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潮!41家公司羣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公司法》針對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制度的修改,讓回購驟然升溫,28日晚間,突然增加的上市公司回購公告,成為A股市場的一道風景線。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28日晚間,共有41家上市公司股份回購、提議或最新進展公告等,《公司法》剛剛修訂通過,回購將當仁不讓成為市場熱點。

具體來看,恆力股份、輝隆股份、美盛文化等16家發佈回購預案,均勝電子、鵬博士、紅豆股份等15家發佈回購最新進展,人福醫藥、吉鑫科技等5家公司董事長或控股股東提議回購,*ST因美和英飛特2家發佈公司首次回購股份,新力金融和信息發展回購預案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新湖中寶對調高了回購規模和回購價格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發現,昨晚上市公司發佈的回購公告有八大特徵:

一是上市公司發佈回購預案(恆力股份、輝隆股份、美盛文化、拓維信息、雙一科技、運達科技、中文傳媒、韋爾股份、陽光城、中設集團、通威股份、和晶科技、渤海輪渡、通化東寶、迴天新材、東吳證券);

二是發佈首次回購公司股份公告(*ST因美、英飛特);

三是調高公司回購規模(新湖中寶);

四是提高回購股份的價格(新湖中寶);

五是上市公司董事長或控股股東提議公司回購股份(人福醫藥、吉鑫科技、精工鋼構、合鍛智能、浙江廣廈);

六是上市公司回購預案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新力金融、信息發展);

七是上市公司發佈回購最新進展(均勝電子、鵬博士、紅豆股份、廣匯汽車、美克家居、華創陽安、浙數文化、天士力、維維股份、奧康國際、金誠信、科達股份、中央商場、怡球資源、歌力思);

八是回購股份多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恆力股份、輝隆股份、拓維信息、雙一科技、運達科技、韋爾股份、陽光城、中設集團、和晶科技、渤海輪渡、迴天新材)。

券商中國記者粗略統計,若按照回購規模上限計算,上述41家上市公司回購上限規模達167.51億元。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興業研究發佈研報表示,截止2018年中報,全部A股現金及等價物總額達26.15萬億。假設現金持有佔比超過8%的公司將超出部分用於回購,共有2212家上市公司可進行回購,總金額達3.49萬億。若現金佔比高的公司進行回購,3.49萬億的回購金額對於46萬億總市值的A股提振效應明顯。

41公司回購上限167.51億,回購公告呈現八大特徵

116家上市公司集體發佈回購預案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10月28日晚間,共有16家上市公司集體發佈回購公司股份,分別是恆力股份、輝隆股份、美盛文化、拓維信息、雙一科技、運達科技、浙江廣廈、中文傳媒、韋爾股份、陽光城、中設集團、通威股份、和晶科技、渤海輪渡、通化東寶、迴天新材、東吳證券。若按照回購規模上限計算,16家上市公司回購預案規模約62億元。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其中,回購規模最大的是恆力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8元/股。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其次是通威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結合公司近期股價,回購股份價格為不超過7元/股。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2發佈首次回購公司股份公告

10月28日晚間,*ST因美和英飛特發佈《關於首次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意味著公司回購股份方案正式啟動。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具體來看,*ST因美首次回購公司股份力度較大:公司於2018年10月26日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公司股份數量7,485,600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比例為0.73%,最高成交價為4.51元/股,最低成交價為4.37元/股,支付總金額為33,322,575.86元(不含交易費用),本次回購符合公司回購方案的要求。

英飛特則是小試牛刀,僅回購1000股。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3調高公司回購規模

10月28日晚間,新湖中寶發佈關於擬修改回購股份預案的提示性公告,對於回購股份金額進行了調整:

原《回購股份預案》中擬回購股份的金額“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修改為“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4提高回購股份的價格

新湖中寶不僅提高了公司回購金額,還提高了公司回購股份的價格:

原《回購股份預案》中擬回購股份的價格為“不超過人民幣4.00元/股”,修改為“不超過人民幣4.50元/股”,回購價格未超過董事會通過回購股份決議前十個交易日或者前三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平均收盤價的150%。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5董事長或控股股東提議回購股份

10月28日晚間,有3家上市公司發佈關於董事長提議回購股份的公告,分別是人福醫藥、浙江廣廈和精工鋼構。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此外,還有兩家上市公司發佈關於控股股東提議公司回購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分別是吉鑫科技和合鍛智能。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其中,提議回購股份規模最大的是人福醫藥:回購規模為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6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10月28日晚間,新力金融和信息發展發佈公告稱,回購公司股份預案獲得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715家上市公司發佈回購最新進展,累計回購31.5億元

10月28日晚,15家上市公司發佈回購股份最新進展,累計回購31.5億元(部分股票回購金額包含佣金、過戶費等交易費用)。

其中,回購金額最高的是均勝電子,累計回購6100.7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43%,累計回購金額達15.55億元,回購價格區間為21.7元/股到27.3元/股。

此外,累計回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還有5只股票,分別是鵬博士、紅豆股份、廣匯汽車、美克家居、華創陽安,累計回購4.02億元、3.69億元、2.08億元、1.39億元、1.37億元。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回購股份多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上市公司回購公司股份用途成為市場關注重點。券商中國記者整理28日晚間剛剛發佈回購預案的16家公司發現,回購股份多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恆力股份、輝隆股份、拓維信息、雙一科技、運達科技、韋爾股份、陽光城、中設集團、和晶科技、渤海輪渡、迴天新材11家公司公告稱,回購股份將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計劃。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公司法》修改,股份回購制度"升級"

