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投的p2p平台存管銀行不在「白名單」?

什么!你投的p2p平台存管银行不在“白名单”?

進入十月,P2P行業合規備案的進程也越來越緊張,網貸存管銀行“白名單”的出爐,無疑給業內注入一劑“強心劑”,每一家銀行更新披露公告都在牽動千萬投資人的神經。

但這“白名單”真的能保證你投的平臺靠譜麼?清醒點!

此“白名單”非彼“白名單”,更不是網貸平臺的“合規單”!什麼?你投的p2p平臺存管銀行不在“白名單”?那就先耐心等待,畢竟這“白名單”仍在持續更新中……

近半數正常運營平臺接入銀行存管系統

近日,中國互金協會下屬官方平臺新披露了重慶富民銀行、西安銀行通過網貸存管系統測評;至此,網貸銀行存管白名單包含的銀行數量更新至30家。

此前,互金協會於9月20日披露了25家銀行關於個體網絡借貸資金存管系統通過測評的聲明。包括建設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等25家商業銀行入選網貸存管首批“白名單”。後又分別於9月29日、30日更新公佈了渤海銀行、徽商銀行和晉商銀行通過測評的聲明。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9月17日,已有59家銀行佈局P2P網貸平臺資金存管業務,共775家正常運營平臺宣佈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佔同期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48.59%,而目前在“白名單”行列中的銀行共對接了479個網貸平臺。

行存管不能說是萬事大吉!

有接近互金協會人士向i財君表示,只有通過測評才可以有效避免“部分存管”、“存而不管”等行業亂象,維護各方參與者利益,而通過測評意味著銀行的存管業務均達到了國家監管的要求,對市場有積極的意義,利好行業發展。

不過,互金協會表示,通過銀行存管測評並不代表其對接的網貸平臺不存在問題,互金協會對於相關銀行存管的測評重在其技術是否達標,而非其合作的平臺是否足夠安全。此次公佈的網貸存管銀行“白名單”並非接入網貸平臺的“合規單”!

而在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看來,首批銀行存管白名單的公佈對行業影響有限,通過測評的銀行存管應該作為網貸平臺的標配。對於存管銀行而言,網貸存管業務的門檻和要求不難達到,測評結果有先後之分,但銀行通過測評應該是遲早的事情,先後次序不會對存管市場格局有明顯的影響。

存管大戶竟然沒進“白名單”?

眼看著12月底就是合規檢查的大限,合作的存管銀行並未進入首批“白名單”的網貸平臺合規壓力驟然增大。紫馬財行CEO唐學慶認為,從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或推動所開展存管業務合作銀行積極整改爭取及早通過測評,或抓緊時間更換合作存管銀行,成為擺在平臺面前的不二之選。他向i財君介紹說:“網貸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我們預估了‘白名單’發佈後的各種結果,並提早準備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目前各項工作正按計劃推進中。”

值得注意的是,網貸資金存管業務較多的江西銀行、廣東華興銀行、上海銀行均不在已公佈的“白名單”裡。江西銀行存管94家網貸平臺資金,存管簽約數量位列銀行之首;廣東華興銀行次之,簽約65家。上海銀行存管規模也不小,對接了48家網貸平臺。

上海銀行的存管業務頗受行業關注。此前,在上海銀行存管資金的網貸平臺“袋鼠媽媽”公告稱,上海銀行已全面退出存管業務,“袋鼠媽媽”已與其他銀行簽訂存管協議。不過,上海銀行對“全面退出存管業務”進行了否認,稱前期確有摸排風險存量業務的情況,但這只是常規風險排查,不存在“完全退出存管業務”。“袋鼠媽媽”隨後也刪除了此份公告。

據瞭解,目前,上海銀行對接的48家網貸平臺中,已有9家平臺出現問題,有39家網貸平臺目前運營正常,其中不乏行業頭部平臺的身影。

一家同樣接入上海銀行存管系統的頭部平臺負責人向i財君表示,目前暫不清楚上海銀行未進入“白名單”的具體原因,但平臺正在積極與有關機構協作,最終將按照監管要求的方式與存管銀行合作。其同時認為,存管白名單應該是動態調整的,未來應該會陸續公佈通過測評的存管銀行,所以,未出現在該批次“白名單”的銀行通過測評整改,後期進入“白名單”也是可期的。

i財君:熊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