是一次出差時,因為是馬爾梅迪慘案的指揮官,被美國拒絕入境,引發美國官方施壓,遭到保時捷的解僱,曾一度失業。

不過,派普家庭生活還是可以的,夫妻和諧(都是鐵桿納粹,有共同信仰),兒女雙全。晚年定居法國的派普。


派普作為鐵桿納粹,一直受到來自各地的納粹受害者和左翼分子的仇視和憎恨。1976年7月在與不明身份的人員短暫交火後,所居住的房屋被點燃,但他始終不肯踏出房門半步。第二天人們在廢墟中發現了派普已經燒焦的屍體,手中緊握一把槍。最終,還是遭了報應,不得善終。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約亨.派普

馬爾梅迪屠殺事件後的現場

畫家筆下突出部之戰中作為德軍先鋒的派普戰鬥群


慘案發生在1944年12月17日,阿登反擊戰開始的第二天,作為德軍先導部隊的派普戰鬥群已經接近了聖維特,駐守在這裡的美軍第七裝甲師一部已經被團團包圍,中午時分,派普戰鬥群的裝甲車輛已經接近了馬爾梅迪東南方五公里的博涅十字路口,派普命令少數裝甲擲彈兵和少數坦克前往偵查,正好碰上了倒黴的美軍第285炮兵連觀測營B連。

這支臨時配給第七裝甲師的部隊壓根沒有注意到即將到來的危險,儘管有少數法國難民對他們發出了警告,但由於語言不通,他們還是駕駛卡車駛向了博涅十字路口,德軍坦克對這些美軍卡車像狩獵一樣開始了射擊,倖存者慌忙跳車,向附近的森林和野地四散奔逃,黨衛軍裝甲擲彈兵抓住了大約130名俘虜,突然,德軍士兵開槍向美軍戰俘掃射,打死了84人。至於開火的原因,眾說紛紜,指揮官,黨衛軍悍將約亨.派普並不在現場,他後來在軍事法庭上說,下級指揮官報告,原因是部分美軍戰俘試圖向森林逃跑,但一名在附近十字路口指揮交通的美軍憲兵雷默.福特說,戰俘是被蓄意謀殺的,他們先被繳械,收取了個人物品,然後被趕到了道路附近的田野中,武裝黨衛軍軍官首先用手槍開槍,然後機槍開始掃射,消息傳到美軍第12集團軍司令部中時,霍奇斯將軍和參謀們大為震驚,而被俘的德國軍官和士兵也憂心忡忡,認為這種行為簡直是發瘋,會導致盟國對德國進行進一步的報復。


1947年在對德國戰犯的審判中,起初派普和其他41名德國軍官被判絞刑,但辯護律師艾維雷特為派普進行了成功的辯護,找到了後來的突出部之戰中於拉葛雷茨附近被派普戰鬥群俘獲但獲得人道待遇的美軍戰俘,以及其他人證,最終將死刑轉換為有期徒刑,1957年,約亨.派普獲釋。


晴天有時下豬


1944年12月17日,納粹德國武裝黨衛軍第六裝甲軍派普戰鬥團在比利時的馬爾梅迪槍殺了美國第285野戰炮兵觀測營84名戰俘。這起慘案中,納粹德軍犯下的虐殺戰俘的罪行。馬爾梅迪慘案之所以會引起爭議,是因為當時審判派普戰鬥團指揮官約阿希姆.派普以及其他73名德軍戰犯的時候發生了刑訊逼供,而且在程序上有一些疏漏之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馬爾梅迪慘案才進行了複審——這個時候情況又不同了:1951年1月,德國正在進行戰後重建,美國急需拉攏德國成為盟友。因此,複審就引起了美德兩國的爭議。由於當初的審判畢竟有太多的疏漏之處,而且指揮官約阿希姆.派普在慘案發生時也確實不在現場,於是他被撤銷了死刑判決,改為終身監禁。這個複審已經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響,所以同樣沒辦法說服別人,比如那些死去的和死裡逃生的美軍士兵。

突出部戰役期間,交戰雙方槍殺戰俘的情況很常見,同樣是槍殺戰俘,德國人殺美國戰俘和美國人殺德國戰俘,兩者之間有啥本質的區別?我們現在講,戰爭並非冷酷無情的,戰爭要遵守規則之類冠冕堂皇的話語,這些只不過是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交戰雙方為了摧毀對方會不擇手段,戰爭中生命被漠視、尊嚴遭踐踏,戰爭到了白熱化階段,為了不影響行軍而槍殺戰俘,這樣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美軍士兵解放了達豪集中營之後,看到遍地都是猶太人屍體,他們在激憤之下也槍殺了集中營的德軍守衛。當然了,我們也可以說是這些人罪有應得。那麼,拋開如何伸張正義的手段不談,派普戰鬥團是否殺害了84名手無寸鐵的美軍士兵?答案是肯定的。沒錯,他們那麼做了。至於同樣的虐殺戰俘的行為為什麼美軍士兵就沒有受到審判?抱歉,失敗者沒有發言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