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五穀豐登中的「五穀」,究竟是哪五種穀物

幼時記憶中的五穀豐登

五穀豐登可以稱得上我最早掌握的成語之一。小時候家住農村,基本每家每戶堂屋中都放著一個大大的櫃子,材質有水泥的,也有木頭的。這個櫃子一般都有兩三米長,一米多高,基本分為三大格。這是用來裝糧食的櫃子,每到豐收時節,它就派上了用場。記憶中的五穀豐登就和這個櫃子緊緊相連。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五穀豐登中的“五穀”,究竟是哪五種穀物

雜糧

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這個裝糧食的櫃子也不會被忘記。通常,一張寫著“五穀豐登”的橫批就會貼在它的身上,橫批下面還會加一張大大的“福”字。基於這樣的使用情景,我知道五穀豐登是用來形容糧食豐收的好詞彙,但是五穀究竟是哪五穀,我並未深入地瞭解過。

養活中國古人的五穀

五穀究竟是哪五穀,有許多種說法,有說稻、粟、黍、菽、麥的,也有說麻、粟、黍、菽、麥的。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大概是第一種。按照第一種說法,我們分別談談五穀。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五穀豐登中的“五穀”,究竟是哪五種穀物

水稻

稻,也就是水稻。如今的中國人即使沒見過生長在水田裡的水稻,也一定見過它的種子脫殼之後的大米,吃過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國曾在河姆渡遺址中就發現了碳化的稻穀,稻栽培歷史長達7000年。印度的稻栽培歷史也非常悠久,大致有4500年。近期,新的研究方法不斷出現,關於中國、印度,誰才是水稻栽培起源地,又有了爭論。不論如何,香噴噴的大米飯,浸透香氣的粽子,釀成酒釀的長粒香米,這些稻米,讓我沉迷。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五穀豐登中的“五穀”,究竟是哪五種穀物

大麥

麥,就是麥子。麥子大家也都知道,有很多種類,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小麥。小麥養活了世界上眾多的人口。不說其他的,就說小麥做成的各種食物:麵條、餃子、包子、麵包、蛋糕、餅乾……如果少了這些,我簡直不能想象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五穀豐登中的“五穀”,究竟是哪五種穀物

粟,小米。小米是中原地區重要的穀物,可以蒸飯吃。小米在歷史上有多種稱呼,除了粟,小米還曾被稱為梁,被稱為稷(當然,稷的所指一直存在爭議,但主流觀點還是認為,它就是小米,就是粟)。粟,我們在詩詞中早就認識了它,“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雖然它做成的飯遠沒有大米飯好吃,但是好在它的產量夠大。我們所熟悉的成語“黃粱一夢”,也是在蒸小米飯時做的夢。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五穀豐登中的“五穀”,究竟是哪五種穀物

黍,黃米。小時候背過的詩《過故人莊》中有一句“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大概是大部分人第一次知道黍這種穀物。這之後,有些人也在《詩經》中的《黍離》發現了這種穀物:“彼黍離離”。黃米也叫糜子,顏色淡黃,比小米個頭稍大一些,煮熟後很黏,可以用於煮粥、做糕、煮黃米飯、釀酒。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五穀豐登中的“五穀”,究竟是哪五種穀物

菽,大豆。菽,讀作shu(第一聲),泛指各種豆類作物。豆類也是古代中國重要的食物。

隨社會發展變化的穀物

五穀是古代中國重要穀物概念,但是上文我們也說過,五穀概念有爭議,有以麻替換稻的版本。這是因為古代中國先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而稻這種南方作物,並不會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成為中原地區的重要食物。但為什麼稻的版本更加通行呢?這是因為社會發展,疆域的擴張,稻的種植面積的擴大,加上遠優於小米、黃米的口感,讓稻這種作物在五穀中的地位不斷攀升。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五穀豐登中的“五穀”,究竟是哪五種穀物

雜糧

與古老的五穀概念想對應的,是粟、黍、菽地位的下降。這三種作物基本上已經從主要糧食作物下降為雜糧。粟,也就是小米,我們最常吃它的方式是單獨或者加在大米中,煮成雜糧粥;豆類,除了煮毛豆、炒青豆、磨豆漿,我們基本上吃的也不多;黍,幾乎沒有走出過北方,很多南方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這種糧食。


喜歡本文的話,別忘了點擊關注按鈕訂閱七彩故紙堆,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申明:本文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