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和胃裡的幽門螺旋桿菌有關係嗎?

欣欣


對於蕁麻疹,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尤其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因為吃了不該吃的食物,或者碰了不該碰的東西,都會導致身上出現一些紅色的團塊,這種塊狀物經過一定時間,就會自動消失,即使是稍微嚴重一些的人群,經過藥物治療以後,也可以得以好轉,但是就是無法治癒。然而,你絕對想不到的是,就是這樣一種看似很普通的病,卻有人將其與幽門螺桿菌聯繫在一起。很難想象,一個是皮膚上面的,一個是胃裡面的,它們真的有聯繫嗎?

一、幽門螺桿菌,跟蕁麻疹的關係,或許存在第三方“搭橋”

大家都知道,這種桿菌在胃裡面一直存在,但是當它的生長出現失調以後,就會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傷害,最常見的就是對胃的黏膜破壞,然後在長期的刺激下,可以導致胃病不斷加重。但是,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促使身體分泌一種物質——組胺,這種物質剛好是導致人體出現蕁麻疹的罪魁。因此,有人就認為它們之間存在聯繫,也就是組胺充當了第三方,起到了“搭橋”的作用。

二、不僅有聯繫,而且還存在數量方面的關係

有研究還發現,當身體出現了桿菌增殖過多,並且出現了大量繁殖以後,這種數量上面的增加,也會跟蕁麻疹有一定聯繫,越是嚴重的桿菌感染患者,其出現蕁麻疹的幾率也就會越大。當然,這其中可能跟數量引起了組胺分泌增加,有著很大的聯繫。但是對於治癒後身體,桿菌已經被消滅以後,是否還會有蕁麻疹,這個仍然不得而知。

三、桿菌不僅破壞免疫,還製造過敏的機會

正如上述那樣,當桿菌對黏膜進行破壞之後,食物與胃的黏膜接觸,將會顯得更加容易,這樣就會使得一些食物,尤其是容易使身體出現過敏的食物,將會更容易導致身體致敏。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身體出現蕁麻疹的幾率,也是會大大增加的。


醫者榮耀


蕁麻疹與胃裡面的幽門螺桿菌沒有任何關係,第一、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由於太陽光曬傷,遇到冷空氣刺激,皮膚瘙癢抓撓,對某種飲食、花粉、藥物或者狗毛、粉塵等過敏而引起,其臨床以皮膚髮紅呈片狀,甚至腫脹為主,治療以消炎、抗過敏為主。

第二、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寄生在胃腸道里裡面的細菌,它的外表有一層保護膜,能夠使胃酸不能對自己進行消化,幽門螺桿菌能夠釋放出炎性介質(比如組胺)使胃腸道黏膜不斷髮生炎症反應,進而導致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發生,治療以消炎、保護胃黏膜、消滅幽門螺桿菌為主。

第三,因此由以上可以看出:(一)蕁麻疹與胃腸道里面的幽門螺桿菌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幽門螺桿菌的產生或者超量繁殖只會不斷對胃黏膜產生炎性刺激反應,導致胃黏膜炎症的產生,而蕁麻疹主要與外界因素有關(比如太陽光曬傷,遇到冷空氣刺激,皮膚瘙癢抓撓等),及自身的過敏體質有關;(二)同時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消化道傳播,有一定的傳染性,而蕁麻疹沒有傳染性;(三)幽門螺桿菌與蕁麻疹除了病因不同外,其臨床表現也是不同的(蕁麻疹的臨床表現以皮膚髮紅呈片狀,甚至腫脹為主,而幽門螺桿菌會導致人胃返酸、胃脹甚至胃痛),兩個病的治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蕁麻疹治療以消炎、抗過敏為主,幽門螺桿菌治療以清除幽門螺桿菌、保護胃黏膜為主);(四)有的醫學人士認為幽門螺桿菌會導致人發生過敏反應進而出現蕁麻疹,這簡直就是一種無稽之談,根本沒有什麼科學理論依據,也沒有反覆的臨床驗證及臨床數據支持,也根本沒有得到整個臨床醫學界的認可!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蕁麻疹是一種皮膚科常見多發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病理是由於皮膚、粘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侷限性水腫反應。

目前的一些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蕁麻疹的發病是存在一定的關係的除了幽門螺桿菌,肝炎病毒、鏈球菌、弓形蟲和部分真菌等在體內的感染等與蕁麻疹有一定的關聯。


在蕁麻疹的患者中,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率高於正常人群,而在做了幽門螺桿菌的根治治療後,蕁麻疹症狀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改善。

那麼幽門螺桿菌蕁麻疹之間的關聯機制是什麼呢?

1、改變胃黏膜的通透性,促進組胺的釋放。

2、幽門螺桿菌特異性IgE抗體。

3、引起人體內的免疫功能紊亂,誘發機體體液免疫失衡。

4、誘導嗜酸粒細胞有毒陽離子蛋白和鹼性蛋白釋放。


所以,對於患有久治不愈的慢性頑固性蕁麻疹的患者,可以到醫院去檢查一下是否合併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建議進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說不定有意外的收穫哦。常用的藥物主要有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黴素、質子泵抑制劑、鉍劑等,藥物的應用需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規範使用,在用藥之後需要進行復查。


小醫生oy歐歐


您好,幽門螺旋桿菌與蕁麻疹有一定相關性~

蕁麻疹的病因有:食物、感染、藥物、呼吸道吸入物、皮膚接觸物、物理因素、精神因素、內分泌因素、系統性疾病、其他因素~

食物類:包括動物性蛋白、辛辣刺激食物、食品添加劑等~

感染類:病毒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等)、細菌感染(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幽門螺旋桿菌)、真菌感染、寄生蟲感染等~

藥物類:青黴素、疫苗、阿司匹林等

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膚接觸物:花粉、動物皮屑毛髮、昆蟲~

物理因素:冷、熱、日光、摩擦、壓力~

精神、內分泌因素:情緒激動緊張、抑鬱~

系統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

其他:免疫因素~

預祝您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