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今「絕筆詩」:抗日英烈愛國情懷最感人!

盤點古今“絕筆詩”:抗日英烈愛國情懷最感人!

當面臨死亡時,項羽說:“老天爺不開眼,這寶馬、美人誰來管?”陶淵明說:“只恨在世時,酒還沒喝足”李白說:“孔子早已過世,誰來為我哭泣?”李煜說:“你要問我有多愁,就像江水流啊流……”

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際,抗日英雄戴安瀾將軍說:“世界需要乾淨,倭寇不除不行!”愛國將領吉鴻昌將軍說:“我死又何妨,唯恨未死在抗日戰場!”

1.《易水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2.《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3.《輓歌詩三首·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4.《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

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

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5.《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6.《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7.《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盤點古今“絕筆詩”:抗日英烈愛國情懷最感人!

8.《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9.《辭世詩》

成之與敗久相依,

豈肯容人辨是非。

奸黨只知讒得計,

忠臣卻視死如歸。

先天預定皆由數,

突地加來盡是機。

忍過一時三刻苦,

芳名包管古今稀。

10.《絕筆》

生在陽間有散場,

死歸地府又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

只當飄流在異鄉。

11.《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12.《就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盤點古今“絕筆詩”:抗日英烈愛國情懷最感人!

13.《望大陸》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見兮,

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

故鄉不見兮,

永不能忘。

天蒼蒼,

海茫茫,

山之上,

國有殤。

14.《遠征》

萬里旌旗耀眼開,

王師出境島夷摧。

揚鞭遙指花如許,

諸葛前身今又來。

策馬奔車走八荒,

遠征功業邁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

先挽長弓射夕陽。

1942年,戴安瀾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收復棠吉等戰功。在同古會戰中,戴安瀾所部面對4倍之敵,奮勇殲敵五千餘。1942年5月18日,戴安瀾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時年38歲。

15.《就義詩》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1934年11月24日,蔣介石密電下令對抗日英雄、愛國將領吉鴻昌“就地槍決”。在刑場的土地上,吉鴻昌寫下了這首《就義詩》。寫罷他對特務們說:“我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死了也不能倒下!”椅子搬來了,吉鴻昌面對槍口坐下,對拿槍的特務說:“我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後挨槍。”行刑的特務只好走到前面去,和他面對面地舉起了槍……吉鴻昌在北平陸軍監獄英勇就義,時年39歲。

盤點古今“絕筆詩”:抗日英烈愛國情懷最感人!

外一首:

《報國殺賊》

有賊無我,有我無賊。

非賊殺我,即我殺賊。

半壁河山,業經改色。

是好男兒,捨身報國。

“有賊無我,有我無賊。非賊殺我,即我殺賊。”若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與日寇不共戴天,何至山河破碎、生靈塗炭?“是好男兒,捨身報國”,若熱血男子皆能捨身報國,視死如歸,禽獸不如的島賊又怎敢如此喪心病狂?讀了抗日英烈的絕筆詩,未免心緒難平,遂原創古風《無題》一首,以抒胸臆——顫抖吧,賊心不死的異類,還有那些嗜痂成癖的猥瑣的“精日”們:

長憶當年挑燈人,

鏡裡秋霜欺壯心。

神威常破千軍膽,

驍勇慣收百將魂。

風拂邊草霞凝血,

月照關河水流金。

刀光劍影隔世遠,

國仇家恨與時新。

海峽咫尺相望久,

倭寇囂聲尚可聞。

張狂異類伸魔爪,

隱忍同胞臥楚薪。

欲警詩心須看劍,

莫讓青鋒鎖壁塵!

盤點古今“絕筆詩”:抗日英烈愛國情懷最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