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因現金流降3倍

华大基因因现金流降3倍

(原標題:華大基因現金流銳減2.93倍 股價年內跌七成市值蒸發624億)

在接連不斷的舉報、質疑聲中,國內基因測序龍頭企業華大基因(300676.SZ)似乎已經走下了神壇。

華大基因未經許可,將部分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近期,科技部針對華大基因的一紙處罰引爆市場對華大基因的質疑。

其實,上市前後,華大基因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早在2014年,華大基因就籌備上市,直到去年7月才正式在A股掛牌交易。這期間,關於華大基因IPO數據造假質疑頻頻,同時,公司深圳項目因涉及環境汙染等問題還遭周邊居民反對。

頂著質疑上市之後,華大基因經營業績增幅大幅放緩。今年前9個月,其淨利潤增幅為2.48%,上市以來首次降至個位數。與此同時,公司經營現金流為淨流出1.55億元,同比銳減293.90%。

二級市場上,在上市之初歷經19個一字板後,股價最高達261.99元,如今跌至52元,跌幅達80.15%。僅今年以來,股價跌幅就達75%,當初千億市值如今僅為208億元,10個月蒸發了624億元。

三季度淨利負增長

華大基因的淨利潤增長速度大幅放緩。

上週,華大基因披露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9個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1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47億元增長25.39%,淨利潤3.20億元,去年同期為3.12億元,同比增長2.4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2.67億元,去年同期為2.65億元,同比僅微增0.81%。

去年同期,公司淨利潤同比增幅為21.52%,扣非後的淨利潤同比增長40.86%,今年的淨利潤增速明顯下滑。

實際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理財收益、政府補助等合計達到0.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00萬元。

對於淨利增幅放緩,公司解釋稱在試劑盒報證和產品的臨床試驗項目加大了研發投入。

從單個季度看,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1.01億元,同比增長6.71%。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達到2.08億元,同比增長8.73%。由此可見,公司第三季度的淨利潤為負增長。

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3億元,同比增長20.54%,淨利潤為1.12億元,同比下降7.3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為0.99億元,同比下降2.09%。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早從2015年開始,華大基因的淨利潤增速就不斷下降。

華大基因是2017年7月14日實現在創業板上市的,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是其IPO關鍵期。2015年至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速呈現加速之勢,但同期淨利潤增速與之背離。

2014年,公司淨利潤0.28億元,同比大跌79.30%,但在次年,公司淨利潤暴增832.05%,達到2.62億元。2016年、2017年,淨利潤分別為3.33億元、3.98億元,同比增速為26.93%、19.66%。

除了淨利潤增速在持續下滑外,華大基因的毛利率也在遞降。

華大基因主營業務由生育健康、基礎科研、複雜疾病、藥物研發等四大板塊構成,其中,公司的一半以上營業收入來自生育健康。去年上半年,四大板塊毛利率分別為75.94%、44.29%、38.26%、45.87%,而在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別為69.89%、27.08%、40.04%、46.87%,生育健康和基礎科研的毛利率均出現下降。

數據造假、經營違規風波不斷

淨利潤增速接連下降的華大基因頻頻置身於輿論風暴中心,公司陷入一次次解釋與澄清中。

公開資料顯示,華大基因的上市之路並不順利。早在2014年7月,公司就有意讓旗下的華大科技和華大醫學分別在香港和深圳上市,但當年底並未完成上市計劃。其原因或是淨利潤大幅下跌。2013年,華大科技收購美國基因測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後,業績欠佳。

於是,華大基因調整上市策略,將華大科技和華大醫學合併上市。2015年,完成重組合並後,華大基因衝刺創業板。但在一年後IPO申請被中止審查。直到去年3月,公司IPO審查恢復,並進行了預披露更新,最終順利過會。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上市前後,針對華大基因的質疑不斷。在公司預披露及預披露更新的兩份招股書中,生育健康類服務,2014年的產量出現了51.56萬個、42.51萬個兩個版本數據,市場因此質疑公司IPO數據造假。

此外,公司董事長汪建的關於“我們的員工必須活到100歲”、“5—10年可以化學合成生命”、“我們做的是好事,股票不會下來”等眾多言論均受到質疑。

今年以來,“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華大基因無創產前DNA篩查未能幫用戶起到篩查作用,最終生出帶有生理缺陷兒童”等輿論文章不斷。

最近的輿論事件則是科技部的一紙處罰通知。今年10月24日,科技部公開公佈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處罰信息,華大基因、藥明康德和艾德生物A股三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處罰書稱,經調查發現,華大基因(華大科技)未經許可,將部分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

華大科技與華山醫院開展的項目是“中國女性單相抑鬱症的大樣本病例對照研究”。關於此次外流出境的信息包括哪些內容、多大數據量、目的是什麼,處罰書未具體說明,華大基因也未作解釋。

與此同時,市場將矛頭指向華大基因將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外洩出境,並迎來了交易所問詢。

對此,華大基因解釋稱,“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項目無外方合作機構。項目分析工作均在境內由中國科研團隊完成,不存在外洩。

股價年跌逾七成現金流銳減

風波不斷、淨利增速放緩的華大基因在二級市場頻頻被投資者拋棄。

華大基因發行價13.64元,頭頂基因測序龍頭光環,上市之初一口氣就收了19個漲停板。上市4個月,股價最高達到261.99元,較發行價上漲了18.21倍,成為A股市場僅次於貴州茅臺的第二高價股。

然而,在一陣陣質疑聲中,登頂之後,華大基因的股價也受到影響。至今10月19日,股價最低觸及46.52元,較最高價下跌了82.24%。僅今年以來,股價累計跌幅也達到75%。

巔峰時期,華大基因市值達1050億元,如今為208億元,縮水了841億元,僅在今年就縮水了624億元。

股價大幅下跌之時,公司持股5%以上重要股東華大投資擬減持1200.30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3%。以昨日收盤價計算,市值為6.24億元。

華大投資為華大基因高管持股平臺,由公司現任董事王俊、尹燁、孫英俊,現任監事李松崗、現任高管杜玉濤,離任董事李英睿、離任高管王威等合計出資2884.10萬元成立。IPO前,華大基因增資,華大投資的出資額為4992.50萬元。其中,尹燁為公司總經理。

除了股價下跌、股東減持套現外,公司現金流也在急劇減少。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今年9月底,公司經營現金流持續負增長,增幅分別為—28.78%、—3.21%、293.90%。今年前9個月,經營現金流淨額首次為負,淨流出1.55億元。

儘管華大基因不缺錢,但如果公司資金長期淨流出,將會波及到流動性。長江商報 記者 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