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薦」巢居者先知風,穴處者先知雨——王充《論衡·實知》

“巢居者先知風,穴處者先知雨。”出自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充的《論衡·實知》。巢:鳥窩。穴:土室,獸窩。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樹上巢居的鳥類,能先知颳風;住在洞穴裡的動物,能預測下雨。

賞析

不同的環境、條件,能發展不同的感知特性,並養成獨特的專長。作者的寓意是用自然界的現象推知到人類,由於每個人所生長的環境和條件不同,他們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就有所不同,如同生活在水邊的人擅長捕魚、游泳,生活在山林深處的人,會打獵一樣。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在選用人才時,要廣泛選用,用其所能。

「好文推荐」巢居者先知风,穴处者先知雨——王充《论衡·实知》
「好文推荐」巢居者先知风,穴处者先知雨——王充《论衡·实知》

王充(27—約97),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今屬浙江)。王充年少時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讚他對母親很孝順。後來到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班彪為師。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立論宗旨,以“天”為天道觀的最高範疇。以“氣”為核心範疇,由元氣、精氣、和氣等自然氣化構成了龐大的宇宙生成模式,與天人感應論形成對立之勢。其在主張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學等方面彰顯了道家的特質。他以事實驗證言論,彌補了道家空說無著的缺陷。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與發展者。

王充思想雖屬於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嚴格的區別,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但卻與漢初王朝所標榜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葉民間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

「好文推荐」巢居者先知风,穴处者先知雨——王充《论衡·实知》
「好文推荐」巢居者先知风,穴处者先知雨——王充《论衡·实知》「好文推荐」巢居者先知风,穴处者先知雨——王充《论衡·实知》

《論衡》

「好文推荐」巢居者先知风,穴处者先知雨——王充《论衡·实知》

《論衡》一書為東漢王充(27-97年)所作,大約作成於漢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立論宗旨,以“天”為天道觀的最高範疇。以“氣”為核心範疇,由元氣、精氣、和氣等自然氣化構成了龐大的宇宙生成模式,與天人感應論形成對立之勢。其在主張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學等方面彰顯了道家的特質。他以事實驗證言論,彌補了道家空說無著的缺陷。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與發展者。王充思想雖屬於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些區別,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但卻與漢初王朝所標榜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葉民間流行的道教均有所不同。

《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該書被稱為“疾虛妄古之實論,譏世俗漢之異書。”

「好文推荐」巢居者先知风,穴处者先知雨——王充《论衡·实知》「好文推荐」巢居者先知风,穴处者先知雨——王充《论衡·实知》

缺點和不足是客觀存在的,優勢和強項也是每個人都有的,就看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了,有位哲人曾說: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日本就曾把垃圾壓制成樓板建造高樓大廈。反過來說,寶貝如果放錯了地方,也會成為垃圾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撼,我們不但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正確看待自己和別人,切忌寓言詩中的鳥兒看待事物的片面性和絕對化。

關注珠山檢察,開啟法治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