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1米寬的路上走,我想能走幾公里不會有問題,但如果是1米寬的橋,如果沒有欄干的話,可能10米也走不了。你給別人看股票,大都看得很準,自己做股票,大都會做不好,道理就是如此。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炒股不能“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口號,或許有投資者會問:這句話在股市中也能用嗎?從字面來看,這句話用在證券市場中有點不當,可是這麼句話有時運用在一個”不太合適的領域卻往往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股市是一門學科已是不爭的事實,儘管分析在操作股票時十分關鍵,統計學也有其重要地位,但更重要的是心理學。眾所周知,股票操作得好自然離不開大家所熟悉的“高拋低吸”,然而這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質,這恰恰是絕大部分投資者所欠缺的。無論是大盤還是個股都會存在著明顯的起伏跌宕期,絕不會是一成不變的走勢,否則無論是大盤還是個股的走勢就成了一條直線,那又何來的“炒”,何來的“賺”呢?

正是有了大盤和個股的波動,才需要投資者具備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從大盤或個股的每次上躥下跳來看,特別是當投資者手中持有一隻曾經盈利但又經歷一輪大跌現在已被深套的個股時,投資者的心理素質尤其受到考驗。

在投資者當中,很多人都經歷過“抄底-盈利-虧損”的過程,最後他們所得出的結論僅是運氣不好。這是大錯特錯的,首先,這說明這類投資者對該只股票的基本面根本就不清楚,所以一旦該股大跌就出現了斬倉行為;其次是最為重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出現了問題,因此才出現了虧損的局面。

當然,有極少數投資者的做法又是另一極端,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2000年下旬,億安科技(現在的G寶利來)創造了中國自有股市以來的神話,股價最高摸至126.31元。在該股還並沒有達到此高點之前,有一位投資者在110元附近果斷買入10萬股,更為糟糕的是大部分錢是透支來的。當時他之所以堅定買入該股,正是所謂確鑿的消息所致。該股自摸到126.31元后一路狂跌,而他仍抱有“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自信地持有。而此後的該股股價卻先後沽穿了100元、80元、60元、40元……,後來人們再也找不到這個人了。而該股並沒有因為這個故事的結束而停止暴跌,三年後股價只有6元多!這是多麼可悲的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在股市中,投資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絕不能片面視為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心裡承受能力是一種客觀的做事心態,至少證券市場中它該如此。譬如,當你長期觀察和跟蹤一個質地優良的個股,當你一旦介入,而該股又出現了下跌走勢,甚至出現了深幅被套時,那麼心理承受能力的強弱就會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證券市場中沒有隻漲不跌的個股,也沒有隻跌不漲的大盤。而無論是個股還是大盤,又無論個股是漲是跌,其實對於投資者而言都是一種承受心理的考驗。

實戰經驗表明,在風高浪險的股市上搏擊,不管是運用哪一種實戰技術或者運用哪一種分析方法,都萬變不離其宗,搏擊到最後,最後的贏家能夠勝出的法寶,歸根到底就是心態的力量昇華而來的一種境界而已。

打個比方說,這好比一位百步穿楊的神槍手,他之所以能夠隨時隨地信手拔槍而百發百中,所憑藉的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套路和招式了,它所依靠的只是一種直覺、一種本能、一種素質、一種境界而已。或者說是一種“槍感”。這便是一種無招勝有招的最高境界。

當然,要達到這種境界並不是一兩天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而是需要首先養成良好的心態,並且以這種良好的心態來指導自己不斷地學習證券交易基礎知識,和不斷地進行買賣股票的實踐,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地積累經驗,當經驗累加到一定程度之後,由於悟性的作用而得到昇華,從而達到最高的境界。

炒股的道理其實也是一樣的。

在股票市場上,頂尖高手之所以屢戰屢勝,所向披靡,並不是因為他們所運用的技術有什麼特別之處,有什麼特別地與眾不同(有關證券交易的知識不過就那些而已,要真正瞭解和掌握它們並不難。),而是因為他們的心態極不相同。他們對如何在股市上進行投機和投資具有相當深刻的感悟和認知,而且憑藉著良好的心態作指引,從而使自己的操作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這才是他們與一般散戶的最大區別。

實際上,股市上的操作技術和分析方法雖然五花八門,歸結起來,無非是如何買入和賣出這兩個操作程序而已。條條大路通羅馬,任何分析方法和實戰技術都有它各自的優劣,只要適合自己運用,能夠贏利,就是好技術、好方法了。所以,進入股市,屢戰屢勝、不斷獲利的關鍵並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精通了多少竅門,運用了多少方法,而是以怎樣的心態來運用實戰技術和分析方法來指導自己的操作。

從這個角度來說,投資者想要步入炒股的最高境界,達到運用自如,出神入化的地步,成為股市上的頂尖高手,成為股市上的真正贏家,應當首先學會培養自己正確而良好的心態,培養過硬的心理素質,惟有如此,才能最終達成自己的贏利目標。

