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退休」:政壇鬥士黯然離場前爲自己爭取的體面

默克爾“退休”:政壇鬥士黯然離場前為自己爭取的體面

近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宣佈放棄對基民盟黨主席和聯邦總理的連任訴求,不乏媒體驚呼“默克爾時代終結了”。這位歷經磨難、素以頑強形象示人的“鐵娘子”選擇此時“退休”,耐人尋味。

自2005年出任總理以來,默克爾已掌舵德國13年。在國內發展上,默克爾吸收了社會民主黨改善社會福利的部分主張,將其與右翼嚴格財政紀律、改善投資環境等傳統主張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調和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的中間道路,造就了自冷戰以來德國經濟持續時間最長的增長期;在對外關係上,應對歐債危機、伊朗核問題等艱鉅任務,默克爾強硬務實卻又不失親和力的形象,使德國不僅成為歐洲的核心國家,更成為與中美俄等大國平起平坐的重要力量。

正直、務實、親民的積極形象,行之有效的經濟社會政策和日益提升的國際地位,共同造就了這位深孚眾望的“鐵娘子”。

面對政績與好評,默克爾為什麼選擇了“退休”?在筆者看來,著眼德國當前的內外形勢,默克爾已經很難得到足夠的支持以挽狂瀾於既倒。

首先,默克爾的黨內支持率大不如前。在即將到來的黨主席選舉中,且不論復出的“老對手”前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默茨和保守派代表衛生部長施潘,即便默克爾精心培養的接班人、現任基民盟秘書長卡倫鮑爾都競爭力十足。在國內收緊移民政策的呼聲高漲、極右翼政黨勢力大增的背景下,基民盟在移民政策、歐洲一體化等議題上的立場將不可避免地趨於保守,默克爾政府獲得的支持將相當有限。

默克爾“退休”:政壇鬥士黯然離場前為自己爭取的體面

其次,默克爾的民意支持大不如前。面對大量難民湧入帶來的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德國民眾對於默克爾政府的信任和耐心正不斷流失。此次在受益於默克爾經濟政策且執政黨政績良好的巴伐利亞州和黑森州,聯盟黨遭遇選舉慘敗,便可視作民眾對默克爾不滿情緒的一種宣洩。地方選舉的慘敗反過來又引起執政聯盟內部的政治動盪和人事改組,進而束縛了默克爾政府的手腳。

也要看到,默克爾面臨的國際環境大不如前。就歐洲而言,民粹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的上升似乎成了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一個鮮明表現就是,各國議會中,或左或右的民粹政黨正獲得越來越大的發言權,並逐漸形成歐洲範圍內的大聯合,意欲在明年5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大顯身手。

具體到歐盟內部,以法德為代表的“老歐洲”在移民政策、財政貨幣政策等問題上正遇到“新歐洲”越來越強勢的抵抗,波蘭、匈牙利等國的抗議使歐洲一體化進程前途暗淡。在歐洲之外,強勢推行“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又在利用歐洲內部分歧,向歐洲盟友施壓,以期坐收漁翁之利,“特氏外交”已經將曾為默克爾帶來美譽的伊核協議等外交成果破壞殆盡。

默克爾“退休”:政壇鬥士黯然離場前為自己爭取的體面

面對這樣的形勢,默克爾“將更加專注於解決國內外各種問題”的表態,更像是一個政壇鬥士在黯然離場前為自己爭取的體面,而非真正的戰鬥宣言。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德國政治的核心議題都將是執政黨的內部調整和領導層更迭,甚至是執政聯盟的重組。未來德國領導人面對的,將是一個共識政治和中間道路走向破產、不滿和排外情緒上升、政治極化和社會動盪加劇的德國,一個一體化停滯不前、各自為政多於聯合行動的歐洲,以及一個國家間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

(作者黃子翊,系中國海外安全研究所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