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私有化要約,聚美優品短暫暴漲,陳歐會否是下一個賈躍亭?

從來不缺新聞的聚美優品又上頭條了。

11月27日晚,聚美優品發佈消息稱,公司董事會旗下的特別獨立委員會今日收到來自公司CEO陳歐、產品副總裁戴雨森以及股東紅杉資本等買方聯盟的信函,他們將立即撤回之前提交的私有化要約。在經歷了21個月的漫長等待後,聚美優品私有化一事以要約撤銷告終。而在私有化要約取消之後,聚美優品週一在紐約交易中一度大漲35%,創下創紀錄漲幅。

撤回私有化要約,聚美優品短暫暴漲,陳歐會否是下一個賈躍亭?

私有化要約取消後,股價大漲

曾經的資本市場的寵兒

在資本市場,說起來,聚美優品雖然比不上京東、阿里等電商巨頭,但也資歷不淺。

從2010年成立,僅用了4年的時間,登陸美國紐交所,在當時創造了電商業的一個奇蹟,而且在電商企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聚美連續7個季度實現盈利,上市股價最高觸及39.45美元,總市值近60億美元。聚美優品CEO以及聯合創始人——陳歐,也成為紐交所220餘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

2015年,親自出境為公司拍攝“為自己代言”的廣告視頻,而引起了80後、90後強烈的共鳴,在網絡上掀起“聚美體”的模仿熱潮,更是把聚美優品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陳歐由於其俊朗的面貌和特立獨行的性格,一度成為中國年輕人的偶像級商業人物,成為電商新生代的代言人。

撤回私有化要約,聚美優品短暫暴漲,陳歐會否是下一個賈躍亭?

陳歐一度是聚美優品的代言人

偶像坍塌,負面新聞纏身

然而,好景不長。

高調上市後僅一個季度,聚美優品的主要增長引擎化妝品電商就陷入了毛利率、淨利率都嚴重下滑的困境。接著聚美優品開始負面新聞纏身。

2014年7月“售假風波”,有媒體報道旗下供應商通過偽造品牌授權書和報關單等,在聚美等多個電商平臺銷售假冒服裝和手錶。雖然期間陳歐很快出面澄清,“假貨風波只是聚美的第三方手錶業務,而非核心化妝品業務線”,但此時企業信譽已嚴重受損,聚美股價遭遇滑鐵盧,4個月內縮水6成,並接連遭遇多家美國律所起訴。

不務正業,盲目追風食苦果

投資圈有句名言,“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在資本市場成功來的太容易了,作為一家化妝品起家的新興電商,不是聚焦主營業務化妝品,而是急於在資本市場尋找風口,開始了一系列投資嘗試,讓股東感到迷茫甚至憤怒。

2016年1月,陳歐宣佈聚美優品進軍影視文化,陳歐宣稱聚美將在三年內打造成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顏值經濟公司;2016年2月,陳歐提出7美元一股的私有化方案,決定私有化聚美優品。

投資界一片譁然,畢竟聚美優品的發行價為22美元,而私有化方案提出的7美元,連發行價三分之一都不到;今年4月,陳歐宣佈將跨界切入空氣淨化器市場;今年5月,聚美優品宣佈入局共享充電寶,以3億元現金投資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陳歐將擔任街電科技董事長一職;今年9月,聚美優品因“顏值貸”涉嫌違規向學生髮放貸款。

撤回私有化要約,聚美優品短暫暴漲,陳歐會否是下一個賈躍亭?

陳歐四面出擊。

一系列的資本市場投機行為把聚美優品衝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創始人陳歐也遭到股東的一致聲討。股東公開信歷數陳歐三宗罪,其一,陳歐提出聚美優品私有化,以至於股價下跌45.2%,市值縮水3.97億美元;其二,聚美優品沒有分紅的情況下,卻對共享充電寶等進行了5900萬美元的投資,與公司的主營業務毫無關聯;其三,聚美優品22個月沒有與股東進行有意義交流,以及9個月沒收到聚美財務信息等。

是痛定思痛之後的反思,還是權宜之計?

11月27日發佈的公告顯示,撤回私有化要約,聚美優品是基於當前電商業務發展穩定、多元化轉型取得初步成效等原因做出的戰略性選擇。符合公司長遠發展利益,有利於為投資人創造價值和回報。同時表示,撤回私有化要約後,聚美優品將按照上市公司要求,按時發佈財務報表,更加密切地與國內外投資者溝通交流,專注於實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更優質的服務。

撤回私有化要約,聚美優品短暫暴漲,陳歐會否是下一個賈躍亭?

主業不振,四面出擊,賈躍亭終敗退

此次撤回私有化要約,陳歐是否是在股東的巨大壓力下作出的戰略選擇還是權宜之計,不得而知。聚美優品在主業並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的同時,推動實現多元化,還需要資本市場的檢驗。但是有一個前車之鑑,或許對陳歐有所啟示,那就是樂視,主業不振,根基不牢,盲目追風,聚美優品的明天仍然是個問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