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騰訊?

抄底腾讯?

抄底腾讯?

文 | Eastland

來源丨虎嗅網(ID:huxiu_com)

用廣義的貨幣做比喻,可以把上市公司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黃金”,具有相對恆定的價值。比如茅臺(600519.SH)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是最具群眾基礎的奢侈品,銷量穩步增長、價格堅挺、毛利潤高達90%以上。在700元以下“抄底”茅臺幾乎沒有風險。

第二類是“法幣”,價值取決於發行人的良心和能力。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本身沒有恆定價值,只有不斷創新、保持高速增長才能獲得青睞。

此類股票獲得資本熱捧估值水平遠高於茅臺,被資本拋棄時猶如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土耳其等本國法定貨幣購買力。

第三類是“空氣幣”,價值完全取決於韭菜們的信仰,信則有不信則無。拼多多、蔚來、暴風、迅雷均屬此類。

第一類股票超跌可以抄底,第二類要冷靜分析,第三類即便到“地板價”也不要碰。#地板下是十八層地獄#

下面簡要分析騰訊的情況。

抄底腾讯?

騰訊為什麼跌?

拋開貿易戰、人民幣貶值等宏觀因素,騰訊股票大幅下跌的根本原因是增速放緩。

互聯網公司只要與資本“有染”,就穿上了安徒生筆下的“紅舞鞋”,必須永不停歇地跳。在資本眼中,營收增速高於一切。不論蘋果、亞馬遜還是騰訊、阿里、百度、京東,無一例外。

即便已經達到千億量級,資本仍然渴望營收保持高速增長,50%是及格線。

2017年騰訊同比增速達到56%,比2016年高8個百分點,比2015年高26個百分點。資本喜出望外,於是騰訊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

2018年H1(半財年),騰訊營收1472億,較2017年H1只增長了39%,這是股價回落的根本原因。

抄底腾讯?

據彭博統計,在過去的52周內騰訊市值蒸發超過臉書、工商銀行、通用電氣,成為了全球“Biggest loser”。

抄底腾讯?

一些投資者看到騰訊跌這麼多、這麼快,打算“抄底兒”。既然下跌的根源是營收增速下降,那麼在這種趨勢扭轉之前,股價的上升都只是技術性反彈。短線高手或許能夠獲利,韭菜們要慎重。

抄底腾讯?

圖片來源全景網

增值服務增長乏力

騰訊將主營業務分三塊披露,即“增值服務”“網絡廣告”及“其它”。

2015年以來,增值服務佔營收的比例從80%降至60%,降幅相當可觀。

增值服務失去的份額被“其它”業務獲得(很多分析溼嘖嘖稱奇),其它業務佔比從2015年的5%升至2018年H1的23%。

網絡廣告收入佔比原封不動,算是沒有掉隊。

抄底腾讯?

“其它”業務主要包括支付相關服務和雲服務。2018年H1,線下支付月交易次數同比增長280%(其中商業支付佔比首次過半),日均成交量上升逾40%,歸根結底還是微信天文數字流量的變現。

增值服務是騰訊的“主發動機”,不僅貢獻了七成以上的毛利潤,更決定了營收增速。

騰訊增值服務分為“網絡遊戲”和“社交網絡”兩部分。早期“社交網絡”收入主要來自售賣QQ虛擬道具及特權,後來視頻流媒體及直播業務產業的收入也被納入其中。

2015年Q1,騰訊網絡遊戲收入134億,佔總營收的60%(增值服務佔總營收的83%);2018年Q2,網絡遊戲收入252億,佔總營收的34%(增值服務佔總營收的57%)。

抄底腾讯?

儘管增值服務在營收中的比重降至60%以下,但仍是騰訊最重要的利潤來源。2018年Q2,增值服務毛利潤248億,佔騰訊毛利潤的72%。

抄底腾讯?

2017年Q1,網絡遊戲和社交網絡同時發力,同比增速分別為30%和57%,使增值服務收入增幅從2016年Q4的27%暴漲到41%。2017年Q3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增長51%。

抄底腾讯?

2018年Q2,網絡遊戲增幅僅為6%,社交網絡增幅30%,增值服務總體收入增幅14%。

根本問題在於增值服務,不論遊戲、虛擬物品還是直播,天花板都不夠高。以遊戲為例,全中國一年的營收規模大約300億美元,騰訊再努力也只能奪取大約40%的份額,再努力也衝不破“天花板”。更何況政府還時不時“作勢”打壓這個行業。

主發動機不給力,騰訊這艘巨輪自然跑不快。

抄底腾讯?

廣告業務尚未逆襲

廣告是互聯網公司最基本的變現渠道,但騰訊成為廣告巨頭是最近幾年的事。

2009年,騰訊廣告收入僅為10億元,2013年年突破50億,在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的份額接近5%。2014年、2015年,廣告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65%、110%。

抄底腾讯?

中國廣告行業大約1000億美元的總盤子,其中互聯網廣告約400億美元。百度、騰訊在互聯網廣告市場的份額分別為30%和15%。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搜索入口的重要性大幅降低,騰訊有門戶、有視頻還有萬能的微信,理論上有能力超越百度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廣告公司。假如騰訊在互聯網廣告市場的份額達到30%,市值可以再漲1000億美元。

但2018年H1,騰訊廣告收入增速也跌破了50%。

季度數據更能說明騰訊廣告業務的走勢。

2017年之前,騰訊將廣告收入分為“效果廣告”和“品牌展示廣告”兩部分,前者的主要載體是微信,後者的主要載體是移動媒體(如騰訊新聞、騰訊視頻)。

效果廣告收入佔比從2014年Q4的43%大幅提高到2016年Q4的62%,折射出微信變現能力的提高,但只是“折射”。

從2017年開始,騰訊將廣告收入的分類方式改為“媒體廣告”和“社交及其它廣告”。微信的貢獻進一步凸顯。2018年Q2社交廣告收入94億元,佔騰訊廣告收入的66%。

抄底腾讯?

但騰訊廣告的增速突然下降,2018年Q1還有55%的同比增速,Q2就掉到39%。結合社交廣告佔比從69%跌到66%,可以推斷問題出在微信,今日頭條系列產品的崛起“功不可沒”。

抄底腾讯?

騰訊廣告業務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毛利潤率偏低。通常互聯網公司廣告業務毛利潤率在70%以上,騰訊卻不到40%,估計是因視頻業務拖累。

本來騰訊是要與百度好好PK一下,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今日頭條,從微信、視頻、遊戲和門戶搶走用戶的時間和注意力,成為2018年騰訊廣告業務增速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騰訊估值至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是因為微信。當增值業務(主要是遊戲)增長乏力,微信通過廣告變現的能力配不上它的估值,投資者需要調整思路。

騰訊的對外投資常被津津樂道,甚至有人主張把騰訊視為投資公司,但互聯網公司的估值水平比投資公司高三到五倍,被視為投資公司不是好事。

總之,當騰訊主營業務同比增速回升到50%以上買入才安全。營收增速不到50%的互聯網公司不可能一飛沖天讓你追不上。

想抄底騰訊,再觀察兩個季度再說!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時代的前面

如果不能、那就同時代一起前進

但決不要落在時代的後面

——布留索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