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一到冬天就乾咳,這種症狀已經持續四五年了,是什麼原因?該如何治療?

美好蛋糕


考慮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多見於中老年人,所以又有“老慢支”之稱。

慢性支氣管炎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以咳嗽、咳痰為主要症狀,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2年或2年以上。需要進一步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狀的其他疾病(如肺結核、塵肺、肺膿腫、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綜合徵等疾患)。

多發生在秋冬寒冷季節,天氣轉暖後則逐漸緩解,咳嗽、吐痰和氣喘是慢支炎的三大典型症狀,以早晨起床時明顯。隨病情的發展,病人常年咳嗽、吐痰,每遇寒冷和感冒,症狀就加重。患者病情穩定時,一般吐白色泡沫痰。當感染時,痰液量明顯增多,痰液變得粘稠。嚴重者吐黃色、黃綠色膿性痰。在治療上以抗感染為主,炎症消除後,喘息則自然緩解。另外在慢支炎的防治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努力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慢支炎在冬季的復發和加重。因此,在病情穩定之際,做好以下幾條有助於預防慢支炎的復發和加重。 在日常生活中,以富含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飲食為主。

外因

1、吸菸:國內外研究均證明。吸菸時間愈長,煙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菸後可使症狀減輕或消失,病情緩解,甚至痊癒。

2、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為病毒和細菌感染,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為多見。在病毒或病毒與支原體混合感染損傷氣道粘膜的基礎上可繼發細菌感染。從痰培養結果發現,以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甲型鏈球菌及奈瑟球菌四種為最多見。感染雖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有密切關係,但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說明為其首發病因。只認為是慢性支氣管炎的繼發感染和加劇病變發展的重要因素。

3、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煙霧、粉塵、大氣汙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氣、臭氧等)的慢性刺激,常為慢性支氣管炎的誘發因素之一。接觸工業刺激性粉塵和有害氣體的工人,慢性支氣管炎患病率遠較不接觸者為高,故大氣汙染也是本病重要誘發病因。

4、氣候:寒冷常為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重要原因和誘因,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及急性加重常見於冬天寒冷季節,尤其是在氣候突然變化時。寒冷空氣刺激呼吸道,除減弱上呼吸道粘膜的防禦功能外,還能通過反射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粘膜血液循環障礙和分泌物排出困難等,有利於繼發感染。

5、過敏因素:據調查,喘息性支氣管炎往往有過敏史。在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細胞數量與組胺含量都有增高傾向,說明部分患者與過敏因素有關。塵埃、塵蟎、細菌、真菌、寄生蟲、花粉以及化學氣體等,都可以成為過敏因素而致病。

內因

1、呼吸道局部防禦及免疫功能減低:正常人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禦功能,對吸入空氣具有過濾、加溫和溼潤的作用;氣管、支氣管粘膜的粘液纖毛運動,以及咳嗽反射等,能淨化或排除異物和過多的分泌物;細支氣管和肺泡中還分泌免疫球蛋白(IgA),有抗病毒和細菌作用,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下呼吸道始終保持無菌狀態。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禦及免疫功能減弱,可為慢性支氣管炎發病提供內在的條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的免疫功能減退,免疫球蛋白的減少,呼吸道防禦功能退化,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功能衰退等,致患病率較高。

2、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當呼吸道副交感神經反應增高時,對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可引起支氣管收縮痙攣,分泌物增多,而產生咳嗽、咳痰、氣喘等症狀。

綜合上述因素,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氣道在不同程度敏感性(易感性)的基礎上,有一種或多種外因的存在,長期反覆作用,可發展成為慢性支氣管炎。如長期吸菸損害呼吸道粘膜,加上微生物的反覆感染,可發生慢性支氣管炎,甚至發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或慢性肺心病。

其他因素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極為複雜,迄今尚有許多因素還不夠明瞭。近年來認為,有關因素如下。

1、大氣汙染:化學氣體如氯、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煙霧,對支氣管粘膜有刺激和細胞毒性作用。空氣中的煙塵或二氧化硫超過1000µg/m3時,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就顯著增多。其他粉塵如二氧化硅、煤塵、棉屑、蔗塵等也刺激支氣管粘膜,並引起肺纖維組織增生,使肺清除功能遭受損害,為細菌入侵創造條件。

2、吸菸:現今公認吸菸為慢性支氣管炎最主要的發病因素,吸菸能使支氣管上皮纖毛變短,不規則,纖毛運動發生障礙,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細胞的吞噬、滅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氣管痙攣,增加氣道阻力。上海市防治慢性氣管炎協作組於1972年普查了339名50歲以上者,其中吸菸者慢性支氣管炎的患病率為不吸菸的2倍,前者為20.9%,後者為9.7%。另用配對方法以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和正常人各303名作吸菸習慣對比調查,慢性支氣管炎組吸菸的人數非常顯著地高於正常對照組。

