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濟的「體溫計」PPI

某年PPI統計數字顯示: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1%,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2%,生活資料價格上漲2.8%;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4.4%;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18.5%。

這一年某地農民張某種了約20畝棉花,由於夏天的雨災,收成比上年下降了1/3,此前一年棉花價格的上漲讓他笑逐顏開,但這一年棉價的下跌又讓他有些失望。“今年的收成比去年減少了,化肥、人工等成本卻比去年提高不少,如果價格再上不去,估計明年棉花的種植面積還會下降。”

國家經濟的“體溫計”PPI

在這個故事中PPI跑贏CPI,說明生產者的成本增加速度明顯超過了終端消費品的提價速度,這無疑會給企業經營帶來巨大的經營壓力。

雖然每月國家統計局都會發布PPI。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PPI還是一個十分陌生的概念,PPI到底是什麼?代表了什麼呢?它與CPI又有什麼關係呢?

PPI可以稱得上是瞭解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體溫計”。通過PPI的變化,我們就能大體判斷國家經濟的運行狀況,並可由此預判未來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

那麼什麼是PPI呢?PPI是生產者物價指數的英文縮寫,它是站在生產者的角度來觀察不同時期貨物和服務商品價格水平變動的一種物價指數,反映了生產環節價格水平,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PPI描述對生產產品和服務的國內生產廠商長期獲得的銷售價格的平均變化的度量,這些商品大多消費者不會購買,而是從賣主的角度衡量價格的變化,由於補貼、稅收和分銷成本,賣主價格跟購買者價格不一定相同。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而在我國,PPI一般指統計局公佈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目前我國PPI的調查產品有4000多種,包括各種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涉及調查種類186個。其中,能源原材料價格在PPI構成中佔較大比重。通常情況下,PPI走高意味著企業出廠價格提高,因此會導致企業盈利增加;但如果下游價格傳導不利或市場競爭激烈,走高的PPI則意味著眾多競爭性領域的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從而影響企業盈利,整個經濟運行的穩定性也將受到考驗。

雖然PPI指數並不是直接度量消費者物價的指數,它仍然非常重要。由於它包括生產階段之初的半成品,因此可以用來對通貨膨脹進行初期預測。理由很簡單,企業成本上升時,企業通常會提高價格。一般而言,當生產者物價指數增幅很大而且持續加速上升時,該國央行相應的反應是採取加息對策阻止通貨膨脹快速上漲,則該國貨幣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國家經濟的“體溫計”PPI

對於老百姓來說,PPI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由於食品價格因季節變化加大,而能源價格也經常出現意外波動,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體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一般將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剔除,從而形成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進一步觀察通貨膨脹率變化趨勢。

我們在報刊上常看到PPI與CPI被聯繫在一起,那麼兩者有什麼關係呢?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遊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

相對於PPI,CPI是一個滯後指標。但PPI對CPI有一定的傳導作用,這種傳導作用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生活資料出廠價格變化直接影響CPI的變化;二是生活資料出廠價格的變化,直接引起生產消費品的企業成本的變化,間接影響CPI變化。例如,石油價格漲價,會導致石化品漲價,石化品漲價導致化纖價格提高,進而導致紡織品和服裝成本上升,從而推高消費品價格。因此在多數情況下CPI和PPI走勢方向是相同的。

國家經濟的“體溫計”PPI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看到CPI與PPI並不統一甚至是相悖,這是因為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係,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但是CPI與PPI如果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總之,PPI上升即使對老百姓來說也不是好事,因為一旦生產者轉移成本,終端消費品價格將上揚,繼而會導致通脹上漲。如果不轉移,企業利潤就會下降,經濟有下行風險,這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經濟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