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一巴车坠江已致2人死亡,这次救援难度有多大?遇到类似事故应如何应对?

纣王在坏终是王


这起重大事故发生在重庆市万州区,10月28日上午10时左右,一辆当地22路公交汽车与一辆小客车相撞后冲出护栏,从长江二桥冲下坠江,车载人数尚待核实。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组织救援,进行相关打捞救援,应急管理部已调派国家水上应急救援重庆长航队多名队员及40吨级全旋转浮吊打捞船赶赴公交车坠江事故现场,参与人员搜救等处置工作。

目前看,车内有幸存人员希望渺茫,一方面是发生了车祸撞击,另外是桥面离江面高达约60米,而且公交车已确定沉入江底,而且水深80米,车内人员若不能及时脱离车辆的话,几无生还可能性,后续救援力量赶到现场也无力回天,因为来不及了。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目前现场已打捞出两名人员的遗体。

从网传视频看,公交车与红色私家车发生碰撞,私家车是否逆行不得而知,但这位女司机穿了很高的高跟鞋,另外据万州区交巡警支队通报,私家车女司机邝某娟已被警方控制。

最后想说的是,老司机们都知道,高速路上行驶时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让速不让道,尤其在桥梁或隧道里,还有一点,开车不能穿高跟鞋,因为这会严重影响踩刹车。





震长


笔者早年曾经的从警经历中,确实经历过这类重大事故的救援和应急处置过程,从以下方面来分析判断:

1.关于救援难度。一般的交通肇事案件,救援的难度不大,除非遭遇车辆起火,追崖,落水等因案件而发生的严重次生伤害。

本案中,正是出现了车辆落水事故,而且是可能载客多人的公交车,坠入水深超过百米的长江江心深水区,正是这类事故当中最为严重、让人最不愿意见到、可能发生最严重次生伤害和死亡案件的情况,因此,整体上救援难度极大。

更进一步,由于事故的突发性,涉案公交车辆失控坠江后,整体坠入深水区,至今为止和触底情况不明。加上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封闭性,以及坠入深水后的水压极大,遭受重创的公交车辆和乘客,很难通过常规的开门或者破窗方式来逃生,新闻报道里,至今打捞出两具遗体,就证明了伤亡情况的不乐观,甚至可能乘客已全部罹难,因此,现在虽然还处于理论上的事故救援的黄金时间内,但是,救援生还人员的阶段可能基本结束了已经,更多的可能已经是事故后期处置问题。

2.关于如果遭遇这类事故该如何应急应对问题。这类事故的应急应对,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防范,事中救援和自救,事后追究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

首先,事前防范工作,一般是对于驾驶公交车的司机进行规范作业和应急应对培训工作。本案中,司机在遭遇事故被撞击后出现失控状态,可能跟平时的车辆车况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有关。

再有,事中救援工作,包括车辆车厢内的安全装置设备的安全检查和使用训练。当然,本案中是最为极端的罕见情况,车辆坠入长江后,导致基本上常规救援生还人员的手段收效甚微。

最后,事后追究责任问题。对于肇事者,按照法律追究责任,不论是交通肇事罪,还是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严格按照法律程序,依据本案事实和证据来追究肇事者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其他可能存在的责任主体,一律从严追究,这也是事故处置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最终给社会民众一个真相和公正的法律结果。


刚刚猫律师


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

10月28日,在重庆至万州公路段长江大桥上,发生了一起轿车与大巴车相撞致使大巴车冲出桥栏坠入江中。据警方最新消息透露,大巴车上载有十余人,目前已证实有2人溺水身亡。抢救工作和事故原因调查工作正在进行。



据早先公布的消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小轿车在桥上逆向行驶,责任轿车女司机已被控制。

