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家普遍覺得奧迪比不過奔馳寶馬?

用戶78933784195


如果對於奧迪這個品牌有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奧迪當年在德國是即將被淘汰的品牌,但是後來被中國救了,也是一躍成為了“官車”的象徵,許多人購買奧迪也是為了面子。

但是這幾年奧迪卻在自降身段,低配的奧迪A4L目前僅僅22萬左右,在配置方面也是也是大大的縮水,雖然這些年各大廠商都是簡配降低車價,但是奧迪在這方面確實做的比較過分了,作為BBA的中國一線豪車品牌,現在卻是向著二線豪車的價格靠近,在這一方面,讓人感覺奧迪是在自降身段。

還有就是一個定位,開寶馬坐奔弛,這個是許多人知道的,但是說到奧迪,很多是燈廠,雖然奧迪也是有許多的黑科技,但是對於不瞭解的人來說,往往會將奧迪和燈廠相連接。三者一比較,還是會受到自己的心理影響和大眾觀念。

但是最主要的其實還是價格方面,就像是保時捷和法拉利,雖然保時捷也有幾千萬的跑車,像是918,但是其他的車型價格還是不能夠和法拉利比較的,所以許多人的心理還是認為保時捷比不上法拉利。同樣奧迪也是。當然車價也是和市場相關的,所以奧迪降低車價也是可以反映出中國豪車市場的一個風雲。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其實可以研究一下BBA的車價走向,以及二線豪車的一個價格走向,兩者還是很有意思的數據。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波關注!


浙有車


俗話說遠的香近的臭,遠來的和尚會念經。覺得奧迪比不上奔馳寶馬,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奧迪進入時間太長了,幾乎是跟中國汽車市場共同成長起來的品牌。沒有任何現象空間,也沒有了神秘感,所以感覺奧迪比不上奔馳寶馬。

奧迪不是豪華品牌嗎?

很多人認為,奧迪是在跟中國合資之後,才走向豪華品牌路線的。而奔馳和寶馬是在這之前就已經奠定了豪華車市場地位的。其實不盡然。

奧迪確實是一個沉沉浮浮的汽車品牌,但奔馳和寶馬在二戰期間,也已經把當年的底子都打光了。實際上三大品牌的起步相差無幾。都是從80年代末開始,向豪華車市場全面進發的。

30年前沒有明確的豪華市場

30年前,全球並沒有特別明確的豪華汽車市場。除了勞斯萊斯和賓利兩個品牌是專供“貴族”購買以外,其他汽車的品牌地位都相差不大。那個時候,在中國認為的豪華車品牌,更應該是凱迪拉克和林肯這種加長車。

而奔馳是在香港電影進入中國後才有了一定的認知。寶馬就更加廉價了,如果你翻看早期的香港電影,你會發現所有的汽車碰撞特技都是找寶馬拍攝的(不信可以參考成龍的系列電影,以及周潤發的《縱橫四海》)。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奔馳才開始著重宣傳自己的S系車型(當時叫做SEL300/560/600)。寶馬是到了90年代末,在與奧迪競爭市場的時候,才開始想7系車型進發。

奧迪到底比不比得過奔馳寶馬

可以這麼說,奧迪在全球的品牌認知方面,即使比不過奔馳,也比得過寶馬。而且奧迪擁有全球第二多的汽車技術專利(第一是豐田),所以在技術儲備方面,遠高於奔馳寶馬。另外奧迪的很多車型都是開創型的,奔馳、寶馬只是跟隨者。


比如奧迪A3、奧迪Q3、奧迪TT、奧迪R8,都是同級別中開創型的,因為奧迪擁有了這些車,並佔領了這些市場,寶馬和奔馳才開始模仿和跟隨。

未來孰高孰低還未可知

不得不說,就品牌溢價而言,奔馳的品牌確實比奧迪和寶馬都高出一個等級,甚至可以跟大眾的保時捷平起平坐。但就未來的發展而言,奧迪、奔馳、寶馬依舊會保持犬牙交錯的升級過程,不同時間段,有不同時間段的優勢品牌。


白希文


其實從產品層面來說,BBA三家各有特色吧。奔馳的豪華,寶馬的運動,和奧迪的科技感,三家的產品有不同的定位,但產品力基本在同一檔次上。但是從品牌層面來說,很多人依然認為奧迪比不過奔馳寶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品牌溢價的差距。而目前在國內消費者的認知中,奧迪品牌溢價不如奔馳寶馬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從品牌歷史來說,雖然奔馳寶馬奧迪都是有上百年曆史,但是相對於奔馳寶馬一直以來就以豪華車立身於世來說,奧迪的歷史就要曲折許多,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正式迴歸豪華品牌陣營中,奧迪的品牌底蘊相對於奔馳寶馬來說確實稍遜一籌。


