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除了張敏瑞怒砸冰箱,還離不開這個厲害的女人

海爾除了張敏瑞怒砸冰箱,還離不開這個厲害的女人

海爾集團公司總裁楊綿綿

楊綿綿,1941年8月出生於江蘇無錫,畢業於山東工業大學,研究員工程師。曾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青島海爾電冰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海爾集團公司常務副總裁。現任海爾集團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董事局常務副主席,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人大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代表。兩次入選美國《財富》雜誌“美國以外世界50位商界女強人”,最近獲得“2006中國十大卓越首席品牌官”稱號。入選07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名列43位。

1963年,楊綿綿從山東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畢業,這位出生於上海的22歲女大學生沒有回到上海,而是在當地做了教師,後來又進過工廠,去海爾前在一家機關單位的引進辦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

碰到了張瑞敏,她的人生軌跡就變了。

海爾除了張敏瑞怒砸冰箱,還離不開這個厲害的女人

1984年,張瑞敏力邀楊綿綿到青島電冰箱廠工作。許多年後,張瑞敏說:“當年力邀楊總裁一同創業,就是覺得她和別人不同,在她的同齡人利用上班時間買菜、織衣、洗衣服的時候,她在認真地讀書學習。”今天看來,當年的這種印象也許是樸素和直觀的,卻由此奠定了一位傑出商界女性的創業史。

而楊綿綿在許多年後則說:“給張瑞敏做助手是我的機遇,跟他幹,敢想事,能幹事,能成事。”

然而,楊綿綿的參與,是以艱苦和艱難為開端的。

對於那次影響一生的跳槽,後來楊綿綿自己形容說,當時完全是從天堂來到了地獄。正因為此,她那時還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了規劃:“那時候,真的是我個人都沒有想過,這個冰箱廠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海爾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當時我想,張首席也就最多幹兩年吧,他回去了,我也就回去了,結果一做就做了這麼多年。”

1984年,中國經濟初破冰河,在缺乏現代企業管理氛圍的大背景下,張瑞敏率先把質量大旗舉起來,鮮明地提出實施名牌戰略,並將其作為海爾創業時期的最大目標和企業長期生存發展的前提。楊綿綿馬上成了這一戰略的積極推動者和領導者。

如果說,在海爾的創業史上,張瑞敏更像一個管理理念的創造者、創新者,楊綿綿則更像一個“佈道者”,是她將張瑞敏的思想水銀洩地般地迅速傳播到了企業的每一個角落。

海爾除了張敏瑞怒砸冰箱,還離不開這個厲害的女人

楊綿綿不僅善於執行,她還是個善於動腦子的人。

當初,由於不懂冰箱怎麼造,她就去圖書館找做冰箱的書,居然真找到了一本,書名叫《電冰箱》,作者單大可。她打聽到這人在上海,於是就趕到上海去請他做顧問,讓他從頭給自己講了一遍冰箱的基本原理。後來,他們就自己畫出圖紙,然後用單大可教的“土辦法”來造冰箱。

海爾除了張敏瑞怒砸冰箱,還離不開這個厲害的女人

楊綿綿認為,這些年,海爾所以領先中國企業的經營潮流,就是沾了創新的光。20世紀80年代,市場物資供不應求,真正是“機器一響,黃金萬兩”,海爾率先實施了質量工程,到1988年就拿到了中國冰箱史上第一塊金牌。到1989年,供求已達到了平衡,產品質量成了關鍵,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開始抓產品質量了,而海爾又提升了一步:從抓產品質量延伸到了服務。當大家重視服務時,海爾又提出“為用戶創造需求”,出了洗衣機可以洗地瓜的著名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