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公務員日常2018.9.28

說起鄉鎮工作,就少不了“出發”二字,其實就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到村裡和村負責人坐一塊商量商量,比如今天,上午去了三個村,每個村都有不同的工作。上午處理了一些辦公雜務,就開車準備出去,先去了A村,這個村有一個小散亂汙企業,是生產無紡布的,雖然在村的外圍,但是因為院子的大門一直沒有開過,直到最近被舉報才知道這裡是一家小作坊。

通過前期和負責人的溝通,工作基本已經落實了,就差車間裡設施的拆除和雜物的清理,今天上午第一站就選擇了這,作坊裡的雜物已經基本清理掉了,負責人正在打掃車間裡面的衛生,囑咐幾句之後就開車到下一站。

第二站是B村,這個村是新上任的書記,把村裡的支部委員和會計都叫到了村委,一塊商量村級增收問題,因為這個村級收入是有硬條件的,國家十二五重點貧困村年收入需要達到3萬元,幾個人坐一塊商量如何實現村級增收,想了很多條路子,實行都比較困難,比如土地承包費收取、村裡的機動地發包,雖然是正規的路子,但是村裡很多工作不好開展,下面我會具體的分析,談了大約一個小時,初步確定了村級增收措施。

第三站是C村,該村的主要問題就是養殖戶的劃定核實,在來村之前我們聯繫了鎮獸醫站,他們會帶人來實地核查距離,確定養殖戶是不是在禁養區範圍內。通過實地的核查,和村居的最近距離是200多米,根據規定不在禁養區範圍內,進行整改後可以進行養殖。

鄉鎮公務員日常2018.9.28

下午回到單位,基本就處理一些文字材料的東西,比如我包的社區的掃黑除惡管理員人員名單收集、經濟普查表錄入pad、貧困戶收入核實等工作,就不多介紹了。

我上面剛才說,為什麼很多明明很正規的措施,但是在村裡施行缺很麻煩呢?因為現在的群眾已經不是過去的群眾,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有一個老闆,想到村裡發展連片經營,想700塊錢一畝地流轉,然後村裡去做工作,做了幾天沒做下來,一瞭解原來是村民嫌流轉費低,隔壁村的流轉費是1000塊錢呢。不同的項目,不同的老闆流轉費肯定就不會相同,群眾就會出現攀比現象,只要比自己打聽到的低,就不會同意。

然後,其中一戶想承包幾畝地,連片中一點果樹,就找到相鄰地塊的人,說我給你200塊錢一畝地,你把你的地流轉給我吧,我要種一些果樹,然後就會愉快的達成協議。

鄉鎮公務員日常2018.9.28

這就是一個比較可笑的事實。我再舉一個例子,

村裡承包了土地給某個群眾,每畝假設是150元,如果年年去要承包費,戶裡一般都比較痛快,也就100來塊錢的事。但是有時候村裡也是考慮到群眾的需求,有時候承包費收取也不及時,比如說過了5年,甚至是10年,再去收的時候就是幾千塊或者萬元,戶裡就不出了,你要也要不上來。

這也是一個確實存在而且普遍存在的事實。

所以,村裡工作已經不是過去,很多工作開展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最後用一句話結束今天的話題吧: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群眾已經不是以前的群眾了!

鄉鎮公務員日常2018.9.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