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微信朋友圈後,微視如何繼續走出差異化競爭之路?

進入微信朋友圈後,微視如何繼續走出差異化競爭之路?

9月14日晚,微信灰度上線了“用微視拍攝”功能,植入朋友圈的拍攝照片入口,位於“從相冊選擇”下方。下載過微視的用戶,可以直接在微信中調用微視的拍攝功能,把短視頻保存到本地,手動發佈到朋友圈。

這可能是微信歷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友情推薦”,也體現出了騰訊對微視這一產品的重視程度。對此舉措,用戶和業界反應不一。

路北認為,將微視以一個功能入口的形式內置於微信之中的新嘗試,意味著微視可能將與微信朋友圈的視頻生態打通,而這也許意味著微視終於想明白了:怎樣才能和對手走出一條差異化的競爭路線。

進入微信朋友圈後,微視如何繼續走出差異化競爭之路?

微視入局偏晚,在短視頻大戰中未佔上風

作為騰訊狙擊抖音等對手的短視頻旗艦,微視這次已經是“重啟”過後的產物。第一代“微視”曾經有馬化騰親自站臺,百人的獨立團隊,以及同樣巨大的現金投入,但還是階段性的被“雪藏”。

今年重新上線的微視,在技術上做了很大的創新,它研發的美顏技術瘦腿技術對於特定用戶來說都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對於短視頻這種內容消費產品而言,產品架構和設計固然非常重要,但最根本的還是內容。在業界已經有多款產品佔據市場份額的前提下,入局偏晚的微視發現在積累內容方面也遇到了困難。

“重啟”後的微視獲得的推廣資源也堪稱史無前例,此前已經有QQ推廣位、微信朋友圈廣告位等位置推薦,而給KOL的資金、重金聘請代言人、QQ音樂千萬曲庫授權等也是一樣不少。

微視確實一度登頂App Store,多條視頻播放量超千萬級。不過考慮到這些成績都是在整個騰訊系拿出資源傾力支持下完成的,這樣重大的投入對微視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微視必須更加努力。

如何發揮朋友圈視頻的最大價值?

通過微信朋友圈的拍攝入口來推廣,證明了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投入力度和決心但也不妨認為是騰訊終於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能以對手的方式打敗對手。相比做跟隨者,做道路的開拓者才更有出路

抖音的優質視頻內容有專業人士為主的產業鏈,快手則深耕廣闊的農村天地。但在此之外,覆蓋10億中國手機用戶的微信朋友圈,每日產出和瀏覽海量視頻,始終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巨大寶庫。這也是短視頻業界的共識。

抖音或快手這些都需要跳出微信專門下載,相比之下,朋友圈拍攝視頻的入口更直接,連接的人也更多,特別是此前並沒有被抖音和快手們覆蓋到的微信用戶,還有很多很多。

如果守著微信朋友圈小視頻不用,可以說微視就是“入寶山但空手而回”。但如何能在使用的同時又用好它,不會不經用戶同意就“侵入性”的去幹擾用戶,導致用戶反感呢?

這就需要一個漸進式的,但又是沉浸式的體驗過程,非常考驗產品設計上的智慧。微視的拍攝功能需要和QQ、微信進行更進一步的深度整合。

“用微視拍攝”入口設計上的精巧之處

此前,微視在朋友圈信息流中直接打廣告,但效果比較有限,主要原因是沒有和微信功能進行有機的結合。為了讓微視的拍攝增強功能得到恰如其分的發揮,為更多用戶所熟悉, “用微視拍攝”的限時推廣策略,成為一大亮點。

由於微信與微視團隊之間的磨合還處於非常初步的階段,現在的合作方式尚存在很多有待改進之處。

例如,正在對微視中的部分內容(認證帳號內容)鏈接進行測試,目前仍保持此測試狀態,

微視在微信朋友圈內的分享視頻除認證帳號內容外,仍不能直接播放,會顯示一個對用戶並不友好的鏈接地址。這是由於短視頻正在經歷集中整治行動,相信一旦行動結束後體驗即可改善。

此外,對於未安裝微視的用戶,還必須有跳出微信單獨下載安裝的過程,並未形成無縫的體驗。

騰訊表示,此次為微視在微信內的推廣行為,微信對短視頻在平臺內的直接播放仍持謹慎態度。

但即便如此,這一推廣方式擺脫了微信此前對騰訊系產品在“發現”、“錢包”兩處地方的固定推薦位束縛同時又跟朋友圈拍照入口的小視頻拍攝功能天生匹配

我們可以展開暢想,或許在今後的合作中,雙方可以讓微視拍攝視頻的路徑更為流暢,甚至可以授權微視抓取朋友圈中所有視頻內容、同步視頻備註和好友評論,等等

儘管短視頻已經是一個有著充分競爭的市場,但後來者並非完全沒有發展的可能,對資源豐富的大公司來說,更是有成功案例。

新浪微博的視頻、直播功能就締造了一下科技的繁榮,後者憑藉秒拍和一直播,一直無縫嵌入微博體驗全程,而獲得很高的活躍度。

微視用更廣大的朋友圈UGC內容作為冷啟動,則有可能在微信中複製這樣的發展道路。畢竟,微視在產品層面已經是成熟度很高的了,與主要對手相比的短板就是視頻內容的量和質,而朋友圈視頻將有望填補內容的短板。

假設,微視能通過研究推薦算法,挖掘和推廣朋友圈的優質視頻,讓普通微信用戶不需要進行什麼特別的操作,就能用日常發朋友圈的過程完成內容生產,那麼10億量級的微信用戶,都有機會在微視中成為網紅明星。

在發展起來後,微視是選擇獨立發展,還是進一步反向融入微信,將PGC、興趣推薦等外部功能反向引入朋友圈,都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它的發展空間就會比現在大得多。

還記得,抖音曾在和騰訊爆發口水戰時說“把朋友圈留給微信”,時間將很可能證明這是個巨大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