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日本女排隊員中基本看不到1.9米以上的大個子,你怎麼看?

沸騰體育吧


日本女排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是打的“小快靈”,雖然個子普遍不高,甚至還有不到1.7米的球員,但也曾經也因為球風彪悍而被稱為東洋魔女!



不過,世界排壇在近十多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加上越來越傾向於“男子化”的打球方式,就讓很多國家在選材上對身高有比較嚴格的要求......然而日本女排仍舊還是一如既往打“小快靈”,球員之中也是基本看不到1.9米以上的大個子,比如近些年來日本女排最有名的球員木村紗織也只有1.85米!並不是日本女排不想讓球員高大化,也並不是日本女排的選材機制有問題,相反,日本的國內聯賽風風火火,相當地有條不紊,但看到中國女排慢慢高大化以後,其實也是羨慕不已!之所以仍舊難以看不到1.9米以上的大個子球員,就和以下兩點原因有關了:

1、日本國內真的難以找到1.9米以上的年輕球員!畢竟日本從古代開始就非常地矮小,能夠達到1.6米的話,都算是“彪形大漢”了!雖然近幾十年搞了很多營養改善計劃,平均身高確實提升了10cm之多,但基因畢竟是有限制性的,再往上增高就非常困難了!

2、日本排壇在“小快靈”的打法上略顯固執,畢竟這套打法讓日本女排風光過一把,一是不願輕易改變,二是現在日本頻繁舉辦或買斷女排大賽,也不想改變打法之後成績陡降,只能守著“小快靈”慢慢求突破了......
木村紗織退役之後,日本女排更加矮小了,進攻核心球員甚至不到1.85米!看來,日本女排也是“缸中無米”啊!


沸騰體育吧


因為日本女排根本沒有身高超過190的高個子球員,所以當然就看不到了,像中國女排身高超過190的遍地都是,日本女排隊長巖坂名奈身高187,就已經是日本人的“巨人”了。

日本女排聯賽找不到身高190的高個子本土球員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介紹日本聯賽,超過180的只有三十多人,大部分日本本土球員身高都在180以下。

里約奧運會時,日本女排平均身高176,身高180以上只有4人,身高最高只有186!


日本選拔球員跟我們不一樣

我們是隻要發現高個子球員,就圈進體校重點培養,加上中國人口多,好苗子也多,但日本人不一樣,日本人是按照興趣選拔,即便有高個子,人家並不想從事體育、或者想打籃球,日本人也不會強迫她非要打排球。

如此一來,就只能從喜歡排球的球員裡選拔,選擇面太窄。

日本排球特點決定

日本排球的特點就是下三路打法,小快靈,這是身材決定的,如果真的都是超過190的球員,可能日本人又不會打球了,看了昨天的比賽,我覺得日本人要擊敗意大利,只缺少一個朱婷,但是假如真有了朱婷,反而又會破壞了日本排球體系。

所以說,日本女排沒有高個子球員,一方面是因為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也是日本排球的特點決定的。不過有失有得,大家都喜歡大長腿,日本女排普遍身高170以上,腿也長,倒是找對象好找了。


逸飛嶺伯爵


日本女排身高普遍不高,這和日本隊戰術特點有很大關係,戰術打法下三路,小快靈,個子高了反而難適應球隊打法。她們的前隊長美女木村紗織185,現隊長巖坂名奈187,整個隊伍沒有190以上的大個子,當然就看不到了。



別說190,身高185以上站在日本女排算是“鶴立雞群”了。記得中國有個女排隊員叫王亞辰(日本名字:松本亞彌華),身高188,司職副攻,堂堂正正中國人,留美后選擇入籍日本,代表日本出戰,還誓言打敗中國,去年曾入選日本國家隊,身高太高,不適應球隊戰術,發揮不佳,被中田久美棄用。在日本女排,身高太高,真心用處不大。



還記得號稱世界第一美女的哈薩克斯坦薩賓娜,身高182,腿長120,她崇拜日本女排,曾到日本排球聯賽打球,結果身高太高,球打的不怎麼樣,被日本演藝界相中,直接進軍娛樂圈,以致於如今排球技術渣渣,連國家隊都進不了。



