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剩餘價值原理

《資本論》剩餘價值原理

《資本論》剩餘價值原理

剩餘價值: 同一生產部門的資本主義企業之間,在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存在著差別,因而這些企業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個別價值也必然是參差不等的。

但商品不是按照個別價值、而是按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社會價值出售的。

那些採用先進技術、勞動生產率較高的企業,其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但仍按社會價值出售,因此它會比其他企業多得到一部分剩餘價值,這就是超額剩餘價值。

當然,生產商品的資本家不會關心商品的絕對價值,他關心的只是商品所包含的剩餘價值。

雖然剩餘價值的實現本身就包含著預付價值的補償,但是由於相對剩餘價值的增加和勞動生產力的發展成正比,商品價值的降低和勞動生產力的發展成反比。

換而言之,使商品便宜的過程會使商品中包含的剩餘價值提高,而只是關心生產交換價值的資本家也會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換價值。

這個謎底也就是政治經濟學奠基人之一魁奈用來為難論敵的那個矛盾。

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發展勞動生產力的目的是為了縮短工人為自己勞動的工作日部分,並以此來延長工人無償為資本家勞動的工作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