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爲廣州和東莞不是沿海城市,爲什麼?

歷史小小達人


廣州人都把珠江叫海,你還說廣州不是沿海城市?

廣州的地理位置有非常獨特的優勢。就是有江口海港,山海兼有的優越感。所謂珠水雲山!

廣州的氣候也是有了山海的調節,山可擋寒流,水能調高溫。所以,海與山都是寶。

為什麼比起真正的面海更有優勢?就是海風海浪的破壞力減少,但又有江海涵養的價值。

東莞的面海優勢明顯,一個鎮的產值就值內地一個市。在出海口位置發展加工業,這是借海生財。但珠江口並不是真正的海,卻有著兩邊灣區上的合作優勢,現代灣區的發展理念就是東莞就顆明珠璀璨奪目之光!


閒適人家


廣州和東莞的百姓不太會把自己的城市看成沿海城市,甚至,羨慕深圳、珠海等地週末可以去海邊游泳,可以看一望無際的大海。

在國家推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之後,這兩個城市的決策者可就坐不住了。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在這輪搶奪灣區話語權的城市競爭中,如果廣州和東莞沒有海,那何來理由搶佔灣區核心地位。於是廣州和東莞也就被推向沿海城市行列的風口浪尖!



東莞的海在哪裡?

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之際,作為廣深橋樑的東莞這可是如魚得水,一發不可收拾。很快出臺了撤鎮設區計劃,把土地面積2465平方公里,人口數量834萬的東莞劃分為七大片區。

分別是核心城區、臨深片區、松山湖片區、濱海片區、東北片區、大石龍片區、水鄉新城片區。暫且不去管其它的片區,只說濱海片區,原來還叫沿海片區。那濱海新區自然就是靠海的呀,東莞成為沿海城市也就順理成章。

東莞的老城區莞城在未來的發展中失去了優勢,而異軍突起的唯有松山湖片區和濱海片區,華為的進駐點亮了松山湖片區科技新城的潛力。而緊貼深圳機場北的虎門和長安一定會城市東莞未來的CDB中心。

一座以虎門、長安為核心區的沿海城市新東莞就要崛起。


廣州的海在哪裡?

廣州的中心在珠江,珠江是廣州的母親河,養育了數千萬的珠江兩岸的廣佛百姓。

城市的中心也是一直沿著珠江發展,從最早的十三行、北京路,到現在的珠江新城。廣州不靠海,珠江更是廣州的驕傲。

但廣州要成為全球城市卻不可離開出海口,這也是歷屆廣州政府的遠見卓識。早在30年前的1975年把番禺劃給了廣州管轄,2005年成立了廣州南沙新區,城市的發展策略一直是向南、向南,繼續向南!也和深圳的策略向西、向西,繼續向西。因此,在南沙與深圳機場北會師。

在《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中明確,要把南沙全域打造成一座濱海新城,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門戶。

南沙將成為廣州的副中心,土地面積783平方公里,規劃人口超過300萬。

南沙靠海看來應該無容置疑,那麼距離南沙有40多公里之外的主城區廣州是否算沿海城市呢?

筆者在這裡做一個假設,其實天津的主城區也是不靠海,距離濱海新區差不多也是40公里上下,那麼請問天津是否屬於海邊城市?如果天津是沿海城市,那為什麼廣州就不可以呢?



從今天的城市格局看,東莞和廣州都不太像沿海城市,可未來的焦點一定投射到大灣區的格局下,東莞的濱海片區和廣州的南沙新城會大放光芒。而此時沿海不沿海已經不重要了,灣區的資源已經被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鞅論財經


嚴格的講,廣州確實不是沿海城市,因為廣州城市中心,確實不像香港、澳門、深圳、湛江、汕頭、珠海、廈門、青島、大連那樣城市中心,直接面臨大海。而只有廣州的副城市中心南沙,才直接面臨大海,但這並不妨礙廣州是沿海城市這個稱號。所以,說廣州不是沿海城市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莊子天涯


我覺得是沿海,只是被汙染了,管轄範圍小了,珠江入海口, 東莞之前靠海漁為生,深圳寶安之前屬於東莞管轄,東莞的建築文化無不提現沿海的文化!地方虎門炮臺,那裡的天然沙灘,苦鹹的海水就是強有力的作證,虎門跨海大橋,不是跨河大橋


海龍161570275


沿海城市在我國定義為距大海較近,一般為一兩百公里,廣州東莞就是沿海城市,但不算是海濱城市,海濱城市應該是市區或不遠的郊區在海邊,像珠海深圳就是海濱城市!


L30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