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疼痛」千萬不要忍,可能是大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疼痛是繼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國際疼痛研究會決定從2004年開始,將每年的10月11日定為“世界鎮痛日”。

這些“疼痛”千萬不要忍,可能是大病


作為每個人一生中體驗最早、最多的主觀內在感覺———“疼痛”,是我們經常遇見的問題。但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疼痛的認識比較片面,有的得到了正確診療,有的卻因為跟其他疾病太過相似容易被誤診,輕則加重病情,重則危及生命。


疼痛是病嗎?

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狀,慢性疼痛是疾病。

1、急性疼痛:指短期存在(少於三個月)、通常發生於傷害性刺激之後的疼痛,由原發疾病引起,隨著原發病治癒疼痛也隨之消失。而急性疼痛如果在初始階段未得到完全控制,可能會發展為慢性疼痛。

2、慢性疼痛:常在原發疾病治癒後,疼痛仍持續存在,並呈逐漸加重趨勢,可在沒有任何確切病因或組織損傷的情況下持續存在,此時機體病理的生理變化與原發疾病完全不同。


這5種疼痛一定要去看醫生

關節疼痛

除了近期受傷之外,關節疼痛,特別是持續性且伴有炎症的疼痛,可能是風溼性關節炎。據美國梅奧診所研究報告顯示,關節疼痛還可能是多種疾病的信號,如痛風、紅斑狼瘡、萊姆關節炎、骨質疏鬆症、軟骨病和肌腱炎等。

這些“疼痛”千萬不要忍,可能是大病


胸部疼痛

胸部劇烈疼痛,揮之不去,同時伴有呼吸急促時,務必立即就醫。胸悶是心臟病的典型症狀,左側胸口發生劇烈疼痛常為心臟病,不容忽視。心臟病不適感還可能出現於前胸上部、嗓子、下顎、左肩或左臂,以及腹部等。胸口右側劇痛,要懷疑有以下疾病:心絞痛、肺病、哮喘、肺栓塞、膽結石和肝炎等。

嚴重頭痛

可能是偏頭痛發作。如果過去沒有發生過偏頭痛,或者沒有出現偏頭痛其他症狀(視覺光環、頭部跳痛或怕光等),突然嚴重頭痛則可能是腦溢血或腦動脈瘤的信號,可在數分鐘內導致大腦損傷。

這些“疼痛”千萬不要忍,可能是大病


腹部劇痛

右下腹疼痛最常見的原因是闌尾炎,感覺右側劇痛,同時伴有噁心和發燒。闌尾炎開始發作後,逐漸轉移為右下腹劇痛。闌尾炎伴隨症狀還有:噁心、嘔吐、發燒。進一步發展則會出現發冷、便秘、炎症、腹瀉、發抖和嘔吐等。腹部嚴重疼痛還應考慮多種可能性:膽囊等胰腺疾病、胃潰瘍以及腸梗阻等。對女性而言,另一種可能是卵巢囊腫。這些疾病都不容忽視。

腿疼伴炎症

小腿疼痛且伴有浮腫及炎症,可能是得了深層靜脈血栓症。局部按摩和及時走動有助於緩解這種血栓症的疼痛。但是,一旦血栓隨血液發生遊走,流動至心肺,則容易導致缺氧,甚至發生致命危險。如果小腿疼痛同時伴有浮腫,務必立即就醫。

疼痛是身體告知你某些部位出現問題的一種方式,是身體的一種預警機制。所以當身體出現疼痛,需要及時就診,弄清楚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