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精賈躍亭的末路:「勝利」全靠篡改劇本?


戲精賈躍亭的末路:“勝利”全靠篡改劇本?



經過22天的焦灼等待,賈躍亭與恆大的“控制權”之爭終於有了初步結果。

10月25日,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發佈Faraday Future(FF)對恆大健康的緊急救濟申請結果,駁回賈躍亭在10月3日提交的“要求剝奪恆大作為股東享有的有關融資的同意權”的訴求。

對於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結果,恆大健康和FF的解讀卻截然不同:

恆大健康第一時間對外發布公告稱:

仲裁員駁回Smart King徹底剝奪時穎融資同意權的申請,並於較早駁回其突然提出的解除Season Smart資產抵押權的申請。作為臨時救助措施,仲裁員同意Smart King進行有嚴格條件的融資,其中新股融資的估值不得低於時穎投後估值,時穎享有新股的優先購買權;並在最終仲裁前對外融資額不得超過5億美元。


戲精賈躍亭的末路:“勝利”全靠篡改劇本?



但讓一眾吃瓜群眾風中凌亂的是,賈躍亭一方也通過官方微信宣佈“FF申請緊急仲裁全面獲勝,正式開放全球融資”。


戲精賈躍亭的末路:“勝利”全靠篡改劇本?



FF對外發布的聲明指出,“FF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交的針對恆大健康的緊急救濟申請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仲裁員裁決恆大不能再阻止FF從其他融資渠道獲取資金。”

對於仲裁結果,兩家公司給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解讀。兩邊都說自己贏了,那麼,到底誰贏了?

真相不會撒謊。我們迴歸到仲裁結果本身,逐一交叉比對關鍵要點,看究竟誰是那個打腫臉的胖子?

問題一

仲裁結果到底支持了誰?

這個問題事實上十分清晰。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仲裁的爭議點。早前的10月7日,恆大健康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

公司控股的時穎公司已經在今年5月提前支付了2018年底前應支付的8億美元,今年7月又與賈躍亭簽訂補充協議,同意在滿足支付條件的情況下,可提前支付7億美元。但原股東
在沒達到合約付款條件下,就要求恆大付款,賈躍亭還利用其在合資公司多數董事席位的權利操控合資公司,並以此為藉口於2018年10月3日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剝奪恆大作為股東享有的有關融資的同意權,並解除所有協議。


實際上,賈躍亭提出這兩項申請,是希望可以隨便處置合資公司股份、攤薄稀釋恆大股份,甚至撕毀協議,踢恆大出局。

但根據仲裁結果,賈躍亭想稀釋恆大股份、甚至把恆大踢出局的核心訴求,宣告破滅。不論是Smart King徹底剝奪時穎融資同意權的申請,還是其突然提出的解除Season Smart資產抵押權的申請,統統都被仲裁員駁回了。

需要指出的是,所謂緊急仲裁是指爭議當事人在完整的仲裁程序完成之前,尋求的一種臨時救濟方式,緊急仲裁的首要宗旨是在爭議未決之前維持現狀。因此,鑑於目前FF的財務狀況深陷泥潭,瀕臨破產,仲裁庭給了FF有限制條件的5億美元融資額度的“臨時救助措施

”。

賈躍亭方之所以單方面宣佈自己取得仲裁勝利,正是基於這一條。

但在FF的公開聲明中有意隱去的“限制條件”,在恆大健康的公告中做了完整的披露:

第一,新股融資的估值不得低於時穎投後估值;第二,時穎依舊擁有優先購買權;同時還有一點容易被忽略的是,作為緊急援助措施,該項條例只在最終仲裁結果確定前有效。

仔細分析這三點限制條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新股融資的估值不低於時穎投後估值,意味著賈躍亭可能想要打折獲得“救命錢”的途徑被徹底封死,仲裁庭保護了恆大等所有股東的共同利益。

第二,時穎擁有的優先購買權,意味著恆大擁有了進一步鞏固大股東地位的機會,即使未來有人願意再赴賈躍亭窒息式的夢想也得先過恆大這一關,也就是說仲裁結果實際對恆大更為有利。

第三,暫且不論上市公司公告和微信公眾號聲明的可信度比較,單從兩封公告聲明中可以明顯看出,恆大健康公告的主要內容將仲裁結果各項條款逐一清晰披露;而

賈躍亭一方的聲明則對仲裁結果語焉不詳,尤其是對申訴被駁回等關鍵條款隻字不提,僅對一項附加了嚴格限制條件、可能難以如期實現的融資許可解讀為“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在各項事實面前,賈躍亭單方面宣佈取得的“勝利”顯然站不住腳。

問題二

真的能實現對外再融資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FF的“對外融資額不得超過5億美元”的緊急援助有效期只在最終仲裁節點前。那麼,在此期間賈躍亭真的能實現對外再融資嗎?

對此,FF內部人員對媒體透露,目前FF已經在接觸新的融資方,並且有一步進展。當問及具體詳情時,對方尚未有做出回應。

此前有媒體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稱,賈躍亭不久前在內部郵件中透露FF已與新的融資方接洽,該融資方正是來自中東的某基金,和來自中國的紅杉資本。但目前進展並不樂觀,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今日對媒體表示,“

紅杉中國從未與其有過接觸”。

該人士還透露,賈躍亭告訴新融資方“FF91只要再拿到一點點錢就可以實現量產”,這套說辭與此前吸引恆大入股時基本一致。但是,面對如此嚴格的融資條件,賈躍亭可能難以在最終仲裁結果出爐的期限前找到合適的投資者。

問題三

1美元年薪到底是不是苦肉計?


