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鱗、樹枝、樹根、樹葉以及組合樹的畫法,乾貨分享!

在山水畫中,樹與石都是最為基本的個體,作為同是無情物的樹,其姿態萬千,種類繁多,比石更多了幾分生氣,那麼樹的結構特點有哪些呢?整體來看,每一株樹都是由枝、幹、根、葉構成,因此,學畫樹應先了解一株樹的結構,進而學習其畫法,則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畫樹的順序,一般是先豆乾,再分枝,後畫根,最後點葉。無論何種樹,基本方法即是先畫樹幹或樹枝,次加樹葉。也有從樹葉畫起,再連樹枝、樹幹及樹根,隨自己的習慣靈活掌握。

①立幹分枝,樹幹及枝用中鋒側鋒為主,中鋒講求力度,側鋒以求變化,運筆要有頓挫轉折,表現樹幹本身的生命力。畫樹幹也是為了先定下樹的大勢,其俯仰向背先確定下來。

②然後皴擦以顯其肌理和厚重感。

③枝幹畫完後,點出葉子,注意樹葉間的疏密、墨色的濃淡及留白的空間處理。

樹鱗、樹枝、樹根、樹葉以及組合樹的畫法,乾貨分享!

樹鱗畫法

每種樹由於其本身樹皮肌理質感不同,表現方法也區別很大,如松樹多用魚鱗皴,柏樹爪繩索皴,椿樹、桐樹多用橫筆皴等。

古人畫有“樹分四歧”之說。現代人稱為“四枝”,簡單理解就是畫出一棵樹的左、右、前、後不同方向生長的樹枝,使之具有一定的空間感和立體感。

樹鱗、樹枝、樹根、樹葉以及組合樹的畫法,乾貨分享!

樹枝畫法

由於樹木的種類不同,每種樹枝的形態也多種多樣,前人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將它們概括為兩種基本的形態,即“鹿角法”與“蟹爪法”。前者如鹿頭上之角,後者如螃蟹之利爪。鹿角上挑,蟹爪下屈,如棗樹等基本屬於後者。其實在自然界中,很多樹木的枝條不是單一的上挑或是一律的下屈,而是錯綜複雜,要多觀察自然、總結新的畫法。

樹鱗、樹枝、樹根、樹葉以及組合樹的畫法,乾貨分享!

樹枝穿插畫法

局部樹枝的穿插不易把握,既要變化豐富,又不能顯得很亂。落筆時要依據結構,有序地穿插,避免平行線式的組合,從大枝出小枝逐漸變細,要掌握疏密變化。

樹鱗、樹枝、樹根、樹葉以及組合樹的畫法,乾貨分享!

樹根畫法

樹根畫法分為露根和藏根,有些老樹經雨水沖刷,常使根部如虯龍般外露,形態各異非常生動,因此也造成了樹形本身的變化:畫樹根時筆上水分少一些,追求澀辣蒼勁的趣味。

樹鱗、樹枝、樹根、樹葉以及組合樹的畫法,乾貨分享!

葉子畫法

各種樹種類不同,葉子形狀也不一樣,其畫法可以歸結為兩種,即點葉法和夾葉法,也就是沒骨法和雙勾法。點葉法包括“介字點”“胡椒點”“平頭點”“松葉點”“藻絲點”等法。夾葉法包括三角形、圓形、菱形及這兒種形狀的組合,畫出的葉子具有很強的裝飾風格。夾葉法除了裝飾類外,還有較寫實的根據實際葉子形狀進行雙勾勾勒的方法,在自然界中多觀察,以總結出自己新的雙勾法。

樹鱗、樹枝、樹根、樹葉以及組合樹的畫法,乾貨分享!

樹鱗、樹枝、樹根、樹葉以及組合樹的畫法,乾貨分享!

組合樹的畫法

兩株以上的樹的組合要注競相鄰兩樹的島低錯落,三株樹要注意直立和傾斜的交義關係,樹和樹的頂部和根部不要一般齊,左右互讓,穿插自然。樹的組合要多加練習總結規律,三株五株自然熟能生巧、融會貫通,千株百株乃至萬木成林都可以組織得得心應手。

樹鱗、樹枝、樹根、樹葉以及組合樹的畫法,乾貨分享!

樹鱗、樹枝、樹根、樹葉以及組合樹的畫法,乾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