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單位,正式工臨時工差別待遇巨大,怎麼看?

青春短暫


國企單位正式工與臨時工待遇差距較大,遇到這樣的問題,勸你還是想開些吧。別說正式工與臨時工的差距,即便就是正式工與正式工的差距,同樣還是很大。

國企單位給正式職工交住房公積金的問題,單位已給部分職工按交了住房公積金,可偏不給部分職工交該交的住房公積金。單位不給交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又能奈何?職工只有找公司領導彙報思想,求領導給予關心、照顧,住房公積金的問題才可能解決。當然,不想幹的職工,還可以打領導、煽領導、罵領導,也可以投訴領導、起訴公司等。

我見過的國企單位職工待遇差距較大的問題,不僅只是住房公積金的問題,還有年終獎、過節費等,正式職工在很多方面差距也不小。國企單位職工待遇差距的形成,全憑公司領導心情而定!領導想給誰就給誰,領導想給誰多少就給多少,領導不想給某些職工就不給。國企單位老大就象土皇帝,對待公司職工崗位、工資、福利等問題,以老子自居,憑老子心情而定,由老子說了算!哪個職工不服,敢咬老子屁股不成?


夜舞風花雪夜


國企單位是很多人都希望進入的,因為它代表著穩定、收入高、福利好,但很多人不知道國企裡還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做著同樣的工作,卻拿著只夠溫飽的收入,並隨時可能失業,他們被稱為勞務派遣員工,人們更熟悉的稱呼是“臨時工”。

為什麼差距這麼大?說白了,因為不是自己人。勞務派遣人員的合同並不是和國企簽訂的,而是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的,你只是派遣公司派到國企裡工作的,你的工資收入都是勞務派遣公司發的。

  • 不要說工作了六年,我見過工作了十幾年的派遣員工,還是拿著一樣的收入。

  • 單位虧損開會讓臨時工參加,很明顯的用意,單位沒錢了,你們可能要降薪了。

  • 年終聚會和表揚,這個是公司內部的事情,“外人”又有什麼權利參加呢。

  • 至於取暖費和降溫費,這個不算工資吧,“同工同酬”都沒有要求福利也要一樣的。

是不是覺得不公平?這就是社會,它總會用各種事情讓你認清現實。有些人生下來就錦衣玉食,有些人兩三歲開始就要幫忙做家務,那不是更不公平。

社會只能給你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如果覺得不公平的話,請自己努力吧。

做了6年的派遣員工,已經很久了,不要將這個作為自己長久的打算,不管是考公務員還是去其他企業,這些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實現的,自怨自艾並不能幫你解決任何問題!

最後,祝你好運!


流雷電


我哥是國企單位正式的煤礦工,跟他們在一起幹活的還有外包隊,也就是所謂的合同工,雖然都是乾的一樣的活,但待遇卻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正式工每月只需上夠21個班就可以休息,而合同工每月有的時候得上夠26到28個班,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然而每個月的工資卻比正式工少很多。

其次是正式工會有很多的福利,比如說發個食用油大米等,而合同工這些待遇是完全享受不到的。

正式工享受正常的五險一金待遇,退休了可以享受退休金,子女還可以安排在礦上工作,而合同工卻享受不到這些好處。

同工而不同酬,著實讓人寒心,若不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家裡的人等著養活,誰願意幹這一天看不到太陽的苦力活呢?
希望國家能調整一下相關的政策,真正的為這些沒有編制的工人考慮一下相關的待遇問題。


職場提升88


我不是國企的臨時工,但我是政府事業編制的臨時工,我想也應該差不了多少。

首先,我先說一下我們的待遇吧,我在這的待遇就是他們正式工的基本工資(可能稍微高一點)+社會五險。

然後談一談我的工作。在這基本上除了他們的會議不參加以外,其餘的什麼工作都要做,小到送件蓋章,大到外業勘察,反正只要是他們要做的我們基本都要做。而且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加班比他們多,而且還沒有加班費😪。


說一說我的看法吧,其實這樣的待遇確實不公平,對於很多人來說,這點工資可能只夠最根本的生活,但是在這如果沒有什麼工作需要做的時候,也會是很閒的。尤其是他們都去開會的時候😃。在這多多少少也會鍛鍊自己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我剛畢業,對自己的未來也比較迷茫,所以選擇進來稍微鍛鍊一下自己。在這確實也能多多少少練一下自己。在這做一個短期的過渡,我想是個不錯的選擇。

上次領導給我說過,最近要出臺同工同酬的政策了,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了,希望是真的吧。



