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喪,必做佛事|用佛法精神建立「婚喪嫁娶」新民俗

父母之喪,必做佛事|用佛法精神建立「婚喪嫁娶」新民俗

有人說:“父母之喪,不作佛事“這是依照朱晦庵的家禮。”真是可嘆啊!世間人每當慶賀生子、升官、發財等喜事時,從來不曾想過應為父母禮一佛,誦一四句偈,飯一沙門。甚而更有於父母逝世後七七日中宰殺牲畜,將祭祀的肉分送給宗族親友,以為這便是崇正道、辟邪說。不知這樣做只會增重已故親人的罪業,令他們更加沉淪於苦海之中。死者有知,當撫胸痛哭於泉下啊!反不及貧窮人的子女,雖僅禮一佛,誦一四句偈,飯一沙門,也能夠報答父母的親恩。相比之下,豈不是又添一層悲哀嗎?《顏氏家訓》一書,為古今人所讚歎,其間特別叮囑子女“必作佛事”。顏之推、朱晦庵皆被世人奉為賢者,不妨試著將二人的主張合而觀之。

父母之喪,必做佛事|用佛法精神建立「婚喪嫁娶」新民俗

蓮池大師因為在明朝,當時朱熹或者理學的這些祖師們提出了很多的理念,影響了世人。這裡邊恐怕是有正確的,也有不足之處。蓮池大師教給我們,對於這些祖師們講的東西恐怕也要分析分析。擇其善之而行之,擇其不善而改之,這恐怕是我們對待古人應有的態度。我們不要一概而論,全面否定;也不要一概而論,全盤接受。而是應該理性地思維,真實地判斷,逐漸地明白,不要人云亦云。

過去古人或者說我們現在婚喪嫁娶,往往是什麼習慣呢?還是過去這些古老習俗流傳下來的:親朋好友聚會,一起吃它一頓,慶祝慶祝。但是從佛法角度來看,可能會有問題。聚會慶祝是可以的,但是這裡邊殺生、吃肉會給人們帶來危害。帶來危害我們還不知,以為沒事,這就是我們人類的愚痴。

那麼現在我們用佛、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方法,我們婚喪嫁娶不僅僅是聚會的問題,聚會(時)逐漸地我們要改為素餐,不吃肉了;婚喪嫁娶我們可能是要靠唸佛、修行來慶祝。現在我們這些同修們組成家庭,提出理念是什麼呢?用打七來作為婚禮,放生作為婚禮的慶賀,這是最積極的、最有意義的方式。真正能夠使自己受益、使動物受益、使無形眾生受益,使身心清淨、使周圍環境清淨,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所以現在我們努力,靠從我們自己做起,慢慢地移風易俗,用佛法最正確的觀念形成最正確的習俗,代替過去那些不正確的習俗和觀點、看法。不僅不使自己受害,而且真正地順乎佛法,真正地趨吉避凶。」

—————————

父母之喪,必做佛事|用佛法精神建立「婚喪嫁娶」新民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