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一人患癌,全家遭殃!

可以說,癌症,是人類的“噩夢”。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癌症,一直都是人們所“討厭的”,人人都不想和癌症“打交道”。

而在被確診的癌症人群中,中年人,佔據了最大的位置,尤其是40歲以後的人群,更是癌症的“主力軍”。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一方面,40歲後,人體各項機能開始加速衰退,對疾病的抵抗力也開始減弱。

另一方面,40歲時,人體經歷了多年的“荼毒”,如吸菸、喝酒、熬夜等等,不良習慣,日積月累,增加了患癌幾率。

所以,40歲後,一定要格外注意身體健康,尤其要預防癌症。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

飲食不當,是導致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會導致癌物,所以,40歲後,在吃的方面,一定要謹慎。

下面這幾種食物,要儘量遠離,切莫貪嘴。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第一物:含有苯並芘的食物

藏身處:高溫油炸食品、燻烤食品。

油炸、燻烤食物,是很多人的喜愛,但是,這類食物,大多含有苯並芘,是常見的致癌物之一。

由五個苯環組成的苯並芘,因發現早且致癌性強,被選為多環芳烴的代表。

生活中,高溫油炸的食物、燻烤類食物、炒菜的油煙中,都含有苯並芘的存在。

因此,這類食物,雖然美味,但是不可多食,尤其是40歲後,一定要注意,切莫貪嘴,給身體增加負擔。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第二物:含黃麴黴毒素的食物

藏身處:發黴的食物、發苦的堅果、過期的食用油、劣質的芝麻醬、花生醬、小作坊的自榨油。

勤儉節約,是中華美德,但是,在食物方面,一定不能太“節儉”。

生活中,一些發黴的大米,有苦味的堅果,出現哈喇味的食用油,甚至是小作坊的花生油等,這些食物,都要儘量遠離。

因此,這類食物,非常容易受到黃麴黴毒素的汙染。

而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

因此,生活中,這些食物,最好丟掉,千萬別捨不得。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第三物:含亞硝胺的食物

藏身處:剩飯剩菜、鹹菜等醃製品

飯菜做多了,留著下頓吃,這是很多人的做法,不浪費,也是美德之一。

但是,有些剩菜,最好還是扔掉的好,尤其是綠葉蔬菜類的剩菜,最好扔掉,不要吃。

綠葉蔬菜類的剩菜,常常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在胃裡與蛋白質相遇,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亞硝胺類化合物,是一類很強的致癌物,在100多種亞硝胺中,有十幾種引起多種動物食管癌。

此外,鹹菜、醬菜等,也要少吃,最好遠離,這類食物中也都含有亞硝胺。

如果,要吃鹹菜,一定要吃醃透了的鹹菜,並且不可多吃,不可經常吃。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40歲後,不想得癌,改掉“四習”,最好一個也別有

一、長期熬夜

英國科學癌症研究中心,研究1000餘名,35~50歲癌症患者病例發現,99.3%的人常年熬夜。

醫學研究表明,熬夜的人,比睡眠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症。

以胰腺癌為例,經常熬夜的人,發病率,要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

此外,還要研究表明,長期夜間倒班,會引起乳腺癌、前列腺癌發病率增加。

所以,40歲後,一定要注意,避免熬夜,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並且,要知道,睡覺時間比睡覺時長,更重要。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二、長期抽菸

抽菸致癌,是被世界各國所公認的。

吸菸,可導致約85%的肺癌死亡;80%的喉、咽、口腔和唇癌死亡;75%的食道癌死亡。

45%的膀胱癌死亡;30%的宮頸癌和胰腺癌死亡;20%的胃癌死亡。

吸菸年限越長,吸菸量越多,開始吸菸年齡越早,肺癌死亡率也就越高。

可以說,吸菸對人體的傷害,是慢性的,日積月累的,所以,40歲後,一定要戒菸,沒商量。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三、長期喝酒

酒精,在體內代謝出乙醛,而乙醛早已經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

此外,新西蘭科學家,曾發表過一篇文章指出,人體至少有7個部位的癌症,與酒精有明確的聯繫:口咽、喉部、食管、肝臟、結腸、直腸和乳腺。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發表過一項聲明:全世界每年5.5%的新增癌症和5.8%的癌症死亡都是由喝酒引起的。

