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怪」的村子,村民不種地也不打工,靠撿石頭買房買車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奇怪的村子,村民也不種地也不外出打工,靠撿石頭髮家致富,買房買車,他們一年到頭就等著冬季的來臨。這個村子就是為位於長江上游的四川瀘州市江陽區藍田街道的何家壩村。

每逢冬季,滔滔長江進入枯水季節,江邊就會露出一灘千奇百怪的長江奇石。於是,村民撿石頭撿富了這個村,一塊石頭經過挑選、命名、裝飾,就會無限升值,這裡的農民都是發現和收藏奇石的行家。

這裡的村民長年撿長江奇石,這些農民家庭一年出售奇石的收入少則上萬元,多的達到了十多萬元。 那“吉祥石緣”、“幸運石”、“奇石堂”等極富雅趣的奇石屋名隨處可見。帖子村民撿到一塊奇石,用江水清洗後,紋理圖案就顯現出來了。

瀘州奇石文化,歷史上具有光輝的篇章,而今更顯出它獨特的魅力。有文字記載的上溯到周朝。史載“城北二里,山石生成,周圍七峙立山腰,曰,撫琴臺。”這塊石頭一直保存了下來,從而成了現今瀘州八景之一“琴臺霜操”。瀘州二千多年賞石藏石文化賦予長江奇石豐富而深廣的文化內涵,並形成了積澱豐富的石文化,使品格優秀的長江奇石更加熠熠生輝,早已成為國內外石友競相收藏的珍品,在玩石、藏石史話中流傳下許多軼聞趣事。

這裡有個佈滿鵝卵石的河灘地有3000多畝,綿延近10公里。枯水季節,瀘州100餘公里的長江邊上,來來往往的覓石人達千人以上。整個瀘州,尋覓、收藏、賞玩、交易長江石的人數,在5000人左右。一個多方得到證實的數據是,一塊名為“蜀道難”的長江奇石,所售價格,竟達10萬元。


由於千百年水打砂磨,從青藏高原一路過來的岩石,最終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姿態。其中,有的是外形獨特,這就是長江形石。有的是卵石當中蘊藏圖案,這就是長江畫面石。特別是當中的畫面石,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只要現實當中有的,在長江畫面石上,都能找到。這種天然形成的畫面石,看起來就如同中國畫當中的水墨山水,感覺特美。

單單整個瀘州,各種規模的大小石館,即有800家左右。尋覓、收藏、賞玩、交易長江石的人數,更是在5000人左右。每年交易額,在2000萬以上。這就是一個產業。

石頭被撿石的村民當作奇石,當做寶貝,他們圍在一起,品石取名。在這個奇石村裡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以石為榮。

好馬配好鞍,奇石配好座,才能掙大錢。所以這位雕刻木工來到了何家壩村開始他的致富路。如今成都、重慶、上海、北京、新疆、廣西、香港、臺灣等地,以及日本、韓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外國的石友收藏者,紛紛來此尋石,採購、交換。每天都有絡驛不絕的石友、石商前來光顧選石。

目前,經多方考證,瀘州已售長江石當中,單塊價格最高的,是當地藏家何志祥所藏的《蜀道難》,以10萬元價格成交。另外一塊名為《爭春團》的奇石,售賣價格則為8萬,一兩萬、兩三萬的奇石,則數目眾多,


對於那些聲稱聲稱數十萬、上百萬一塊的長江石,從目前瞭解到的情況來看,今後可能有,但目前還只是存在在傳說當中。

作為瀘州較早的長江石藏家田正,還在感嘆自己的“失寶”經歷,“那是一塊文字石,上面有四川二字。由於當天我撿的石頭確實太多,帶不走。我還專門將這塊石頭有文字埋在沙灘上。幾天過後再去,石頭已被撿走。撿走這塊石頭的是高壩石友徐光玉。最後這塊石頭賣了4萬元。”

一塊瀘州長江石能夠價值上萬、數萬、十萬,完全是因為石頭天然無雕飾的獨特之美。如今的瀘州奇石,蜚聲海外,名揚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