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世界建橋史上的「珠穆朗瑪峯」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港珠澳大橋這一世界建橋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工程建設者用智慧和汗水鑄就的港珠澳大橋精神。

港珠澳大橋——世界建橋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5月25日15點36分,隨著海底隧道“最終接頭”最後一批焊接件的檢測結果出爐,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經理部宣佈:世界最長的6.7公里海底隧道實現全線合龍。伶仃洋水下近30米的沉管隧道管內響起持久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世界建橋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這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永久結構勝利貫通,預示著這項超級工程順利地完成了最困難、最艱鉅的建設任務,即將步入新的建設階段,同時也展現了工程建設者的時代風采,體現了刻苦鑽研,勇於創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港珠澳大橋精神。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可謂是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面對這樣一條擁有數個“世界之最”頭銜的超級工程,要克服惡劣的海洋施工條件,建設一座同時滿足內地、香港和澳門三地標準體系,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的巨大規模跨海通道,建設者們克服了重重困難,一步步搭建起這條“海上天路”,工程建設者不僅用事實證明了自己“行”,還創造了新的“中國奇蹟”。

港珠澳大橋——世界建橋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港珠澳大橋這一世界建橋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工程建設者用智慧和汗水鑄就的港珠澳大橋精神。

港珠澳大橋——世界建橋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港珠澳大橋精神是刻苦鑽研的工匠精神。

在中國從橋樑大國邁向橋樑強國的進程中,工匠精神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每一個堅守在港珠澳大橋工作崗位兢兢業業的勞動者都是工匠精神的生動詮釋。工匠精神就是每個人對所從事的工作鍥而不捨,對質量的要求不斷提升,對每一個工作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放鬆。要弘揚工匠精神就是要勇攀質量高峰,讓追求卓越、崇尚質量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價值導向和時代精神。

港珠澳大橋——世界建橋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港珠澳大橋精神是永不停歇的創新精神。

港珠澳大橋是在“一國兩制”條件下跨越粵港澳三地、國內外具有空前影響力的跨海通道工程,是迄今為止中國交通建設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複雜、標準最高的工程,其創新建設理念將引領中國橋樑及交通建設領域的工業化革命,是中國從橋樑大國邁向橋樑強國的里程碑項目。建設者們在大橋建設中克服重重困難,開展了多項技術創新,包括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設備等等,為實現其宏偉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為國內後續橋樑工程提供示範。

港珠澳大橋——世界建橋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港珠澳大橋精神是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

大橋的建設者們在各自的崗位上不斷改進自己的工藝,對每件產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細節,對高品質的堅持和積累是敬業精神的註解。

港珠澳大橋——世界建橋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我們學習港珠澳大橋精神,就要學習大橋建設者們“關鍵時刻站出來,危急關頭豁出去,攻關之際頂得住”的精神,特別是要學習和發揚他們解放思想、勇於創新的精神,在珠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中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學習他們艱苦奮鬥、勇於擔當的精神,忠誠履職、盡心盡責;學習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做到精於工、匠於心、品於行,不斷完善和推進珠海各項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希望我們繼續發揚港珠澳大橋精神,再接再厲,促進粵港澳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