二十四歲的王先生


臨時工比正式工工資待遇差,太正常了

在體制,無論是公務員、事業單位還是國企,都講究編制和身份,在編和不在編,工資福利天差地別。尤其是國企,由於工資福利直接與單位經營效益掛鉤,正式工和臨時工的收入差距更大。

小公所在西部三線城市有一航空企業,國企控股性質。剛組建時,通過招聘錄用了一批員工(無固定期限),普通的文職人員月薪在6-7000元左右,後來由於業務發展壯大,正式工不夠用,陸陸續續又招聘了一些短期工補崗,基本上三年一換,月薪只有兩三千,與正式工待遇相差一倍。

同樣在某石油公司,其正式工年收入普遍在13萬以上,而普通的臨時聘用人員年入不超過5萬,兩者相差8萬。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比較嚴重,不少職工為此經常發牢騷。

但抱怨歸抱怨,公司制度在那,有什麼辦法,誰叫自己不是正式工呢?

換個角度來看,人生在世,怨天尤人解決不了問題。既然你覺得當臨時工工資低,為什麼不努力去當個正式工,考公務員或事業編也可以啊?

這個世界上沒有窮的人,只有懶的人

如果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想要變得有錢有地位,唯一的方式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否則,你只有這樣提問的份了。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國企單位,正式工臨時工差別待遇巨大,這個問題歷史久遠。鐵路這個國企使用臨時工的單位好多,比如工程公司,大修段,工務段等。拿大修段為例濟南鐵路有限公司北至德州南到騰州界河,主要是線路的大修,單位時間內搶修幾公里線路,季節性要求嚴(天氣寒冷無法施工),所以不得不使用臨時工,民工,或者農民工。只是稱呼不同而己,臨時工的性質就是臨時需要所招來的工人,不需要即辭退。臨時工不是單位定員,正式工是單位定員,即必須的人員,單位待遇執行國家工資標準無可厚非。臨時工單位當然要另眼看待,都知道同工不同酬,但誰有高招可以解決?如同正式教師和代課老師一樣工作量一樣大甚至多付出,待遇截然不同,並且學校有權辭退,不合理是肯定的。曾經有人說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還有人說過,上天是公平的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同樣給你打開另一扇門。



追求向上向善


這是很正常的事,在國企或是事業單位,還在實行雙軌制。臨時工和正式工存在很大的差別的。臨時工沒有正式編制,只是一種臨時僱傭的關係,沒法享受到正式工的福利。

不過你在此單位工作六年,還是臨時工,不知道為什麼還沒有轉正式工。當初你為什麼能夠忍氣吞聲地低薪幹著臨時工的工作,我想你一定也是想有一天轉成正式工吧。你想過原因沒有,是單位發展有限,還是你個人沒有努力,所以還是得找找員工。如果在一個單位工作六年,還是那種初級的待遇,是不是不值得呀,人生有多少個青春年少的六年呀。

找到原因,減少差距吧,不要只是一昧地盯著工資高低,收入多少還算計著,你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抱著是什麼樣的心態,有沒有去參加提升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有沒有願意比別人多付出一點,有沒有讓領導看到你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國企,關係很重要,那你有沒有建立能幫助你的人脈關係呢。

想想吧,希望你有一個美好的2018.


米哥職場漫談


臨時工泛指在工作場所裡非正式僱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臨時工又分成約聘僱員,與人力派遣,這兩類。聘用臨時工目的為處現短期出現的額外工作,例如因為長工放產假,所以聘臨時工當替工。現在的臨時工一般都是由勞務公司派遣的,他的工資、五險一金由勞務公司負責。你可能單位直接聘僱的,他沒給交養老金,聘僱你時肯定沒有除工資以外的約定,你去他那裡工作時自己肯定知道,他那裡也會有相關記載。

至於你說的國企,它和私企一樣,都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註冊成立的,只不過企業所有權不同。

你這種情況很普遍,離開它去有五險一金和正式工待遇一樣的單位工作吧,別浪費時間和他糾纏了,沒意義。

附:臨時工、季節工、學徒工、輪換工、經濟建設民工、“亦工亦農”工轉正後的工齡計算 文件

1956年11月12日國直人習字第79號《國務院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和工作年限計算等幾個具本問題的補充》中規定,國家機關使用的臨時工作人員(有的稱為“僱員”)被正式錄用以後,他們在正式錄用以前在本機關的工作時間合併計算為連續工齡。這裡應注意掌握的是“正式被錄用以前本機關的工作時間”,如果錄用以前,在幾個單位臨時工作,不能都算為工作年限,而只能把轉正錄用前在本機關的工作時間計算在工作年限之內。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臨時工上學期間的時間要扣除,從事臨時工工作的時間與畢業後分配了正式工作後的時間合併計算,他們的參加工作時間也改為從計算工作年限的起始時間算起。

