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印度的全民醫保?

胸毛還在燃燒


全民醫保,這聽上去是一個很不錯的政策。似乎很多人不願意相信印度有經濟能力實現全民醫保,現實是印度的確有這樣的政策。

但是我們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印度的全民醫療含金量到底有多高?有沒有真正使得印度民眾享受到這項政策帶來的便利和好處,還是這只是一個幌子,實際用處並不大。

現實是這樣的,印度一直跟隨西方的體制改革,西方有全民醫療制度,印度也在醫療體制上進行改革,實行全民醫保。但是印度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低下,醫療設施落後,醫療條件不足。西方實行全民醫保是有自身的經濟和醫療基礎在的,是一步一步來的。

而印度不是,印度在經濟還處於落後地位的時候,僵硬的實施這種政策,並不能發揮出全民醫療的優勢。

據相關資料,印度目前在醫療上投入的資金還不到GDP百分之一,而發達國家例如法國佔到了百分之十一點六,德國也在百分之十一多,佔比相當多,而且要知道,德國和法國經濟體量大,質量高,人口少,而印度人口多,經濟質量低,體量存在一定水分。

印度的全民醫保在外界看來是一項不錯的政策,但是印度的醫療條件的落後使得很多病人無法真正享受到這個政策,公立醫院的醫療設備老舊,而且數量少,免費醫療的部分也比較少,大病很難在落後的公立醫院醫治,而私立醫院條件好,但是費用高。但是這個全民醫療的政策顯得很雞肋。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印度醫療行業發展的還可以,主要是各種仿製藥品給人們帶來了便利,在印度很多人還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新生兒夭折率也較高,主要是營養跟不上,各種基礎的傳染病、疾病、衛生問題很難解決。


環球網


老是拿印度說事,印度就是全民醫保從這一點比咱大中國強多了,中國實行農村醫保從剛開始的交二十元到現在的一百八十元,我家十口人每年就一千八頂農村兩畝地的收入,九年義務教育雖然不要交學費但是學雜費書本費再加上老師的補課費一年得上萬元,生活壓力山大,現在印度都全民醫保了,不要說韓國,日本等國,就連朝鮮,泰國這些周邊國都是上學看病都是不要花錢


老班長58170716


印度是有全民醫保這麼一個政策,不過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政策的合理性了!政策立法要推行,只要符合了“政治正確”,出於選票的考慮,很容易就獲得通過了,不太考慮它的合理性。印度的全民醫保就是這麼一個政治正確的政策,公立醫院免費治療。但是,它每年的投入都低的可憐,公立醫院的醫療設備,員工待遇差的不是一個差字就能形容的,醫院沒有護士絕不是稀罕的事。90來萬的醫生醫術水平參差不齊,醫術好的,差不多都跑去待遇好設施齊全的私立醫院去了。 結果就是,這個美好的政策因為沒有相應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撐,沒有得到足夠的財政撥款,成了流於形式的花架子。印度民眾都清楚,“看”病可以去找公立醫院,但是治病還是得花錢去私立醫院。與其說這個政策保障了公民的醫療,不如說他浪費了更多的財政,妥妥的就是一個政治正確畫的餅,精神上矇騙撫慰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加入WTO的時候,不像我們處處被嚴格要求針對,西方國家滿足了它幾乎所有甚至無理取鬧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允許它仿製藥品,結果就是,因為是仿製的,研發成本低,藥品價格就遠遠低於國際藥品價格了,導致印度的醫藥產業發達,治療費用相對低,每年都吸引不少人不遠萬里從世界各國跑到印度來治療疾病。不過即便相對較低,那也是私立醫院的,印度的窮人還是看不起的。然後就有了這畸形的社會現象:一個有全民免費醫療的國家,一個醫藥產業發達的國家,人民卻看不起病!

總之吧,與其畫餅充飢做一些形式上的事,不如認清殘酷的現實埋頭苦幹,只有把經濟發展起來了,醫療才有真正有保障的時候!不可學!


我真不是哲學家


首先印度真的有全民醫療,這樣一個人口又多經濟相對又落後的國家能實行全民醫療確實讓人差異,相信羨慕的人更多。但是真是情況卻不是我們想象的美好。

首先免費醫療實行的救治單位是公立醫院,醫療設備衛生條件都比較差,醫生待遇低,醫術好一些的醫生都不願意在公立醫院就職。

其次是醫院的數量、床位、醫師、藥品等嚴重不足,我們都知道印度的生活條件比較差,患者很多,所以導致很多重病患者在醫院排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再就是這個全民醫療所用的藥物國家都是有要求的,再差一點可以這麼說,多數病人所開的藥物幾乎差不多,很多人吃了根本藥不對症沒有多少治療效果。

所以印度的全民醫療並不被人世人看好,國家要實行全民醫療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需要解決很多連帶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