其次,從品牌定位來說,奧迪最初在國內一直保持著“官車”的形象。君不見政府出行都是清一色的奧迪A6。但尷尬的是,隨著“官車”光環的逐漸退去,奧迪在國內的品牌形象逐漸模糊不清,導致中間有很多年消費者對於奧迪的品牌認知處於不清晰的狀態,直到近幾年奧迪才通過強調“科技感”完成品牌重塑。而與此同時,奔馳和寶馬則分別在豪華和運動的路上狂奔。


第三,奧迪國產化的時間比奔馳寶馬早太多了。早在1989年,奧迪就開始了國產之路。而寶馬在03年才有第一輛國產寶馬下線,奔馳也是在05年才國產。早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奧迪在價格上勢必比奔馳寶馬要便宜很多,所以就給很多人造成一個感覺就是奧迪比奔馳寶馬要低端一點。


第四,任何品牌都需要產品的支持。而奧迪近些年推出的新產品,雖然產品力不俗,但是始終給人缺少新意的感覺。比如這新Q3、A4等均是如此。相比之下,奔馳的這一代產品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直接助推這兩年奔馳在國內銷量與品牌雙豐收。

老款A4


新款A4

老款C級

新款C級

autocarweekly悟空問答官方合作伙伴,關注我們,幫您答疑解惑。

autocarweekly


奔馳、寶馬和奧迪並稱德國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為德國汽車製造業立下汗馬功勞,但是三者之間的紛爭從未結束,並且愈演愈烈。奔馳始終被稱作是老大哥,而寶馬則是千年老二,奧迪總是屈居第三。為何同為一線豪華品牌的奧迪總給人不如奔馳與寶馬的感覺呢?


都說開寶馬坐奔馳,寶馬汽車主打運動和操控性,富有駕駛樂趣,被貼上了運動的標籤。奔馳汽車豪華氛圍營造的最好,舒適性也是一流水準,被貼上了豪華與舒適的標籤。而奧迪個性並不鮮明,相對中庸一些。相對奔馳和寶馬來說,奧迪的談資更少一些,於是乎大家覺得奧迪不如奔馳和寶馬。



奧迪覺得自己和寶馬一個檔次,寶馬覺得自己和奔馳一個檔次,奔馳只認為自己是一個檔次。 奧迪的品牌縮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了官車的支撐,政府採購大量較少,讓奧迪的附加值隨之減少,神秘感不在,無形中檔次就下了一個臺階。


奧迪屬於大眾集團,與大眾汽車很多配件都是共用的,包括造車平臺和三大件等。這樣奧迪的檔次明顯下了一個臺階,甚至有人說奧迪只是換殼的大眾。相比奔馳和寶馬,奧迪的高級感還是會遜色一些的。



奧迪在國內仍然屬於一線高端豪華品牌,也從來不缺少追求者。但是相比奔馳與寶馬,還是表現的更中庸一些,缺少個性和特點,這對於一個豪華品牌來說,並不是好兆頭。


小強說說車


網上有公開的數據,德國市場近年來銷量最好的汽車品牌排序一直是:大眾第一、奔馳第二、奧迪第三、寶馬第四。前四名都是德國本土品牌。從第五開始出現外國品牌,會變化,但前四一直就是固定的。

所以那些說奧迪完全靠中國、離開中國市場就會完蛋,等等,都是荒謬觀點。毫無疑問奧迪在德國國內是很強大的,完全不是要靠中國市場才生存得下去的情況。事實上德國的這幾個汽車品牌都挺重視中國市場的,但絕對不是離開中國就過不下去的情形。這麼想的話有些人真是太高看中國市場了。

至於奔馳寶馬奧迪三個品牌的形象認知、檔次認知,那是很主觀的事情,拉幫結派爭辯沒意義,大家看公開的數據,那是過硬的、沒有欺騙的。奧迪近年一直是德國本土市場很強勢的一個品牌。


耳機俱樂部小白


眾所周知,國人偏愛BBA是事實,但是在BBA的平行對比眼裡,有人認為奧迪的品牌影響力要低於寶馬和奔馳,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奧迪隸屬於大眾集團,中低端車型都有

一些高端的品牌也知道10-20萬元左右的市場是普通消費者所能接受的價格區間,但是為什麼不生產這個級別的車型呢,主要是就是為了拉開品牌差距,讓大家開起來自己的高端品牌更有面子,更有豪華感,所以不屑於生產低端產品拉低自己的品味。

奧迪是大眾極端的中高端產品,下面有更適合大眾的購買的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而且在國內的銷量還是數一數二。這就造成大家的橫向對比,比如買個奧迪A4L,有很多人覺得還不如搞個高配的邁騰,無疑拉低了品牌價值。

官車形象漸漸退去

以前開個A6,很多人都猜不透車裡到底是什麼樣的職位,什麼樣的人,加上奧迪進入中國市場較早,品牌深入人心,大家心目中的奧迪車主更多的是西裝革履白襯衫的領導。

而現在官車也改革了,更多的時候用途也少了,並且開始採用自主品牌,這種光環是越來越少了,重要性自然而言就下降了。

價格優惠更大,價格受影響很大

同級別的車型,比如奧迪A6L、寶馬5系和奔馳E級,或者是低一個級別的A4L、3系和C級,奧迪的終端優惠都是最大的。這就讓很多裝X的人得不到心理的滿足感,自然降一級的感覺。

不過個人特別喜歡奧迪這個品牌,相對於寶馬的運動和奔馳張揚來說,奧迪更符合中庸之道的國人,您認為呢?


