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傳統村落(四)|文教勝地:元甲山

池州传统村落(四)|文教胜地:元甲山

池州传统村落(四)|文教胜地:元甲山

東至縣泥溪鎮西北,與江西彭澤縣浩山鄉毗鄰的元潘村,有一個聚居著800人口的自然村落名叫元甲山。山莊坐落在皖贛交界的新嶺、梅嶺腳下,三面環山,一水繞村,萬餘畝生態天然林如一道綠色屏障,自東經北至西環護著山莊,南面稍顯開闊的地上是田園與河流。

池州传统村落(四)|文教胜地:元甲山

這裡自古就流傳這樣的民謠:抬頭不見天,低頭不見地,但聞鳥獸鳴,難見其蹤跡。可見彼時元甲山茂林修竹,溪水潺潺,生態環境極佳。村旁有一條穿山越嶺綿延10餘里的古徽道通往江西,至今還是兩地村民走親訪友的必經之路。途中殘存的青石板路和嶺上石塊壘砌的供行人歇息的騎路屋至今依然歷歷在目。嶺上的密林中有清晰可辨的古廟遺址,倒伏的巨大青石碑上長滿了青苔,字跡已難以辨認。海拔500米的嶺上古道旁有一眼經年不歇的湧泉井,人稱“觀音泉”,過往行人都會駐足飲此泉水,有人還專門將空瓶灌滿帶走,據說喝此水可祛病。

池州传统村落(四)|文教胜地:元甲山

清朝任兩廣總督的周馥,幼時就在這裡啟蒙讀書。300年前運糧總督王陪公就在這個村莊定居。這裡還是民國時曾任安徽含山、來安、桐城、廣德、歙縣等七縣縣長的王昭沂(原名王慕先)的故里,是東至縣醫學界第一個大學生,高級知識分子王友梅的家鄉。在明清兩朝有數十位七品以上的官員因政績卓著而享譽朝野。

當年周馥每天步行四里來元甲山書館師從王介和,後來追隨李鴻章,為朝廷治水,創辦中國第一所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任永定河道、津海關道、天津兵備道,直至直隸、兩廣總督、北洋大臣、南洋大臣、兵部尚書。年七十告老辭任,1921年卒後歸葬故里。

池州传统村落(四)|文教胜地:元甲山

他曾在詩中追憶在元甲山書館時的情境:

一日兩餐四里路,六年負笈受心知。

終年只覺菜根香,鸞鳳曾將遠大期。

40年後,17歲的許世英又來到元甲山書館師從王雲龍(字炳成),19歲中秀才。許世英也從這裡走出大山,縱橫官場60年。許在此結識同窗共讀的王康成,情結金蘭,並相約日後娶妻生子定結秦晉之好。後來,許世英的長女許良士果然嫁給王康成長子王伯宣,兩人共育6子3女。許世英曾為元甲山書館題詩曰:

悽悽芳草滿庭香,人物風流各領嘗。

萬事俱隨世態轉,山川不是舊時光。

這樣一個百餘戶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落為何名人輩出,源於對耕讀傳統的堅守。尤其重視文教在聚族而居的旺姓大族裡已成為傳家的祖訓,那種“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因而就深深地浸潤著滋養著這個小山莊的靈魂。王家的書館,成為至德縣遠近聞名的私塾。書館如今還能在村中看見,已經被改建成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了。

池州传统村落(四)|文教胜地:元甲山

福主廟會

池州传统村落(四)|文教胜地:元甲山池州传统村落(四)|文教胜地:元甲山

百家宴 ( 攝影 程昭)

元甲山原來叫白茅洲,因居住著袁姓人家也叫袁家山,後來袁姓沒落,王姓居住時才改叫元甲山,用其諧音。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村落的生成、興衰、乃至消亡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重大自然災害、疫病、戰爭,都能改變一個村落的命運與歷史。相傳,隋唐時元甲山遍生白茅,人稱“白茅洲”。處在群山環抱之中的白茅洲形如靠港的大船依偎在梅山、新嶺腳下,每遇大雨山洪便水患成災。村人疑有白毛水怪作祟,後有長安俠女公孫大娘飄然而至,植樹為桅,拋釵為錨,為白茅洲這艘大船定了風波,降了水怪,從此水患不生。如今,這棵高35米、胸圍2.4米,形似船桅的千年銀杏樹依然矗立村中。村人有詩讚曰:

白衣仙臨白茅洲,鳳釵神錨降魔頭。

親手種下銀杏樹,百年水患一夜收。

池州传统村落(四)|文教胜地:元甲山

明朝立國前,朱元璋與陳友諒曾在九江、安慶、池州一帶拉鋸戰,最後在鄱陽湖決戰。連年的戰亂,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彼時,此地山高林密,據江西與池州的要道,常有軍隊駐紮於此。翻看村中人保存的清朝修撰的族譜可知元甲山的大概歷史。上述村中古銀杏樹的傳說就是八景之一的“古杏似桅”所附會出來的。還有一景曰“虎嘯群山”,意思是說此地的山林中時有虎豹出沒。原來居住的袁姓人家沒落後,人們附會說袁諧音“猿”,在此猛獸出沒的地方難以生存,必然沒落。而王姓則無妨,是虎頭上的標記,一定能在此繁衍生息。事實上,王姓祖先行武出生,隨軍駐紮在此,而後漸漸繁衍發展成了本邑大姓旺族。直到今天,元甲山還是王姓人家聚居的村落。

池州传统村落(四)|文教胜地:元甲山
池州传统村落(四)|文教胜地:元甲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