10月21日,FF通過全員郵件發出了“全員降薪20%”的通知稱:

公司因財務困難被迫將對所有員工降薪20%,並不得不採取裁員行動,公司創始人兼CEO賈躍亭將只領取一美元年薪。同時,已與新融資方展開洽談。

郵件內容顯示,FF聲稱之所以做出這個“艱難但必要的決定”,是由於投資方恆大健康未能履行其承諾並支付其同意支付的款項,FF正面臨財務困難。不少高管表示願自動降薪緩解公司目前緊張的財務局面,降薪幅度超過20%。還有不少員工表示“願意只領取每月生活費,等公司未來情況好轉之後再補發工資”。

為了度過公司的財務危機,FF可以說是眾志成城,只拿1美元年薪的賈躍亭更是一副要和公司同甘共苦的樣子。

但是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宣佈全員降薪的數天前,FF漢福德工廠還陸續招聘了1300名員工,而且福利和薪水是“令人滿意,有競爭力的”。

據美國科技媒體Jalopnik報道,雖然在過去兩年來現金流十分緊張,但FF仍然向高管支付了十分優厚的薪酬,總監級別的高管年薪均超過20萬美元,另有約5萬美元的獎金和股票期權。其中,前首席財務官Stefan Krause年薪100萬美元,簽約獎金30萬美元,還有一筆可觀的股票期權。

外界因此質疑,賈躍亭的節衣縮食其實是在打“苦情牌”,意在向仲裁中心變相施壓。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恆大與FF的仲裁屬於緊急仲裁,在此種情況下需要爭議當事人維持當前現狀,一旦仲裁中心因為FF的降薪行為相信FF已經陷入破產邊緣,或許會加大賈躍亭獲得臨時救濟的籌碼。

事實上,這樣“已窮得走投無路”、破釜沉舟的劇情,在賈躍亭身上並不是第一次上演。

早在2016年底,在樂視系被爆拖欠供應商100億欠款,樂視股價持續走低的背景下,賈躍亭也曾發內部信表示,"我們的資金和資源其實非常有限。我和公司管理層將為此承擔責任。即日起,我自願永遠只領取公司1元年薪。"

只不過,事實是在賈躍亭說出這番話之前,其就已經通過股權轉讓,高位套現了32億元。

事實上,“缺錢”到發不出工資的FF,可能依舊花著恆大的錢在和恆大打官司。《深網》等多家媒體報道稱,據知情人士透露,賈躍亭發起仲裁的訴訟費用超2000萬元,而該筆費用全部來自於恆大的投資款。

10月24日深夜,鳳姐羅玉鳳也發文稱:


戲精賈躍亭的末路:“勝利”全靠篡改劇本?



根據《澎湃新聞》等媒體爆料,賈躍亭在美國擁有5套豪宅。如今,這五套豪宅估值約4000萬美元左右,接近3億人民幣。


戲精賈躍亭的末路:“勝利”全靠篡改劇本?


戲精賈躍亭的末路:“勝利”全靠篡改劇本?


問題四

提起仲裁的真實意圖到底是?


儘管資金緊張,FF此次申請緊急救濟仲裁的訴求,並非是要求判定恆大提前支付,而是要求剝奪恆大的融資權同意權。

此前賈躍亭為了吸引恆大入股,做出了一系列“高標準”的考核承諾。按照此前媒體曝光的Smart King和FF前股東簽訂的對賭協議,如果賈躍亭無法在2019年第一季度交付FF第一批車輛,賈躍亭將失去對Smart King的控制權。

而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

今年FF曾提出兩筆債權融資,均獲得恆大快速同意並已完成。雙方此前也曾初步探討過股權融資方案,恆大明確表態支持一切合理的股權融資方案。然而,賈躍亭從未向恆大提出股權融資方案具體是什麼。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賈躍亭希望剝奪恆大的融資同意權,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以股權形式對外融資,主要目的就是想稀釋恆大的股權。

事實上,有了孫宏斌灑淚在前,恆大入主FF顯得尤其謹慎。恆大在和FF的合約中加入了反稀釋條款,要求FF接下來的對外融資,必須要經過恆大方面的同意,以防止恆大股份被稀釋。

為了保障恆大的股權不被惡意稀釋,仲裁結果也明確強調:最高融資額不得超過5億美元,新股融資的估值不得低於時穎投後估值,時穎享有新股的優先購買權。

問題五

資本市場認為誰贏了?


市場永遠是對的。

截至今天收盤,恆大健康股價大漲8.87%,說明市場認為結果有利於恆大,一個有恆大大力支持的FF更有利於早日實現量產。

即使拋開仲裁不談,賈躍亭如期實現量產的可能性也備受質疑。

根據媒體此前報道,賈躍亭等無法在2019年一季度之前兌現首批電動車量產交付之承諾,即視為對恆大健康這位大股東的違約情形。屆時,賈躍亭將失去1股10票的權力,失去FF的控制權。

一直以來,FF的燒錢程度外界有目共睹,且從雙方的公告內容來看,賈躍亭再次面臨資金吃緊,FF91或陷入停產的窘境。

孫宏斌曾經哽咽著評價賈躍亭“連一片羽毛也不肯失去”,但如今看來,什麼都不想放手的賈躍亭,最終可能會失去更多。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