在日本,身高太高的難以適應下三路小快靈的打法,世錦賽上,很多聲音說,日本隊少了個朱婷,否則有望拿冠軍。朱婷真去了,真不一定行,當然了,不是朱婷能力不行,而是日本打法難以讓朱婷適應。



還有個原因,是日本隊選才看興趣,沒有興趣再高也不會入選,即便高個入選了,周圍人都矮,教練也不會為一個人改變戰術。有數落統計說日本聯賽超過180的就30多人,身高的又有實力的選手太少了。


小言球事


相比中國女排的高大化,日本女排則相對比較矮小,基本看不到1.9米以上的大個球員,目前世界排壇都在追求高大化,這在扣球、攔網等環節上會有優勢,像中國女排袁心玥有2米01,朱婷有1米98,張常寧有1米95,李盈瑩有1米92。而身材相對矮小一些的日本女排則只能堅持小快靈的打法。

長期以來,中國人一直比日本人高,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所以這也是日本女排在球場上的一個劣勢,她們很難有超過1米9的出色大個球員出現。此前日本女排的代表人物木村紗織也才1米85。不過日本女排的實力能夠保持在世界一流水平,更多地還是靠著她們戰術打法。日本女排堅持小快靈的打法,她們轉移速度比較快,快球也相對比較多。

當然日本女排一直無法登上世界巔峰也是她們身高的侷限。我們都知道排球運動員擁有更高的身高可以有更好的視野,並且在發球、扣球、攔網上表現都能夠更加遊刃有餘。像中國女排的朱婷身高1米98,在進攻和攔網都是世界頂級的,所以日本球迷也非常希望擁有一位像朱婷這樣的運動員。

想象畢竟是美好的,日本女排現在只能利用自身條件來開發運動員的潛力,她們的身體天賦無法與中國女排相媲美,因此成績也達不到中國女排這樣好的成績。排球在日本國內還是有很大的粉絲群體,所以日本隊也在想盡辦法挖掘國內的優秀排球人才,她們也希望在世界排球大賽上有所斬獲。



女排發展到今天已經從過去各隊單一的技術風格,發展為複合型技術風格,中國時這方面最好的代表,中國既有適合歐美高舉高打的技術,也有符合中國傳統短平快的戰術,更有打吊結合靈活多變的複合型特點。歐美的隊伍經過一傳後,二傳就是把球推的高高的,然後像彈簧一樣的主攻手勢大力沉的向下一砸即完成戰術,所謂變化也就是二傳的速度快慢而已,所以歐美打法多見超手進攻,後排進攻等靠身體素質的打法。日本為代表的亞洲快攻型隊伍,靠的是一傳的穩定和二傳的網口橫向快速平推,她們的球速度快,但並不需要扣球時超過攔網隊員的手,所以日本隊員不太需要大型化,對方隊員攔網後易形成臥裹。中國的打法是結合亞洲靈活迅速的快攻和高舉高打的歐美打法,戰術上靈活多變,往往是對手剛適應了一種打法,沒贏幾分,忽然換上一波人,又云裡霧裡的不知所措的丟分了,歐美隊員打球更多是依靠身體素質的硬指標比如彈跳,力量。亞洲球隊更多依靠的是頭腦靈活,要求是穩定和速度,所以亞洲的日本、韓國和泰國雖然身高不高但仍然在世界女排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中國女排是目前僅有的一支世界型隊伍,她平均身高世界第一,達到187.2,但是戰術又靈活多變,高快結合,這才是中國女排致勝的法寶。


Glasias_Adios


小日本趁著中國近代營養不良猛的穿高一大截,拉近了甚至略微超過了中國人平均身高。不過別忘了這已經是日畜血緣極限了。這幾年日畜平均身高不增長反而在下降,就證明了這一點。相反,我們中國人已經走出最困難最窮苦的年代了,最近十多年新生代的平均身高高出以前老一輩很多,這就是後天營養跟上了,我們的身高極限遠遠高出日畜很多。以後這種差距會更大,習慣就好了,沒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