因此,40歲後,一定要有意識的戒酒,切莫貪杯。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四、喜歡燙食

麻辣滾燙的火鍋,是多數人的喜愛,尤其是在寒冷的秋冬,吃上一頓滾燙的火鍋,絕對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很多人,喜歡吃“燙口”的食物,絕對“很爽”。

然而,太湯的食物,容易傷害食道與胃粘膜,增加食管癌與胃癌的風險。

據統計,食道癌患者中,平時喜歡吃熱食、熱飲者佔90%以上。

高溫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嚴重時導致食道起泡、潰爛、出血,反覆如此就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建議食物溫度應保持在60℃以下。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40歲後,不想得癌,做好五件事

第一件:“茶飲”代替“菸酒”

40歲後,養成良好的習慣,改掉不良習慣,絕對是首先。

戒菸戒酒,可以用喝茶來代替。

一方面,用喝茶的習慣,來代替抽菸喝酒的習慣。

另一方面,喝茶,還有助於身體健康,預防疾病。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喝酒者,用蒲公英根,搭配玉蘭根,做成蒲公英玉蘭根茶,泡水喝,保肝護肝,預防肝損傷。

蒲公英根,藥食兩用,入肝經,可護肝,排肝毒,預防酒精性肝損傷,並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科學證實,玉蘭根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因而可加速細胞修復速度,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尤其對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

喝酒者,用其作為日常代茶飲,護肝排毒,是不錯二的選擇!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吸菸者,可以用菊苣根、桔梗、玉竹根、蒲公英根,搭配成蒲菊桔梗茶,每日熱水沖泡代茶飲,可以潤肺止咳,利咽祛痰,消炎排毒。

菊苣根,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增強免疫力,有助於吸菸者排除身體毒素。

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等功效,玉竹,可緩解咽乾舌燥,生津止渴。

蒲公英,廣譜殺菌,對於咽炎、扁桃體炎等慢性炎症有效,可以改善吸菸者咽喉不適。

搭配在一起,對於潤肺止咳,消炎排毒,都是不錯的選擇。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第二件:經常運動,多散步

40歲後,想要不得癌,還要適當的運動,不能太懶惰。

中度運動,是科學家推薦的運動方式,堅持下去,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據研究,每天散步一小時,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降低46%。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走路,可看作治療癌症的特效藥!”,英國慈善組織漫步者協會,和麥克米倫癌症援助組織共同指出。

如能,每天堅持行走1英里,在20分鐘內走完,對乳腺癌、前列腺癌、腸癌的治療都有明顯益處,最高可降50%死亡風險。

所以,40歲後,動起來,經常散散步,走走路,簡單方便,更健康。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第三件:曬曬太陽,增強免疫力

40歲後,多曬曬太陽,不僅可促進鈣磷的吸收,還可以提高免疫力。

研究人員發現,太陽光中的低強度藍光,有助激活負責給免疫細胞——T細胞打開信號通道的過氧化氫,令T細胞能夠更快速地移動,從而使機體保持警醒狀態,隨時應對新的侵入。

T細胞由白血球分泌,具有免疫活性,能感知感染,殺滅細菌。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一張圖,教你科學曬太陽: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第四件:心情舒暢,少生氣

氣大傷身,90%以上的癌症,均與精神、情緒、心情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生氣,抑鬱,恐懼等不良情緒,作用於中樞精神系統,引起植物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失調,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而機體內平衡被打破使細胞失去正常狀態和功能,就會不斷變異產生癌細胞。

同時,不良情緒,還會減少人體內抗體的產生,阻礙淋巴細胞,對癌細胞的識別和消滅,使癌細胞突破人體免疫系統的防禦,無阻止地生長,形成癌腫。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儘量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第五件:經常體驗,做預防

40歲後,要重視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抓住最佳治病時機,十分重要。

防癌體檢,雖然不保證終生不得癌症,但可最大限度,讓大家不得中晚期癌症。

而癌症早期,治療的效果更佳,而大多數治癒的可能性更高。

所以,40歲後,一定要重視檢查,切莫忽視。

40歲後,不想得癌,先遠離“三物”,改掉“四習”,做好五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