66號車坊


一部分人和懂車的一般不會這麼想,

第一 奧迪奔馳寶馬在世界上包括美國德國地位都是平起平坐的,官網售價同型號幾乎是一個起跑線上,在國內便宜的原因一是4s多 競爭大,加上最近像a6這種馬上大改款終端優惠大 給人感覺便宜,就好比去年5系大改款前也賣的極其便宜。

第二是由於奔馳寶馬最初進入中國的時候都是頂級型號,而奧迪卻是奧迪100這種中低端型號 加上開寶馬坐奔馳這種口號,老百姓就習慣了這種排位方式。其實現在並不是這樣。

第三,奧迪因為低端車型如a3 a1大量跟大眾採用同一底盤發動機 所以拉低了檔次,殊不知中高端型號是縱置底盤 與大眾不同的雙離合型號 發動機帶氣門升程 最早還帶分層燃燒,很多老百姓就以為都跟大眾一樣的。

總結就是 這三個品牌沒有高低之分 本來就是個偽命題,寶馬操控發動機不錯 內飾渣 奔馳內飾很不錯 操控一般 發動機一般 奧迪都還行 均衡 就這樣。

最後說一點 這年頭三個品牌爛大街了 主要看型號 主要看型號 主要看型號 開個c200l 320li a4 40tfsi 真的也就沒比邁騰強多少 尤其是c200l 被人接受度最高的型號,其實多少有老百姓裝逼因素在內,真的是要加速沒加速 要操控沒操控 行駛質感也一般,只剩下內飾和品牌了。


巨匠x


說到豪車,國人公認的就是德系三大豪車BBA,不過在這三者中間,其實大家心目中還是有一個排名,他們覺得奔馳和寶馬肯定是排在前兩名,而奧迪總是落得第三的下場,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排名呢?

國人經常說,“坐奔馳開寶馬”,說的就是奔馳整體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乘坐者的感受,不僅在座椅上的用料非常講究,在懸架的調教上更加嚴謹,給乘坐者一個舒適的乘坐體驗。

而說到開寶馬則是寶馬在動力上的輸出非常的強勁,能夠給駕駛者提供不錯的駕駛體驗。

唯獨沒有說奧迪,其實還是因為奧迪早前是以官車的形象進入國內,於是人們心中對於開奧迪車的人總是有一種司機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普遍覺得奧迪比不過奔馳寶馬的原因了。


大閩車生活


奧迪定位比較低,售價比較低,因為合資早,國人要賺錢,德國製造精神被削弱一大半。

寶馬03年合資車第一胎落地,奔馳05年。

目前來看,由於中國人沒有德國製造精神所

以說,初期階段都是盈利為主到了中後期張

做質感錢不夠了!只能被動的被奔馳寶馬追

著吊打,去4s同時看看主流的A4L C200L

320Li ,A4L體驗最差,打開門嚴重的塑料

異味撲鼻而來,320Li第二差,看到手剎基

本不會有人想著買回去漂移,這個設計就

輸在中控臺了,奔馳其實算好的了,不過看

了懷擋還是心裡不自在,非主流設計…

奧迪的品牌其實不錯的,就是中國人好騙

用料太差了,老款A4L後排門板比比新款

的,自己去體驗吧,更噁心是連個後排出風

口都不給,不過A6 525 E200L 也就只有A6

玩前驅…低端是一開始就存在的


自由River


我來說說我的觀點,奧迪,寶馬,奔馳我都開過,奧迪雖然說科技感強,但是感覺不到太多的科技感,我的是12年A6,但是奧迪的車燈確實漂亮,操控感,個人感覺不及寶馬,並且奧迪有點燒機油。開奧迪的那幾年總感覺自己老成很多。寶馬操控性比較好,內飾比較中性化但是方向盤比奧迪重些,當然新款寶馬的方向盤感覺更好。開寶馬總想開的飛快,因為不小心就開快了,寶馬的外觀很時尚,前臉比較霸氣,適合年輕人開,特別拉風。2個月前新入手了奔馳,內飾比較華麗麗,懷檔不方便操作,但是內飾和新的一米長的液晶顯示屏,覺得科技感超級好,360度環影,唯一不足就是懷檔不舒服,提速有點肉。開奔馳的感覺比較優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