原勞動部工資局《關於季節工轉為正式工以後連續工齡的計算問題》[(63)中勞薪便字第185號]規定:季節工轉為正式工人以後,其在本單位連續每年做季節工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連續工齡。

1958年6月,全國總工會勞動保險部《關於實行勞動保險條例單位的學徒工勞動保險待遇的處理意見》規定:學徒工在本企業學習期滿轉為正式工人、職員以後,其學習期間應作為本企業工齡計算。

原國家計委勞動局《關於輪換工的工齡計算問題》[73]計勞業字7號規定:關於輪換工的工齡計算問題,應與臨時工的工齡計算一樣處理,即:輪換工回鄉後,根據國家生產建設需要,重新被吸收為國家職工時,其連續工齡應從重新參加工作之日算起。原勞動人事部保險福利局《關於經濟建設民工工齡計算等問題的覆函》(勞人險函[1983]15號)規定:根據生產需要,經濟建設民工被用工單位招收或轉為國家職工後,其工齡問題,可參照臨時工轉正、錄用的規定處理,即:其最後一次在本單位當民工的連續工作時間可計算為連續工齡。

原國家勞動總局辦公室《關於“亦工亦農”工的工齡計算問題的覆函》[(80)勞險便字41號]規定:招工、頂替前最後一次在本單位當“亦工亦農”工的連續工作時間可以與被錄用為固定工以後的工作時間合併計算為連續工齡。


我愛我家214230147


問題是為什麼不去做正式工呢?這話大概會招來“口水”,有“口水”小編虛心且接受!但請仔細去想,如果今生是臨時工、且無法轉變,罷了!就讓孩子努力吧,不要再走自己同樣的苦楚的路。歡迎關注耕讀先生。



談這一點之前,首先要說“職場永遠沒有公平”!從古至今都一樣。


只講一個道理,人為什麼要讀書?我們過去說“古代科舉制度”禁錮了人的思想,那麼我們想一下,如果沒有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平民百姓能否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能否有我們今天璀璨的文明?科舉的用人制度,與現代相比較存在極多缺陷,再想一下,還有那個辦法更公平、公正地可以給大眾轉變身份的辦法呢?

下午在頭條閱讀一位家長自述,他的孩子讀職業學院,五年苦讀學得知識,畢業三年辭職兩次,均因待遇不滿意,如今很多單位主動找上門去聘用……正式工、臨時工在這裡提問的焦點,是不是在說一個待遇問題呢?答案是肯定的。

也是今天中午,在一個小餐館午餐,老闆夫婦商議孩子讀書的事情,講到家鄉一個被村人稱之為“小羊倌”的孩子,高考600多分……是啊!父母為了孩子讀書成人付出多少?孩子也不是天生就知曉天文地理,有的朋友或許會講“高分低能”等等,也好,還有什麼比這更公平的呢?“知識就是生產力!”所以即使在同一個崗位,大學畢業就應該比初中畢業得到更高的待遇,講“同工同酬”之前,這一點應該明白,人類需要把知識延續下去。

不知自己說的明白與否?況且現在都有勞動保障,正式工、臨時工的界限也慢慢淡化,但是小編相信,通過讀書這條道路來區分待遇,或者說篩選人才的辦法依然會存在下去。

沒付出就想得到豐厚回報,上帝沒有開這扇門!

更多回答,請您關注耕讀先生。


耕讀先生


有道是“寧當雞頭,不做鳳尾”。國企單位,看似風光,那不過是別人眼中的風光,箇中滋味只能自己體會。


差別待遇,才能彰顯正式工的“高貴”,不是常說“物以稀為貴”?就因為有臨時工的襯托,才能讓更多人趨之若鶩,只為求得一個編制。從此衣食無憂,坦然生活。

其實,這樣的觀念白白荼毒年輕人的理想。只為家人的安心而活,幾乎丟掉了自我。在風光的國企當個卑微的臨時工,同工卻不同酬。正式工吃肉,臨時工喝湯;正式工犯錯,臨時工背鍋。這樣真的有意義麼?既然掙不來編制,不如早些放棄,去追尋更有前途的工作。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有舍才會有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