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美客,食在平遙

平遙

平遙古城美食眾多,大到豐盛的傳統宴席“八碗八碟”,小到風味獨特的當地小吃,都值得細細品味。與山西各地共有的飲食風俗一樣,平遙小吃以麵食為主,品種繁多,製作精細,除所熟知的拉麵、剔尖、削麵等麵食種類外,握溜面、瓠托兒、圪朵朵、切闆闆、油旋子等吃法,就連很多正宗山西人都叫不出名字。除此之外,平遙還有碗禿、擦葛鬥、栲栳栳、過油肉、水煎包等100多種特色小吃

平遙特產中名氣最大的是牛肉長山藥,和漆器一起被稱為“新平遙三寶”。平遙牛肉以傳統工藝製作,醇香可口 ,營養豐富,早在明代已聞名遐邇,據說當年慈禧太后途經平遙,享用後將其定為皇宮貢品,現在以“冠雲”牌牛肉較為有名,在古城內多數店鋪都可買到。平遙長山藥則被稱為“中國小人參”,是健脾、養胃、益氣的滋補食材。另外,黃酒也是平遙一大名產,要數“長升源”最為有名,平遙所產黃色糯米經古法釀製,其香味濃郁醇厚,酒性溫和,舒勁活血養胃。在這座古城裡,吃的不僅僅是美食美酒,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古韻。

美食美客,食在平遙

◎平遙牛肉

美食美客,食在平遙

平遙牛肉源於漢代,明代已負盛名。清朝先後在平遙城內開業的興盛雷、自立成牛肉鋪享有很高聲譽。平遙牛肉就是繼承興盛雷、自立成傳統風味而發揚光大。其製作工藝獨特,色澤紅潤,綿香可口,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之特點。

◎長山藥粉

美食美客,食在平遙

平遙縣嶽北村生產的長山藥,條粗條長,皮薄質細,在晉中一帶很有名氣。《神農本草經》上說:“薯蕷味甘溫,主傷中,補虛贏,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是祖國醫學寶庫中不可缺少的一味健身、健脾、養胃的滋補藥品。

推薦購買地:南大街市樓南路永龍號漆器舊址對面的店賣的威壯牌長山藥粉,椅子上印有708號。

◎黃酒

美食美客,食在平遙

黃酒用糯米釀成,其香味濃郁醇厚,酒性溫和,既是一種婦孺老少皆宜的低度飲料,還是理想的烹飪調料。據分析,黃酒含18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黃酒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數倍,為世界營養酒類中所罕見,因此人們稱其為“液體蛋糕”。經醫學研究證明,黃酒具有健脾、益胃、舒筋、活血之工效。

推薦購買地:長升源,明清一條街上靠近市樓處。

◎曹家燻肘

美食美客,食在平遙

平遙曹家燻肘是與平遙牛肉一樣齊名的傳統名吃,因曾選入宮廷而譽滿三晉、名震華夏、香飄天下。在肉食品加工中,熏製是一種獨特的傳統制作方法,它利用藥料、木屑等燃燒時所產生的熱煙,使其適當乾燥和吸收燻煙中的酚、醛、醇類等成份,可防止食品腐蝕和脂肪氧化,傳統加工方法對接現代科學技術。

◎平遙碗託

美食美客,食在平遙

平遙碗託是平遙由來以久的一種特色風味麵食小吃,具有面質筋道、滑爽可口的特點。

平遙的碗託由清光緒年間城南堡廚師董宣首創,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碗託主要由白麵粉製作。它集涼粉與灌腸的優點於一身,既有涼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腸的濃烈香味。傳說,1900年(即光緒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禍西安,路經平遙時,食用了董宣的碗脫,讚不絕口,並賜予重賞。於是,碗託名聲大振,成為一種地方名吃。

◎檳幹

美食美客,食在平遙

平遙古城往南二十公里,有一泉水淙淙,溪水清澈,林茂草豐,果木飄香的深溝--果子溝。溝內生長著多種野果,其中以檳果歷史最悠久,品質最優良。從明代成化年間人工種植以來,果子溝檳果以其鮮豔的色澤、濃郁的芳香、酸甜的味道享譽海內外。用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的平遙檳幹,口味獨特,具有養顏滋肺,消食解乏之功效,尤其適合婦女、兒童、老年人食用。歷史上,曾遠銷東歐和俄羅斯一帶,深受歡迎。

平遙縣境內有豐富的檳果資源,正常年份年產檳果100萬公斤,可加工檳幹20萬公斤。現採用傳統的檳幹加工工藝,推出的包裝精美,風味獨特的名優特產--平遙檳幹,投放市場後,很快贏得消費者的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