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的決定》,對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有關公司股份回購的規定進行了專項修改,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同日,中國人大網公佈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署名為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餘。說明中提到,針對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草案從三個方面對該條規定作了修改完善:一是補充完善允許股份回購的情形;二是適當簡化股份回購的決策程序,提高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數額上限,延長公司持有所回購股份的期限;三是補充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規範要求。

此次公司法的修訂主要聚焦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層面,修訂內容包括三方面:

一是補充完善允許股份回購的情形。將現行規定中“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這一情形修改為“將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增加“將股份用於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和“上市公司為避免公司遭受重大損害,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兩種情形,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的兜底性規定。

二是適當簡化股份回購的決策程序,提高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數額上限,延長公司持有所回購股份的期限。規定公司應將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用於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以及上市公司為避免公司遭受重大損害、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而收購本公司股份的,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股東大會的授權,經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會會議決議,不必經過股東大會決。

三是補充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規範要求。為防止上市公司濫用股份回購制度,引發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利益輸送行為,增加規定上市公司收購本公司股份應當依照證券法的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上市公司收購本公司股份應當通過公開的集中交易方式進行。

此外,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刪去了現行公司法關於公司應獎勵職工收購本公司股份,用於收購的資金應當從公司的稅後利潤中支出的規定。

證監會、交易所力挺上市公司回購

進入2018年以來,證監會和滬深交易所對於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購,都進行了積極回應。

對於此次公司法的修改,證監會表示,此次公司法修改既立足當下,又著眼長遠,針對現行規定存在的允許股份回購的情形較少,實施程序較為複雜,回購後公司持有的期限較短,難以適應公司特別是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實際需要等問題,適當補充完善允許股份回購的情形,適當簡化股份回購的決策程序,適當提高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數額上限和延長公司持有所回購股份期限,建立健全股份公司庫存股制度,並補充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規範要求。

證監會還表示,《修改決定》進一步夯實和完善了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為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持,意義重大:

一是有助於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二是有助於健全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深化金融改革。三是有助於維護廣大中小投資者權益,促進資本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28日晚間,上交所發佈公告稱,將盡快制定配套業務規則,支持上市公司依法合規實施股份回購。目前,相關股份回購相關配套業務規則、公告格式指引已形成初稿。上交所將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和安排,抓緊予以修訂和完善,儘快發佈實施。

深交所此前曾發佈增持及回購公告格式,支持市場增持回購行為。深交所從三個方面對相關信息披露作出明確要求:

一是回購預案的主要內容。細化回購股份數量、資金總額、回購價格、實施期限等披露要求,並要求披露提議人、提議時間、前六個月交易本公司股票情況,未來六個月是否存在減持計劃。

二是回購預案的審議、實施程序及風險提示。明確上市公司終止回購預案應當履行股東大會審議程序,不得授權董事會決定終止事宜。

三是回購方案實施進展。明確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議案後應及時申請開立回購專用賬戶,以及需履行披露進展公告義務的時點。

回購或將貢獻超3萬億潛在資金

眾所周知,美股大牛市離不開上市公司的大舉回購。光大證券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美國股票市場普通股回購發生17639例,公告的回購金額達到8.6萬億美元,單筆回購平均規模4.89億美元,遠高於A股公司的6000萬人民幣/筆。

安信策略指出,今年A股的回購規模已經超過了A股以往任何一個全年,而且上市公司主動大手筆回購也頻頻出現。預計隨著制度的大幅優化,未來一個階段A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購數量與金額有望進一步走高,市場需要積極關注即將興起的回購潮。

興業研究發佈研報稱,2018年以來,股票市場接連地量下跌。同時,A股也出現了歷史上最大回購。2018年前三季度回購金額達257.5億元,相當於2015-2017年三年的回購總額。即便如此,對比美股2009年以來9年牛市期間的回購金額(年回購均值2.4萬億美元),A股回購力度還是稍顯不足。這可能也是市場持續沒有打破悲觀預期的原因之一。此次制度修訂,便利資金充裕的上市公司加速回購,將有效強化投資者信心。

安信策略認為,當前對於A股市場不應過度悲觀,政策層對A股市場體現了高度重視,未來的穩金融及對民營經濟的扶持政策進一步落實,股權質押問題的化解,G20中美首腦會晤,四中全會時間確定及召開等未來一系列積極因素將對A股市場提供有力支撐。安信策略認為投資者應該積極關注市場湧現的變化與機會,近期尤其應該重視政策鼓勵支持下的上市公司回購的興起。

興業研究表示,若以上市公司自有資金回購,或將貢獻超3萬億的潛在資金。當前,A股上市公司自有現金充沛。根據統計:A股上市公司現金及等價物佔資產比重平均值達15%,遠高於美股上市公司的5.8%。政策鬆綁之後,鼓勵現金較多的公司主動回購,是形成持續回購的可行路徑。截止2018年中報,全部A股現金及等價物總額達26.15萬億。假設現金持有佔比超過8%的公司將超出部分用於回購,共有2212家上市公司可進行回購,總金額達3.49萬億。若現金佔比高的公司進行回購,3.49萬億的回購金額對於46萬億總市值的A股提振效應明顯。

大熱潮!41家公司群發回購公告,或有近3.5萬億資金可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