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我州強化公安基層基礎三年攻堅工作系列報導之三

嶽躍強 歐陽文章

9月12日,鳳凰古城。太陽悄然隱入南華山後,月光慢慢登場。北門碼頭人潮依然湧動,跳巖上的腳步有序而又安詳。熙熙攘攘中透出平安幸福,這是中國最美小城的另一面。

“因為你是我的眼……”對岸酒吧裡傳出了蕭煌奇的歌聲,一種感動與感恩,在沱江上空瀰漫升騰。

唱歌的是來自張家界的楊建君先生,他與記者攀談時聲氣十足:“現在來湘西玩,安全!”

楊建君早年在湘西讀書,是半個“湘西通”。“到處都是探頭,哪個敢亂來?”楊建君說話時正兒八經。

其實,他說的和唱的一樣,湘西州近年來公安基層基礎做得紮實,特別是信息化建設這一塊,更是佈下了天羅地網,到處都有公安的“眼”。

“如果我能看得見,就能輕易地分辨白天黑夜”

長久生活在湘西的人,會與楊建君感同身受。前幾年,時不時會聽說飛車搶奪、掏耳朵碰瓷之類的“新聞”。現在,這種“新聞”悄無聲息了。

原因在哪裡?“說實話,關鍵問題在於我們的目光從‘短淺’變得‘深長’了,逐漸解決了底數不清、發現不了、控制不住等問題。”陪同採訪的鳳凰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張傑的話意味深長。

為什麼要讓公安的目光從“短淺”變得“深長”? 張傑一語道破:“現在是大數據、信息化的新時代,公安工作的理念、思路、機制和手段都已經發生了顛覆性、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只有下定決心夯實基層基礎,才能從根本上、源頭上實現社會治安明顯好轉和長治久安。”

“要清醒認識到,基層基礎工作是全部公安工作的根基!”副州長、州公安局局長王學武語氣鏗鏘,“既要抓好傳統的基層基礎工作,更要主動融入‘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樹牢‘數據是情報的核心支撐’這一理念,用大數據主導警務、引領實戰!”

“如果我能看得見,就能輕易地分辨白天黑夜,就能準確地在人群中,牽住你的手。”這句歌詞,形象地說明了信息化、大數據對於公安基層基礎的重要作用。有了信息化,有了大數據,公安的基層基礎工作就多了一雙眼,能看得更精細,做到更精緻,呈現更精彩。

於是,一張張信息化、大數據的天羅地網在湘西大地上鋪排開來。

“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

9月12日,在鳳凰縣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記者目睹了這雙“眼”。

這是目前全州最大的一個指揮情報中心,面積足有200平方米。中心的顯示屏上,街道、鄉鎮、酒吧、加油站等地方,過往人群的痕跡一覽無遺。記者點開山江鎮,畫面立即切換到該鎮的街區,誰在路過,有何動作,實時情景清晰可辨。“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記者用這句歌詞發出由衷讚歎。

“這只是我們智慧警務的一部分。”鳳凰縣公安局“老偵察”姚本忠告訴記者。姚本忠去年9月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是全省公安系統唯一一個。“是鳳凰公安基層基礎做得實,我只是代為受獎而已。”“老偵察”在榮譽面前很謙虛。

一說起智慧警務,姚本忠便來了神,如數家珍。據姚本忠介紹,鳳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光是“天網”工程,先後投入3000萬元,全縣城鄉視頻監控攝像頭達到2200多個,電子卡口有26個,實現了社會面視頻監控全覆蓋。目前正在計劃新增城鄉視頻監控攝像頭1600個,真正實現“村村通”。在此基礎上,鳳凰縣正在探索建立人像識別、wifi採集和自動報警系統,進一步提高科技信息化水平。與此同時,鳳凰縣還通過購買社會服務方式,打造“雪亮”工程,接入了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等100餘家的視頻監控數據。

不僅如此,鳳凰縣公安局還加強頂層設計,著力構建“大部門”、“大警種”,逐步成立了以指揮情報中心為龍頭,以偵察實戰中心、治安防控中心、新聞輿情中心為依託的集指揮調度、情報導偵、合成研判、落地抓捕、治安防控、輿情應對於一體的現代警務運行機制。

