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引領中國創造換道超車

“新零售”引領中國創造換道超車

5月10日,首屆“中國品牌日”在上海舉行。作為互聯網企業唯一代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與海爾集團、中鐵集團、光明集團等企業高管在論壇上縱論了中國品牌的成長和變遷。過去20年,阿里巴巴見證和參與了中國利用互聯網換道超車的進程,不僅自身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同時作為平臺也幫助更多中國品牌打造新“中國名片”。(中國經濟網5月10日)

在很多人看來,相比於海爾集團和中鐵集團,阿里巴巴的品牌雖然更響,距離消費者更近,但似乎並不直接生產商品,與中國創造的距離較遠。其實不然,新零售時代,阿里巴巴不僅是優質品牌聚集的賣場,同時也是成就和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新平臺。

所謂新零售,指的是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商品的生產、流通和銷售環節進行升級再造的一種模式。相比於“舊零售”,絕不僅僅是開個網店那麼簡單,新零售對線上線下的打通也不只是體現在銷售環節,而是徹底重塑業態結構,一切以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為旨歸。玩法的迭代,讓各行業都面臨挑戰,同時也迎來了機遇。天貓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品牌在線上銷售佔比已超7成,吸引到的核心人群正是代表品牌未來的年輕人。在2017年的天貓雙11上,出現了包括波司登、小米、李寧在內的167個成交破億的品牌。阿里巴巴讓日漸壯大的中國品牌,獲得新零售帶來的顯著回報。

有些品牌從無到有,藉助新零售的翅膀,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蹟。一個最生動的例子是,依託電商平臺成長起來的乾果品牌“三隻松鼠”,成立一年多就創下了1億元的銷售奇蹟,短短五年時間,納稅額就由12.5萬元激增到1億元以上。如果放在過去,僅渠道成本一項,就會極大地制約其發展速度。傳統企業如何蝶變?除了眾多老字號依託新零售迎來第二春,著名家電品牌美的的例子也足夠典型。自2008年美的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以來,依託於阿里大數據,美的提前獲知消費者對產品的痛點和期望,輔助生產出消費者真正感興趣的產品。2016年,美的在天貓單渠道銷售額就突破100億元,成為家電行業史上重要里程碑。其中,美的洗碗機的發展最具代表性。曾幾何時,洗碗機被視為一個小眾市場,儘管美的早在十幾年前就 研發出了產品,但只能出口海外市場,儘管洗碗機在發達國家的普及率達到了七成以上,但國內消費者似乎很難接受。可見,僅靠企業的力量,難以突破瓶頸。直到同天貓合作後,市場終於被打開。圍繞用戶特徵捕捉痛點,為匹配的消費者量身定製多項功能,並制定合理的價格,這種基於大數據的反向定製模式,不僅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而且大大降低了入手的門檻,迅速成為爆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美的洗碗機可謂是最好的現實註腳。

這便是新實體經濟的優勢。上游有生產企業,下游有消費者,中間還有物流企業,電商平臺的優勢在於通過新模式不斷降低交易成本,進而更好地實現了供需對接。藉助新零售的東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傳統行業得以培育出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進而帶動納稅、就業的全面發展,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數據顯示,阿里巴巴去年納稅366億元,而帶動生態上下游企業的納稅額是這個數字的7倍。

新零售的出現,拜互聯網時代所賜,如果說技術手段的成熟是物質基礎,那麼消費者對用戶體驗的追求便是企業迎頭趕上的最大動力。大數據離不開大平臺,作為最大的互聯網零售平臺,成就更多的中國品牌也是阿里巴巴的使命和責任,甚至可以說,只有彼此成就,才能真正讓中國製造變為中國創造,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從而實現最短時間內的換道超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