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大桥桥面距离河面很高,而大巴车的重量至少应在三吨以上。这么重的车辆从这么高的桥上栽下,其坠水深度可想而知。而此处江域还比较深,水流湍急,给救授工作带来极大难度。如果大巴车乘客反应快能早点钻出车厢而且水性较好,有可能获得救援幸免于难。如果不能及时从车厢里逃出即便会游泳也无济于事,恐怕凶多吉少。在此为大巴车上的乘客祈福。愿他们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人命大于天,安全大于天。遵守交通规则谨慎驾驶车辆是避免交通事故的首要规则,来不得一丝半毫的含糊和马虎。希望广大司机能以这起事故为戒,警钟常鸣,时时绷紧安全弦,不让类似的悲剧重演。


谁怜一灯影


从60米高的桥面坠入江面时间仅有3.5秒,脱离桥面即失重,而且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来不及拿到救生锤敲碎玻璃。公交车击中水面的速度是120码左右,这种速度足以把车厢拍扁。所以,幸存只能是善意的祈祷吧。



事故的初步原因是车辆碰撞,驾驶员急转方向盘,导致公交车撞破护栏,跌入江中。 80米的水深,以及江底漩涡暗流可能导致客车不断发生位移,事故救援难度可想而知。

私家车女司机涉嫌违章驾驶固然让人气愤,而公交车驾驶员应急处理可能也有所失当的。现在说啥都晚了,十几条生命倏乎而逝,十几个家庭瞬间破碎,揪心之痛。所以啊,尤其是过桥过洞时,每个人都应该瞪大两眼、多走点心。



说说大桥护栏。目前的高空护栏,只是形式上的摆设,一冲就歪,一撞就散,根本起不到防护作用。建议换成稍带弹性、具有缓冲作用的拦阻索。造价也许会高一点,但生命是无价的。


抱庸斋主


很遗憾目前已经打捞出两遗体,也就是说,已经有两人遇难。目前近十个家属在登记失踪信息了。

目前车内多少人还并不知道,其实可以想象这次伤亡的惨重,正值周末,只能祈祷车里的人少点,大家都会游泳,能够被救起来。

类似我这种不会游泳的人,下水就基本死了。

公交车坠江处水深约80米,目前大巴车依然没有被带出水面


直播画面,还在救援中,马上就要天黑了,又是这个天气,江水温度可想而知。

其实要说类似事故怎么应对

从政府上说,他们已经用了最大努力来救援这些人了,完全无可争议。

从我们自身而言,我其实想说学会游泳,但是真在公交车里冲下去,会游泳我估计也很难活下去。

我们不可能不坐公交车了。

所以本事件最应该做的,其实是交通安全意识的提升。

交通规则,并不是为了多罚你点钱,而是真的顾及的是大家的生命安全。每年因为交通事故,出事的人真的很多,我们不要有侥幸心理,更不要觉得大不了保险赔偿,我就是要逆行,我就是要违反规则。

你觉得你保险够赔吗,你觉得人的命真的就是赔偿了钱就把事情解决了吗?

遵守交通规则,真的不是一句宣传语,真这种情况下出事,再完美的救援方案,你认为就能让这场事故彻底消失吗?

类似很多人都不会游泳,这种情况必死无疑,再好的救援都没有用。


廖彩琳律师


重庆万州大巴车坠江,大部分乘客恐难生清寒!而这一切可能就是司机的一个小疏忽造成的!

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一辆小车与公交车相撞,公交车冲破桥面护栏掉入江中,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称,具体公交线路和车载人数还在核实,各部门正在开展紧急救援工作。据了解坠落的长江二桥江水较深,这样的情况救援难度是非常大的,坦率地说,车内的人生还的机会相当小。

从上面图中可以看出来,桥面离水面很高,而且公交车是因为发生交通事故撞破护栏掉入江中的。在车辆相撞、车辆与护栏相撞过程中司机和乘客都会受到巨大冲击,很多人会受伤,当车辆进入江中时,很可能相当一部分乘客已无法保持清醒,没有足够的力量实施自救。如果这种事故是发生在一般路面还好说,即使受伤比较重,只要不是当场死亡,还可以慢慢等待救援。