3、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和加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據國內外研究,目前認為、和莫拉卡他菌可能為本病急性發作的最主要病原菌。病毒對本病的發生和發展起重要作用。在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分離出的病毒有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造成呼吸道上皮損害,有利於細菌感染,引起本病的發生和反覆發作。肺炎支原體與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的直接關係,至今不明。

4、過敏因素:過敏因素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有一定關係,初步看來,細菌致敏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速髮型和遲髮型變態反應的一個原因。尤其是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有過敏史的較多,對多種抗原激發的皮膚試驗陽性率高於對照組,痰內組胺和嗜酸粒細胞有增高傾向;另一些患者血清中類風溼因子高於正常組,並發現重症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肺組織內IgG含量增加,提示與Ⅲ型變態反應也有一定關係。變態反應使支氣管收縮或痙攣、組織損害和炎症反應,繼而發生慢性支氣管炎。

5、機體本身因素:暴露在同樣環境中的人群並非人人患病,說明內在因素在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1)自主神經功能失調 副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出血氣道高反應性,是慢支喘息型的內因,也是支氣管哮喘的重要發病因素。

(2)呼吸道防禦功能下降 老年人生理功能老化,局部防禦功能減弱,受到外界刺激時容易引起病變。

(3)營養因素 營養不良可引起機體抵抗力下降,同等條件下,易罹患慢支。

(4)遺傳因素 遺傳可能在慢支發病中起一定的作用,如先天性IgA 分泌不足,抗胰蛋白酶缺乏等,均是慢支的易發原因。

中醫調理

中醫認為,慢性支氣管炎這一類的慢性疾病,其標在肺,基要在腎。就是說,看起來咳嗽是肺部疾病,但本質是腎虛 .肺主呼,腎主吸,肺主宣發,腎主納氣。病情急驟時,以宣肺清熱、平喘、豁痰為治,病情緩解時以補腎、納氣、益精、養氣為治。預防慢性支氣管炎更重要的是食療,食療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對改善症狀、促進康復有良好的作用。

方1、蘇子粥:蘇子30克(搗成泥)、陳皮10克(切碎)、粳米50克,紅糖適量,加水煮成粥。早晚溫服。適用於急性加重期及慢性遷延期咳嗽氣喘、痰多納呆、便秘的病人。

方2、海蟄蘆根湯:海蟄100克、鮮蘆根60克,洗淨共煎吃湯。適用於急性加重期及慢性遷延期咳嗽痰黃、胸悶氣急、口乾便秘患者。

方3、黃芪黨參粥:黃芪40克、黨參30克、山藥30克、半夏10克、白糖10克、粳米150克。黃芪、黨參、半夏煎汁去渣代水,與山藥、粳米同煮為粥,加入適量白糖,連服數月有補益脾肺之功。適用於穩定期肺脾氣虛者。

方4、百合麥冬粥:鮮百合30克,麥門冬9克,粳米50克。加水煮成粥,食時加適量冰糖。適用於穩定期肺腎陰虛者。

方5、人參胡桃湯:人參3克、胡桃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適用於穩定期脾腎陽虛者。

方6、 蜜梨汁 取大梨1個(或小梨2個),蜂蜜30克。將梨洗淨切薄片,放入鍋內加水2~3杯,加入蜂蜜,以文火煮沸後5分鐘,梨熟即可。分2次喝湯吃梨。本方有潤肺涼心、清燥將火、止咳化痰之功。適用於久咳不止的老慢支病人。

方7、冬蟲夏草湯:研究發現冬蟲夏草具有“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的功效。選用質地優良的福臨門冬蟲夏草,粉碎後服用,每次1.5克,每日2次,連續服用一個月大部分患者的症狀均可明顯的改善。

方8、 白蘿蔔生薑湯 取白蘿蔔120克(洗淨切片)、鮮生薑(洗淨切片)60克、白糖20克。加水1200毫升,以文火煎蘿蔔、生薑15分鐘後,倒出煎液加入白糖,分2次早晚飯前服。本方有溫肺化痰、潤肺生津、解表止咳之功。適用於肺寒咳嗽、多痰、虛弱的老慢支病人。

方9、 鮮藕梨汁 鮮藕、梨各250克。將藕洗淨去節,梨洗淨去核,分別搗爛,用乾淨紗布包實擠汁,每日喝3次,每次7~10毫升。本方具有清熱止咳、涼血散瘀、止咳化痰、生津潤燥之功效。適用於老慢支肺熱咳嗽的病人。

方10.二子止嗽方是一種有各種中草藥釀製的,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因為是中藥對身體沒有什麼副作用,而且使用幾個療程以後,會發現病情會有明顯的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