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遠離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拒絕「校園貸」、「現金貸」!

「普及」遠離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拒絕“校園貸”、“現金貸”!

校園貸,毀了一名花季少年

大學生劉某通過校園貸借款8000元,在各種套路下,最終“借款”超過20餘萬元,被逼輟學。

案例:

2018年初,大學生劉某為購買手機,向“校園貸”人員管某借款8000元, 起初劉某跟管某簽訂了15000元借款合同,包含手續費、平臺費等在內,約定每月還款1500元。

在還了前3期後,劉某沒有錢了。於是在管某的介紹下,劉某向犯罪嫌疑人陶某借款6萬元,用於償還管某的債務,在扣除各種費用後實際到手僅8400元。

幾個月下來,劉某又無力償還6萬元借款。於是陶某又教唆劉某向犯罪嫌疑人鄭某等人借款15萬,用於償還陶某的債務。

這樣反覆以債抵債,劉某最終無力承受鉅額債務。被逼輟學,四處躲債!

「普及」遠離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拒絕“校園貸”、“現金貸”!

1

揭秘“校園貸”

首先,該學生確實急需資金週轉,要借錢;

其次,“免押、免息、零手續費”誘惑了他;

第三,簽訂虛高借條。這可是致命傷害啊;

第四,暴力催收,沒幾個人承受得起;

第五,還有利滾利,新賬還舊賬,高利息。

「普及」遠離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拒絕“校園貸”、“現金貸”!

2

校園不良網絡借貸的常見的手段

不良貸

主要指那些採取虛假宣傳、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不合規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或給學生帶來惡意貸款的平臺。

風險分析:不良校園貸往往存在費率不明、貸款門檻低、審核不嚴、不文明的催收手段、風險難控、易將風險轉嫁給家庭等風險問題,應加以識別。

安全提示:要堅決抵制使用“不良校園貸”,對於一些臨時性資金需求應向家人或學校進行求助。

高利貸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規定,借貸雙方約定年利率超過36%的,定為高利貸,法律不予保障。

風險分析:以月息“0.99%”為噱頭的校園貸分期易造成“低息”假象,加上平臺服務費,成為超過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繳納滯納金,超過36%變為非法高利貸。

安全提示:瞭解高利貸的評判標準,注意詳細瞭解利率、還款期限、逾期後果等信息,全面評估並制定合理的還款計劃,堅決抵制高息貸或高利貸平臺,一旦誤入陷阱,要及時報警。

多頭貸

主要指因從多個校園貸平臺進行貸款,形成一種“以貸還債”式的多頭貸。

風險分析:“多頭貸”的問題不僅僅在於校園貸平臺是否正規,更在於從多個校園貸平臺進行貸款直接導致的還款壓力問題。

安全提示:要高度警惕,提倡“擦亮眼睛”,增強防範意識,謹慎使用個人信息,不隨意填寫和洩露個人信息,對於推銷的網貸產品,切勿盲目信任,提高自身對網貸業務的甄別、抵制能力。

傳銷貸

主要指不法分子藉助校園貸款平臺招募大學生作為校園代理並要求發展學生下線進行逐級斂財。

風險分析:判斷傳銷的三個標準:是否需要上交會費;是否讓發展下線;是否進行逐級提成。多數學生是在不知情和利益驅使下被不法分子利用。

安全提示:瞭解傳銷詐騙的判斷標準,也要對各類以“校園貸款”名義進行的有關兼職代理保持警惕,謹防落入傳銷組織。

培訓貸

打著金融創新旗號的“培訓貸”實為“校園貸”的新變種,專門坑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

風險分析:此類校園貸詐騙實為詐騙分子通過虛假宣傳方式,依託在培訓機構的外衣下,誘騙學生參加貸款繳費,隱藏了更多的套路,其危害性不容小覷。

安全提示:要樹立正確消費觀和金錢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一旦陷入非法校園貸,要及時向學校和家人求助。

刷單貸

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求職心裡,以刷單貸款獲取佣金名義進行的新型詐騙。

風險分析:不法分子誘騙大學生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申請網絡貸款,將放款轉賬至騙子提供的指定賬號,學生每貸款一筆即可得到佣金。最後,騙子拿了放款的錢跑路,尚未償還的款項仍需申請人自己來償還。

安全提示:要高度警惕“刷單兼職”騙局,求職時一定要選擇正規、信譽高的單位,謹防“好心人”主動介紹工作的行為。

3

如何遠離校園不良借貸

1、不輕易在網上透露自己的身份;

2、有合理的理財方式、科學的消費觀;

3、明確用錢找家長,勤工儉學自己掙;

4、不要相信0手續費或低手續費輕鬆貸款的金融信息;

5、不輕易將自己的相關信息給別的陌生人;

6、遇到問題,尋求家長、輔導員幫助,切忌一個人胡思亂想;

7、普及信貸知識,普及金融信貸和網絡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