均線指標介紹

均線反映的是一段時間股票的平均價格。均線分為短期、中長期和長期。按照短、中、長的參數設定就構成了均線系統。

(1)均線是重要的技術指標,具有提示作用。

(2)均線系統(多頭排列、空頭排列)可以為我們判斷市場趨勢

(3)均線對股價具有支撐和阻力作用。

(4)阻力和支撐的轉換時均線分析的重點:

一條阻力線被突破,這個阻力線將成為支撐線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一條支撐線如果被跌破,那麼這個支撐線會成為壓力線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均線指標用法

(一)單個均線用法

(1)對均線的學習應從單個的均線開始,先看短期均線,加深影響後再看長期均線。特別是均線對K線的支撐和阻力作用應該重點觀察。比如觀察5日均線對K線有什麼影響可以將行情軟件的均線都設置為5,然後通過鍵盤上的方向的左右來移動。

下跌行情中5日均線對K線的阻力作用,而在上漲行情中,K線沿5日均線上行,顯示出對K線的支撐作用: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同理我們在觀察下招商銀行的30日均線: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2)對單個均線印象加深以後,可以嘗試增加一條均線繼續觀察K線和均線的相互關係: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均線空頭排列: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均線多頭排列: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實戰案例

(一)均線多頭排列

(1)均線系統設定:5、30、60、120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2)均線趨勢向上運行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3)均線短期指標在最上方,長期指標在最下方依次排列。

(4)多頭排列在強勢持續上漲行情中出現,股價回調時均線對K線起到明顯的支撐作用。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二)短期均線多頭排列

(1)日均線參數設定:5、10、20

(2)股價出現階段性盤整,而後短期均線呈現交叉,隨後出現多頭排列,若股價出現突破盤整高點,將有反彈出現,此時有短線介入的機會: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三)均線的空頭排列

(1)均線系統設定:5、30、60、120

(2)均線趨勢向下。

(3)空頭排列在弱勢行情中出現。均線的短期指標在最下方,長期指標在最上方,各均線對K線形成層層壓力: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四)均線的提示作用

(1)均線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行情的轉折點、突破點

(2)轉折點:上漲行情以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為起點;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下跌行情以5日均線下穿10日均線為起點: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3)突破點:股價突破並站穩30日均線,行情將逐漸走強,股價跌破30日均線,行情將轉弱: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五)通過均線看轉勢:日均線的交叉

均線形成多頭排列或者空頭排列前,會出現均線的相互交叉,這種交叉往往是股價向上突破: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或者向下破位的起點:

股票起飛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徵兆,無一虧損從不例外!


成功的交易者只需要反覆做好兩件事

真正的交易者,只關心兩件事:

1、我買入後走勢證明我對了怎麼做?

2、我買入後走勢證明我錯了又怎麼做?

未來的行情誰也無法精準預測,你唯一用到的東西就是一致性的交易規則,它讓你站在這場概率遊戲的大數一側。

盈利不是靠你預測行情的勝率來獲取的,而是依賴“你做錯的時候你儘可能少虧,你做對的時候你儘可能多賺”,這就是實戰家和分析師的最大差別。

你買入的目的不是為了虧錢,而是為了獲利且儘可能的獲利更多:

當走勢對你有利的時候,必須貪婪、讓利潤奔跑;當走勢對你不利的時候,停止幻想、要截斷虧損。

什麼時候大盤方向明朗?任何時候都不明朗!任何時候的行情都是拿自己的籌碼賭出來的,儘管很多朋友從來不認為自己在賭,那也只是認為概率大,算不上賭而已。

事實上,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怎麼走,交易就是下賭注,用確定的代價賭不確定的利潤,只不過當致命的風險來臨時遠離;當風險可控的時候,未來值得一睹。

交易大部分時候都是“計劃我的交易,交易我的計劃”:盤後去看走勢按規則確定怎樣做,交易時間做的就只是按規則去交易。

如果要在交易時間中的波動裡,考慮那些哪裡買進或賣出問題,相信很多時候,我同意也會讓自己不知所措。

我從來就不認為買進的具體點位在交易中佔據多大的作用,只有追求微利的買單才追求具體買入點位,非追求微利波段的交易過於注重具體買入點位,會得不償失,會損失更多的機會和利潤。

買入的具體點位不會是我交易的重點,我每天在盤後看看當天及之前的走勢,憑藉經驗判斷一個方向,找一個自以為合適的價格區,然後買入持有。

從來不會花很多精力去研究價格究竟會在幾角幾分止住,但卻有很多朋友強調,在他們的交易裡具體買入點位是多麼的重要。

如果精確的買點在你的交易中佔據了很關鍵的位置,如果你不是以追求微利波段的操作,那麼只能說明你根本不知道交易策略為何物,你甚至不理解行情走勢是怎麼產生的,更不知道你要操作的是什麼。

華爾街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拿出幾張走勢圖,然後讓幾個小學生和幾個做了幾年交易的人選擇後面的方向,結果小學生的勝率壓倒性的高於那些做了幾年交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