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收走過場 履職不到位 桐廬縣一違規補助資金問責案例剖析

2018-10-25 07:5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呂玥 通訊員 顏新文 張海兵

验收走过场 履职不到位 桐庐县一违规补助资金问责案例剖析

日前,桐廬縣紀委通報了3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案例。其中,該縣移民局兩位原科長因未正確履職,致使不符合驗收條件的移民項目通過驗收並獲得資金補助,分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原局長、原分管副局長也因此受到問責處理的案例,對全縣黨員幹部觸動深刻。

事情發現於該縣審計局對縣移民局原局長餘關平的一次離任審計。當時,審計人員發現,橫村鎮杜預村上前山至王家道路拓寬硬化工程、分水鎮武盛村九龍小區苗木基地擴建工程兩個移民補助項目存在驗收資料不完整、程序不到位問題。

去年10月,該縣審計局將此問題線索移送縣紀委。縣紀委隨即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核實。通過現場勘查、調取相關項目資料、查閱資金撥付記錄、找相關人員談話取證,調查組基本掌握了問題情況,開始與縣移民局經辦人“正面交鋒”。

“杜預村上前山至王家道路拓寬硬化移民補助項目,是如何進行驗收的?”調查人員問。

“我們主要是審核申報單位提供的書面材料,再到現場確認工程建設完成情況。”縣移民局政策法規科原科長許根來回答。

“這個項目實際有沒有建設完成?”調查人員追問。

“現在看來,應該是沒有建設完成。”許根來猶豫之後回答。

“為什麼沒有建設完成的項目,縣移民局還通過了驗收,並撥付補助資金?”調查人員繼續問道。

“驗收時我只看了部分路段,聽了村幹部介紹後就通過了驗收,沒有發現項目未建設完成的情況。審計發現問題後,我自己再去核實,才發現項目沒有建設完成……”許根來懊悔地說。

隨著調查抽絲剝繭、層層推進,問題很快被查清。原來,2014年橫村鎮杜預村上前山至王家道路拓寬硬化移民補助項目向縣移民局申報驗收時,許根來在實地踏勘驗收時,未認真查看確認項目實施完成情況,未發現項目實際未建設完成的情況,致使不符合驗收條件的項目通過驗收,並違規撥付項目補助資金共計15萬元。

如出一轍,2015年分水鎮武盛村九龍小區苗木基地擴建移民補助項目向縣移民局申報驗收時,時任縣移民局扶持科科長張秋琴在實地踏勘驗收時,同樣未對項目實施完成情況認真查看確認,沒有發現項目實際未建設完成的情況,致使不符合驗收條件的項目通過驗收,並違規撥付項目補助資金共計13.66萬元。

作為該兩個移民項目的直接負責人,許根來、張秋琴被認定在項目審核驗收上把關不嚴、作風不實,導致不符合補助條件的移民項目獲得資金補助,分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時任縣移民局局長餘關平,因履行主體責任不力以及其他違紀問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時任縣移民局分管副局長方培群,因履職“一崗雙責”不力受到誡勉問責處理。事後,違規撥付的項目補助資金均被追回。

【執紀者說】桐廬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張啟成:這起問責案例暴露出個別黨員幹部在履職中作風不實“兩張皮”的現象,要整治基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風,對踩“紅線”者一律嚴肅問責。

【黨員幹部說】桐廬縣行政服務中心代辦中心副主任吳英:“項目驗收只聽介紹,實地踏勘只走形式”。移民項目違規補助資金問責案,反映了個別黨員幹部履職不到位、責任意識淡薄。同時也警示我們要時刻繃緊“正確履職”這根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