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風景真是誘人啊,人間仙境


斷層有峨眉山斷層、觀心庵斷層、萬年寺斷層。峨眉山斷層分佈於峨眉山南東側。在本區域範圍內,由西南楊村鋪附近,北東經張山,至峨眉山市中區。區域內長約40多千米,走向北東,傾向北西,斷面波狀,傾角45-70度。北西盤逆衝於南東盤之上。北西盤往往發育拖拽褶皺和派生斷層,南東盤地層局部倒轉,並伴生一系列小褶皺和小斷層。該斷層最大斷距部位在其核部,斷距達3500餘米,即北西盤峨眉山花崗岩逆衝於南東盤中三疊統雷

大峨山是峨眉山的主峰,海拔3099米,山脈峰巒起伏,重巖疊翠,山麓至峰頂50餘公里,石徑盤旋,直上雲霄。在金頂有大面積抗風化強的玄武岩覆蓋,構成了傾角在10~15度間的平坦山頂面。而在金頂的東側為古生代碳酸岩,由於流水沿背斜裂隙強烈溶蝕,形成了高達800米的陡崖和深澗。

二峨山又名綏山,呈東北—西南走向,由花崗岩、白雲岩等構成。主峰形似覆釜,海拔1909米。林木多柳杉、雜木、竹類,建有林場。土產茶葉、竹筍、桐油、生漆等,併產中藥材。西麓豬肝洞,為道教名勝。南有紫芸洞,相傳是唐呂純陽修煉處。


三峨山又名西皇山,位於樂山沙灣鎮西南。長13千米,寬7千米,主峰海拔2027.1米,高出沙灣鎮江面1625米。出露地層有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和二疊系,山頂覆蓋玄武岩。東坡陡。開始形成於新第三紀末。有銅、鋁等礦產。

四峨山在四川省大峨眉山之北二十里,峨眉山市區北五公里,海拔982米。因山形稜瓣如花,故又名花山,或謂即《水經注》之武陽龍尾山。山有圓通寺,山巔則有最早修建的古剎觀音庵,為明代高僧印宗禪師談禪結茅之處。

橫切峨眉山背斜和桂花場向斜,並錯斷觀心庵和萬年寺兩斷層。其北盤向西,南盤向東錯動,為平移逆斷層。東段北盤飛仙關組、嘉陵江組等地層局部倒轉。該斷層隔水性良好,潛水沿斷面上升出露地表,形成了峨眉山玉液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