但事故是发生在长江大桥上,桥下江水又比较深,车掉入水中后大家马上面临的就是溺水的危险,除非有人在车辆后保持足够的清醒,且有能力打开车窗或车门才有机会从车中逃生。否则在封闭的车内很快入水沉入江中,是没有机会逃生的。即使有能力在车辆入江前或入江后逃出车辆,如果没有很好的水性,在这样的江中最终仍可能溺亡。


实际上人在水中大概只能坚持几分钟不等就会溺亡,除非是在海滩浴场或泳池中,否则很少有那么及时的救援能到场。这起事故的情况,救援部门即使听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最多也只能救到自行逃出公交车且水性较好的人。时间就是这种救援的最大难度。

所以综合上述情况来看,这起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后果会比较严重,而这样的严重的事故是怎么造成的呢?

刚刚据@平安万州 最新通报,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并非此前网传的因女司机逆行导致公交车坠江。目前初步确认车上有驾乘人员10多人。如果司机已死亡,刑事责任就没法追究了,但赔偿责任由公交公司承担。当然,不管怎么说开车真的是高危行为,大家开车上路还是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本文由 北京杨文战律师 提供,首发于悟空问答)


律师杨文战


入水之前,本来辆车发生过撞击,公交车还撞断了护栏,此时乘客已经是极度恐慌之中了,而坠落过程中,桥面离水面的高度差太大了,由于公交车体积够大,在落水的那一刻,因水面的阻力,车身会有一个极大的减速阻力,如果是车头朝下竖着插入江中,情况还稍微好一点,如果车身以侧面,或者底盘等非竖立方式入江,这种阻力就会太大了,有可能导致乘客直接摔死,即使在水中有很大的缓冲作用,人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不死也会重伤,另外说一点,如果在下坠的那一刻,人们都深呼吸憋着气,伤情会轻一些,然而,这种紧急情况下,大家肯定不是憋着气,而是由于紧张,屏住呼吸了。

入水之后,由于入水时的强烈冲击,人体血压会非常的高,如果还活着,此时状态偏向于晕厥状态,落水后的情况,据现场看,车很快就沉了,说明车体已经进水了,公交车如果没进水,是不会那么轻易的沉底的,还有另一种可能,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情况,就是车载人数多。如果是原因是前者,就说明所有人已经在水中了,最多几分钟的救援时间,假如是后者,可能会多出半个小时左右的存活时间,然而,已经过了将近半天了,如实的说,乘客的存活希望渺茫,几乎是没有。

救援难度没法说,如果说是冲着救命去,救援的难度几乎是登天的,因为根本来不及救援,就算在落水的旁边就有船只,没有专业的设备,也毫无作为,而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最快的速度实现专业救援,也需要至少一两个小时,所谓的救援,只是相信奇迹,尊重生命罢了。

避免死伤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巴司机多多训练紧急情况的处理,压制本能反应,其次不用说了,遵守交规,尊重生命,不要害人害己。


狼眼视界


重庆万州区坠江事故经初步现场调查,系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上午10时许,重庆万州区一辆公交车行驶至万州长江二桥桥上时,突然越过中心实线,与对向一辆正常行驶小轿车相撞,公交车失控冲破护栏坠入长江。

从长江二桥冲下坠江的公交车已确定为一辆当地22路公交汽车,初步确定车上共有10余人。

目前已初步确认失事公交车位置,距离水面65米。由于巨大的冲击和水中缺氧等问题,给被困人员带来极大的生存挑战。

13时许,一架可载重60吨的浮吊和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已抵达坠江现场,搜寻到2名遇难者遗体。




噢贝鼻


1.关于救援难度。一般的交通肇事案件,救援的难度不大,除非遭遇车辆起火,追崖,落水等因案件而发生的严重次生伤害。

本案中,正是出现了车辆落水事故,而且是可能载客多人的公交车,坠入水深超过百米的长江江心深水区,正是这类事故当中最为严重、让人最不愿意见到、可能发生最严重次生伤害和死亡案件的情况,因此,整体上救援难度极大。

