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究竟是誰透漏了你的個人信息

網貸,現下最流行的一種貸款方式。與傳統貸款方式相比,網貸完全是無抵押貸款。並且,央行一再明確:年複合利率超過銀行利率4倍不受法律保護。也增加了網貸的高風險性(一般是銀行利率的7倍甚至更高)。

很多小型網貸公司通過一些渠道獲知你的電話和個人信息,經常會從一些某某某問答,中介,和一些經常保留客戶信息的一部分平臺或者渠道那裡買來一部分號碼,然後有客服給你撥打電話諮詢,如果你有這個意思或者同意了一個,你會發現不停的有某些XX網貸給你打電話諮詢!讓很多人煩不勝煩,這些互通的信息是不是有私下平臺去登記這些接訪電話,為什麼個人信息的保密,卻變的這麼隨意可查?

大部分人都只是對這種的電話習以為常,因為現在這個社會各種騷擾電話太多,數不勝數。

確實一部分人需要,接受了,但不排除一部分剛接觸社會的人因為這些電話的一步步誘導就走上一條不歸路那。

有人會說那是自己沒有判斷力,沒有腦子相信這些東西,但誰沒有犯錯和頭腦發熱的時候那!

就像十年前那時候流行一種長途或短途車的合夥騙術,一般團伙四五個人,一個人先上車穿的一看就是外地偏遠地區的少說民族,過一會又會上來三四個人,這幾個人分散坐開,保證前後中各有一個,其中一個能說會到的會像試探性的少說民族聊天話加常,裝扮少說民族的這個人那會用一些聽不懂的話和這個人交流,反正聊的話你也不會聽的懂,就聊一陣後這個騙術就要開始了。

這個人會跟車裡人說這位民族同胞身上有一些外國錢幣,但是現在急用回去,但是這邊只收人民幣,現在那位想賺點錢的可以來換幾張,這時後面會有位託,會說這是假的吧,表示不相信一類,前面那位會自告奮勇的過來說我就在某某銀行上班的,我看看,然後會拿來一張辨別一下,馬上會告訴周邊人確實是哪哪國的錢幣,能換人民幣多少多少錢,並自己會掏錢換幾張,並說自己錢帶的不多,想換的朋友可以選擇換一點,然後第一個不相信的人會立馬去還幾張並鼓舞別人去換,中間那個會像一個好人一樣挨個問一問,這個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自然而然最後有一部分人去換幾張。

當時的我還在上學,坐車回家,也換了一張,因為正好在這個事的前幾天看到過一篇這樣的報道,自己去換一張只是為了一個紀念,提醒自己。

這就是一個三人成虎的騙局,當時很多在車上的人應該社會經歷都不會少多少,但大部分人還是上了當!

就像現在的網貸,有人說沒事,其實那只是大部分人還沒去說出來,都在自己忍著。等著坑挖深了想出來的時候才會發現步步艱難!

希望國家早點出點明令禁止,阻止一下以後更嚴重的事情發生,畢竟這種逼人的東西比毒也差不太遠了!!

網貸,究竟是誰透漏了你的個人信息

網貸,究竟是誰透漏了你的個人信息

網貸,究竟是誰透漏了你的個人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