“在鳳凰,以前不被扒是怪事,現在被扒了是怪事。”姚本忠用這句話,道明瞭數據之“眼”的作用。鳳凰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張傑的看法則是:“運用大數據、新技術,打造更多的‘殺手鐧’,搶佔制高點,打贏主動仗。”

數據之“眼”,不光鳳凰縣有,湘西州內比比皆是。凡有井水處,皆有大數據,這話不為過。

在吉首市小溪橋社區警務室,記者見到了別樣的“典型”。這是全州一流的警務室,“和解千萬家,溫暖萬人心”10個紅字特別醒目。80餘平方米的不大地方,有視頻中心、調解室、接待室、值班室等,肝膽齊全得很。乾州派出所所長嚴奇告訴記者,小溪橋社區警務室投入了100餘萬元,轄區內2.5萬人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能在這裡辦結。嚴奇對社區警務室的信息化很驕傲:“居民辦理身份證,到這裡刷臉就成了。”

不僅如此,警務室還建立了50多個微信群,有事在群裡冒個泡,就會有人去解決。去年4月22日,轄區內一老人迷路,說不出家庭住址,民警將老人照片發到微信工作群,很快就有人指認了老人,民警立即將老人送回了家。

據介紹,截至目前,全州城鄉已安裝視頻監控探頭11973個,一雙雙“眼睛”晝夜不停地在盯著湘西大地,守望著百姓安寧。

“因為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

有了“探頭站崗”,有了“鼠標巡邏”,湘西大地便顯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湘西州公安局給了記者一組數據:2017年1月至今,全州立刑事案件6149起,同比下降16%,立“兩搶”案件僅86起,同比下降47%。

原因就在於,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在湘西不想作案、不能作案、不敢作案,已成為新常態。

“ 1天14人落網,這是鳳凰公安情報導偵實現‘點穴式’精確打擊的一個經典案例!”姚本忠對此津津樂道。2017年3月15日至3月16日,鳳凰公安利用“天眼”,1天之內累計抓獲14名犯罪嫌疑人。

他形象地描述這樣的場景: 案發後,根據視頻監控系統,據此研判出嫌疑人的活動軌跡和落腳點;收網時,指揮情報中心實時調度決策;成功控制現場後,民警手持警務終端對涉案的人、車要素進行實時查詢和比對……

這不是科幻警匪片中的情節演繹,而是湘西公安工作的“升級版”。

“蜘蛛”大盜落網記,不是一本書名,是發生在鳳凰的真實故事。

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幽靈似的身影,穿梭在鳳凰縣城居民樓。這個“幽靈” 白天踩點,晚上爬窗入室,瘋狂盜竊,一個月連續作案多起。2017年12月17日至今年1月15日,鳳凰縣公安局連續接到多起報案,稱有“蜘蛛”大盜入室作案。

張傑對此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案情分析研討會,同時組成工作專班,調集精兵強將以求儘快破案。通過現場勘查和視頻偵查,專案組民警發現系列入室盜竊案件的嫌疑人體貌特徵相似,現場提取生物痕跡也相同,隨即對系列盜竊案進行併案偵查。

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搜尋一個人的身影,無異於大海撈針。連續1個月,指揮情報中心民警對海量視頻監控以及各類信息進行檢索篩查,終於從一雙鞋中獲得了極有價值的線索。一個瘦小健壯、動作靈敏、攀爬能力較強的入室盜竊嫌疑人唐某某浮出水面。

“是他是他就是他!”1月19日,指揮情報中心的值班民警發出了預警。唐某某的清晰影像出現在視頻中,這讓守候了1月有餘的民警欣喜若狂。接到預警,民警迅速出擊,成功抓獲了犯罪嫌疑人唐某某。在鐵的證據面前,“蜘蛛”大盜低頭認罪。

這些“眼睛”,看到的不只是“蜘蛛”大盜,全州重點領域實名制、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等,都在它的視力範圍之內。目前,全州共安裝了安檢機27臺,長途客運全部實行實名制,旅館業實名制登記率達95%。花垣縣藉助信息化手段,積極推行“封閉式”管理和完善“末端”管理,基本實現了民用爆炸物品“不漏管、不流失、不炸響、不打響,零發案、零事故”的“四不兩零”目標。

你是我的眼!透過這雙眼,我們看到了湘西1.5萬平方公里的平安,看到了300萬人民的幸福!

(湘西網-團結報)

(嶽躍強 歐陽文章)

(滕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