更进一步,由于事故的突发性,涉案公交车辆失控坠江后,整体坠入深水区,至今为止和触底情况不明。加上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封闭性,以及坠入深水后的水压极大,遭受重创的公交车辆和乘客,很难通过常规的开门或者破窗方式来逃生,新闻报道里,至今打捞出两具遗体,就证明了伤亡情况的不乐观,甚至可能乘客已全部罹难,因此,现在虽然还处于理论上的事故救援的黄金时间内,但是,救援生还人员的阶段可能基本结束了已经,更多的可能已经是事故后期处置问题。

2.关于如果遭遇这类事故该如何应急应对问题。这类事故的应急应对,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防范,事中救援和自救,事后追究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

首先,事前防范工作,一般是对于驾驶公交车的司机进行规范作业和应急应对培训工作。本案中,司机在遭遇事故被撞击后出现失控状态,可能跟平时的车辆车况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有关。

再有,事中救援工作,包括车辆车厢内的安全装置设备的安全检查和使用训练。当然,本案中是最为极端的罕见情况,车辆坠入长江后,导致基本上常规救援生还人员的手段收效甚微。

最后,事后追究责任问题。对于肇事者(可能系报道中的女司机),按照法律追究责任,不论是交通肇事罪,还是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严格按照法律程序,依据本案事实和证据来追究肇事者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其他可能存在的责任主体,一律从严追究,这也是事故处置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最终给社会民众一个真相和公正的法律结果。


作为一名重庆的汽车作者,早上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直接把收到的现场视频发给万州的朋友核实,确认其事。这起事故是因一个女司机穿高跟鞋逆行导致。从事故现场发回的图片可以看到,车辆变形严重,可见女司机驾驶的车辆当时速度也是非常之快。

万州长江二桥高度有60米左右,差不多是20层楼的高度,这样的高度就算自由落水瞬间速度可以达到33m/s,乘客此时受到的冲击会非常的大。由于车辆落水处较深,车辆落水后,完全看不到汽车的身影。

这里也给广大女司机朋友敲响了警钟:女司机开车不能穿高跟鞋!

因为高跟鞋的特点作用力在前脚掌,后脚掌只是靠一个细跟撑起,无法很好用力。在遇到紧急情况踩制动踏板时,由于后脚掌无法用力,全靠前脚掌踩踏,这个时候就需要女司机使用比穿平跟鞋更大的力气踩踏,脚后跟会悬空后,又会导致前脚掌无法很好的掌握好角度,这样的情况下制动距离也会越长,相较于平底鞋也会增加制动时间。

同时《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开车时不得有:穿拖鞋、穿4厘米以上高跟鞋、赤脚、用手机进行通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违反规定的将被扣除2分并处以一定的罚款。

此次事件,涉事女司机因穿高跟鞋违法驾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想必会进一步推动相关部门加强制定对女司机穿高跟鞋的处罚措施。


孟南937承传民族文化


这种突发情况要等待救援是不太现实的了,能做的只有尽快投入自救。

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自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从新闻来看,似乎并没有人从大巴中逃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极有可能的情况就是玻璃没有碎,人出不来。由于汽车进水后车门是打不开的,此时人假如还清醒的话只能敲碎玻璃才能逃生,但是由于大巴车上乘客通常没有系安全带,在汽车冲撞以后,再自由落体坠入水中时,乘客都悬在空中了,车入水瞬间产生阻力结束自由落体,乘客会向下方跌落,此时除非刚好地板或车尾在下方,否则人就会因为失去支撑往一处飞并堆在一起,本来车窗旁有敲玻璃用的锤子也没人够得着了。



所以我觉得要在突发情况下逃生,前提就是系好安全带。看清楚锤子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