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專家共「稻」興安盟「白金名片」

世界粮食日:专家共“稻”兴安盟“白金名片”

圖為興安盟農民喜獲水稻豐收。 胡日查 攝

中新網興安盟10月16日電 題:世界糧食日:專家共“稻”興安盟“白金名片”

中新網記者張瑋

16日,恰逢第38個“世界糧食日”,“興安盟大米產業發展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開幕,來自全國的10餘名農業、科技等領域專家學者在“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帶領下,共話內蒙古興安盟稻米產業發展。

論壇開幕當日上午,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也落戶興安盟,當地政府正在打造稻米產業發展的“白金名片”。

世界粮食日:专家共“稻”兴安盟“白金名片”

圖為袁隆平出席興安盟大米產業發展論壇開幕式。 張瑋 攝

興安盟耕地面積1895萬畝、森林面積2792萬畝、草原面積3918萬畝,是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生態服務區,位於北緯44度至47度的優質大米生產帶。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作峰介紹道:“興安盟土壤耕作層深厚肥沃,主要為原生態草甸土、黑土等,有機質等指標達到國家一級水平,稻作每年一季成熟,土壤有7個月養生休眠期,稻作種植區日照時數2850小時—3120小時。主要河流水質達到國家地面水質一類標準,是仍然處於原生態的綠色淨土,是生物、植物健康生長的天然氧吧。”

龍鼎生態農業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羅富原在《生物技術促進生態循環水稻產業的發展》為主題的演講中說:“在興安盟土地上產出的‘極北香稻’含豐富的IP6(六磷酸肌醇),其丰度接近海稻。美國馬里蘭大學的教授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研究人員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其具有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的功效。”

世界粮食日:专家共“稻”兴安盟“白金名片”

圖為興安盟大米產業發展論壇現場。 張瑋 攝

論壇期間,共有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的10餘名專家為打造興安盟“白金名片”建言獻策。

土壤修復科學家劉建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接下來,我們將以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為抓手,在加快引進推廣最新培育的‘耐鹽鹼雜交水稻品種’和先進技術的同時,還要引進更多的科研團隊,拓展研究多種高經濟附加值的農林作物品種和種植技術。”

興安盟行政公署副盟長張冰宇說,多年來,興安盟緊密結合地處北緯45度黃金水稻產區的地域優勢和純天然無汙染生態環境的綠色優勢,打造“興安嶺下米糧倉,草原深處大廚房”。如今,興安盟大米品牌產品已遠銷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市場。

興安盟委書記張恩惠表示,本次論壇雲集全國稻米業界專家,為興安盟大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前瞻性、戰略性意見和建議,當地將把這些先進理論轉化為巨大生產力,讓興安盟大米生態、安全、綠色、有機的金字招牌更加響亮,真正成為一張閃亮的“白金名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